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酿酒(第 3/4 页)

    但是,在众多菌种中,有时会幸运的碰到一种发酵能力强,发酵快,发酵完之后面还不酸,反而甜丝丝的好菌种,这样的酵母菌种发酵的面整出的馒头,简直好吃极了。

    于是,一块好面头,真的能蒸出非常好吃的馒头,且酵母菌可以不停的繁殖,只有菌种传递下去,一家饭馆,数代人都可以靠着一块面头发家致富了。

    李孟羲怀疑,匠人手中那个小瓶子,就是跟老面头类似的东西,乃是一块优良的酵母菌种。

    有好的酵母菌种,自然能酿出不错的酒。

    查了查懂酿酒的匠人,统共有三十三人。

    一圈问下来,匠人皆说需粮食,需一个能封口的坛子,看来这些匠人们酿酒的大致流程是大同小异的。

    因军粮不多,又不能太浪费粮食,李孟羲只能一人给五斤粮食,只能拨百十斤粮食来酿酒。

    问一众酒匠,何种粮食酿酒最好,匠人们意见并不统一,有说高粱好,有说黍子好,有说麦好,还有说大米好,连大麦都有人说好。

    李孟羲想到了后世,酿酒多会用高粱和大米,这是为何?是到底因为高粱酿酒比较好,还是纯粹因为高粱便宜?不得而知。

    对酿酒术知之不多的李孟羲,他同样不知匠人们酿酒技术的高下,思索片刻,李孟羲索性,把匠人们分成数组。

    第一组数人,全用大米酿酒,第二组,就全用高粱,第三组,全用黍子,等等。

    这样,因用的粮食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五斤粮食,有了对照组,待数月之后酒酿成之后,第一就能对比得出,到底是用哪种粮食出酒率最高,酒口感最好。第二是,用同种粮食的一个组的人,谁的酿酒技术比较好,也能对比出来。

    然后,待第一轮酒酿成之后,直接就能确定最适合酿酒的粮食,也同样可以选择酿酒技术最科学合理的那个匠人。

    然后,就可以以酿酒技术最好的那个匠人的酿酒方法为基础,开始进一步改进。

    这便是李孟羲攀升酿酒技术的计划,不必从头设计,根据汉代本有的酿酒技术,站在广大古代人民的肩膀上,再向上攀升。

    李孟羲将粮食和陶罐发与一众酒匠,然后派人监视者匠人人劳作。

    李孟羲倒不是怕有匠人贪那么几把粮食,几把粮食不算什么,但是要是因为粮食出了误差,将来核对出酒率时出了偏差,那就将整个实验数据毁了。

    酿酒很麻烦,匠人们拿着陶罐认真的淘洗着,黍子高粱等粮食也淘洗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沉溺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世子妃 风声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楼琏二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斗罗之墨竹剑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