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酿酒(第 2/4 页)
汉末的烹饪技术还很不发达,一天天的都吃的啥,不是炖,就是炖,还是炖,要么就是煮,蒸的都少。
来汉末这么久,李孟羲都未吃过可口的东西。
偶然想起了酵子,李孟羲决定,得空看看酵子怎么做才好。
想来,酵子或者说酵母,不用发明的,酵母本身就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只用活一些面团,然后温暖的地方放着,然后就等着酵母菌落到面团上繁殖起来就行。
幸好李孟羲是个农村人,幸好多少知晓点做酵母的方法,不然贸然来到这汉末,连个酵子都做不出来。
匠人说的酿酒方法,也会拿面团先做酵子再做酒,李孟羲了然,酵子在酿酒过程中,等于酒曲。
李孟羲觉得,这个酿酒方法,比前边那个用剌子草酿酒的方法靠谱的多。
还有一人,也说了酿酒方法。
那人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瓶子,瓶子里的东西据说是他祖传的,要酿酒,煮一锅稀米汤,然后把瓶子里的东西倒进去些,然后等几天,等米汤起了泡泡,就再准备半缸米麦,米汤倒进去,封坛放起。
李孟羲很好奇这个酿酒匠人所说的祖传的玩意儿是什么,他很有礼貌的问能不能拿来看一下。
就因他有礼貌,人家拒绝了,不太想让看。
若是李孟羲强制要求拿来,料想一个小小的匠人不敢推拒。
虽匠人不让看,李孟羲大致有了猜测。
据说,好多老饭馆据说有祖上传下来的上百年的老面头,这其中可能有噱头和夸张,但也有部分是真的,真有传了上百年的老面头。
是何等的面头宝贵至极值得小心翼翼的传了百年呢?是菌种,酵母菌种。
自然界中,酵母菌是一类极其庞大菌种,有超过百万种酵母菌种类。
这么多菌类之中,有的会产生毒素,有的怕冷,有的怕热,有的生存能力差,容易被杂菌杀死,有的怕酸,有的会怕碱。
并不是所有酵母菌都适合用来发酵食物的,而就算能用来制作食物的酵母菌中,有的发酵太慢,有的发酵之后,产生了很多酸涩的物质,面会很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