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劳作制度(第 3/4 页)
李孟羲结合自身来考量,他觉得如果让他自己来打铁,抡锤子轮个三分钟就没力气了,铁匠们都是大人,大人们力气大,能扩个十分钟吧,可抡上十分钟,也是会没力气的。
由此,李孟羲精心想出了认为比较适合铁匠们的工作时间安排。
具体工作安排是,一个铁匠一日忙够四个时辰就够了,然后呢,工作的这四个时辰,可以打铁一刻也就是十五分钟,可以歇上五分钟。
也就是,每一刻,可以歇上五分钟以恢复力气。
当李孟羲把构思好的制度说给铁匠队长时,铁匠队长,一个年已中年满面沧桑的中年铁匠,神情变得很是复杂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问,“这个安排咋样?要是觉得时间长了,还可再减,反正,咱们现在没啥要紧的事干……”
“不长不长!”铁匠队长赶紧道,“这就够好了,够好了!”
在铁匠队长漫长的打铁生涯中,还从未有过被如此珍视的对待。
一日,只忙碌四个时辰,余下的想干嘛干嘛,而忙碌的这四个时辰,每隔一刻,可歇上一大段时间,从未如此惬意过。
铁匠队长过去把工作安排跟所有铁匠们说了,好消息是,终于要正经干活了,能干活以为着按军中规矩,能时不时得到赏粮,更好的消息时,干活归干活,可一点不累,一日只干四个时辰,还能干一会儿歇上半天。
当铁匠们听到这份不可思议的劳作制度时,他们无不心里对李孟羲生起感激,同时,还对李孟羲佩服起来。
在铁匠们心里,他们认为,自家小军师才是懂锻造的高人,这才对,干一刻,歇上一会儿,然后才能恢复力气继续打铁,这才对。
李孟羲对铁匠们的工作安排有些想当然了,每劳作一刻歇上五分钟,这固然是最佳的体力恢复频率,可实际劳作中,一刻时间远无法把一个铁件打完,再结合手工锻造的特点,一般是,一旦开始锻打,就叮当叮当的一气把铁打完才歇,其中涉及到手感问题,打铁必得锤子轮起来叮当当当砸起来,越砸越顺手,越打越有手感。
而要是打短短一刻钟便停下,确实是不累了,安逸的很,但势必将工期拖的漫长。
工期长了,木炭消耗大,本来一天能干的活得拖到两天,人力成本也变高了。
从狗日的资本的角度,木炭消耗大,人力成本变高,都是严重的缺点。
然而从铁匠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一刻一停,是最不劳累的方***锤子抡了一刻,刚好力气消耗要开始力竭的时候,此时歇上一阵,就能恢复起力气再次打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