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灌输价值观(第 3/4 页)
单独在新野县城之外开辟了一大片区域,再划分不同的区域。
首先是最基础的开蒙识字,类似于现代的识字班和小学。
学会识字写字之后,便算是完成了最基础的扫盲。
如果还有意继续深造,便可进入第二区域,学习最基础的几门课程。
历史,知晓自古至今大概的时代更迭,英雄俊才。得以以史为鉴,明物懂理。
文学,除了识字之外,也要对拗口的文章有基本的阅读能力。避免碰上文言文便不解其意。
术数,最基本的数学教学,不求会多么繁杂的考题,起码能完成最基本的加减乘除。
实际上,能学到第二层次的人,已经不到开蒙识字之人的三分之一。
而学到这一步,也算是达到了徐风最基础的‘基本教育’。
至于后面更深入的兵法、政论、匠工、天文水利等专门的科类。
便是由专门擅长的老师,带着十几个天赋心性都达标的弟子,专门进行研究学习。
本来这些设置还算在众人的理解范围之内。
毕竟古时也曾有不少大贤立誓有教无类,广开学路,讲经传道,就连孔子还有三千弟子呢。
之前徐风在许都建立的太学、稷下学社,便与此效果相同。
但徐风接下来的政令,则是惊呆了城中文武百官。
“天下之人,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但凡有意入学者,皆可前来新野,入吾之学校。”
“过程之中,绝不收任何费用。”
要知道,就连孔子号称有教无类之时,收徒还需要三束腊肉,方可入他门下听学。
徐风真要一文大钱都不收,直接免费教育任何人?
就连刘备也不由得眉头紧锁,不知道徐风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当年他前往卢植门下学习,还花费了不少钱财,凭着自己汉室宗亲的名头,才勉强入了卢植门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