第六百二十八章 酿酒(第 4/4 页)
洗完还不算,有部分人找来说想找点热水,把罐子煮上一煮。
顿时,李孟羲就觉得,能想到高温沸煮杀菌的匠人,水平肯定比旁人高。
待煮了陶罐,有人又说,粮食也煮煮的好。
李孟羲便又学到了,酿酒的话,粮食得煮熟的吗?这是为何?难道说,粮食熟了,粮食的淀粉更容易被酵母菌消化掉吗?
一想,大抵应是如此,酵母菌是生物,人也是生物,人也一样,熟食更容易消化。
不懂酿酒术的李孟羲已经跟酒匠们学到了,酿酒得把罐子洗干净,还得拿水沸煮过,还得把粮食煮熟了。
从中,李孟羲总结出,酿酒时消毒极其重要,他还根据所知知识又加了一点,酿酒的水也最好取干净的水,水最好煮沸,不然也容易造成污染。
酒匠们按各自的方法把粮食装了坛封好,当然,也有的人竟然选择不封坛,只用了麻布把坛口封起,然后湖了黄泥。
之后,李孟羲又根据匠人们所说,找了一个阴凉干燥避光的屋子,将所有酒坛放进屋子放好。
最后一步,李孟羲将所有匠人的名字写下写在木板上,对应的酒坛挂上对应的匠人名字,李孟羲对一众匠人道,待酒成之时,择一酿酒酿的最好的人升任百夫长,再取上佳者十人,为什长,到时酒若酿的好,各有封赏。
李孟羲从来都说话算话,酒匠们听闻有赏,个个喜笑颜开。
在同一天,李孟羲下令,众酒匠统编一营,就为【酒】营,日后专做酿酒之事。
与此同时,李孟羲又特令人制作了一面绿色的【酒】字大旗,竖在藏酒屋外,酒旗风雪中飘扬着,昭示着义军后勤又加一营。
在城外练兵的关羽回来,听闻李孟羲在酿酒,特意找过来看看。
关羽也是好酒非常,酒还没酿好,关羽就惦记的不行。
整个酿酒计划,李孟羲只用了不到二百斤粮食,只用了这么一丢丢粮食来酿酒,这么一点粮食,用于研究技术足够,用于大量生产肯定不够,也就,不会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