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工作组的到来(第 3/4 页)
教导这些孩子,文启东自己定的教学时间,是上午二节课,下午一节课,学习的课程,也就只有三门课,语文、数学、自然科学。
语文和数学课本,是在山外焦城矿区学堂买的,自然科学是文启东自己编写的。
对村里的这些孩子,文启东没有想着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工程师这样高度的人,想成为那样的人,需要长时间一步步的学习,不可能由文启东全程培养出来。
文启东是按照小学知识水平标准来教这些孩子,能教会这些孩子认识几千个常用汉字,可以简单的书写,能熟练运用数字计算加减乘除,懂得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孩子们不成为愚昧的文盲就行了。
要求低,所以给孩子们上课时,文启东也很随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第一节课,让孩子们去给自己浇地。
尽管如此,孩子们的家长,那些村民们,对文启东能教自家孩子识字很是感激。
要知道,三家村自从建立起,就没有出现过学堂,村里的孩子想识字,只能送到山外。
以三家村的贫穷度,想把孩子送到山外读书,不要说学费了,就连孩子的伙食费都交不起。
所以,三家村建村近百年来,没有出过真正的读书人,只出过几名多少识一些字,勉强会算账的学徒。
前年被分了家产的哪家人,就是学徒出身,从学徒到小商人,熬了三十年。
文启东带着学生,回到临时课堂的小院时,正好碰到村长文传根,带着三名工作组人员,从旁边的屋内出来。
看到文启东带着学生从外面回来,文传根连忙出声打招呼,“七叔,你这是又带着学生去干活啦!。”
对文传根的话,文启东沉着脸怼道:“什么干农活,是老师教学生实践劳动课,不懂就不要乱说。”
不等文传根接话,文启东又说道:“关于村里孩子的教育问题,你这个当村长的,要有长远的考虑,村里需要建一座正式的小学了,这才是你这村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被文启东怼了两句,文传根尴尬的陪着笑脸,连连称是,“对对,七叔说的对,三家村是该建一座小学了,这不,正好领导同志们来了,七叔你的建议,领导们会考虑的。”
旁边站着的三名工作组成员,见一出门,就摊上了建小学的事,很是有点猝不及防。
但不等他们解释,建小学不是这次进山的工作内容,文传根已经开始向面前这位带着一群孩子的老道士,介绍他们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