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学生的培养(第 1/4 页)
近十万人的流民一路东行,这个动静可不小,沿途的州县衙门,面对滚滚而来的流民队伍,各处都是严阵以待紧闭城门。
为了节省路程和时间,对流民的东行路线,文启东画出了一条直线, 一条从怀庆府到海州的最短路径直线。
最短的路径直线好画,在地图上用笔一连就行了,可让流民队伍去按画出的直线行走,却是一件难事。
因为文启东画出的这条直线上,没有能直通海州的现成道路,要是按最短的直线距离走,有些地段, 流民队伍还需要修桥铺路才能通行。
为了能在粮食吃完之前,把这近十万流民带到连云镇, 在绕路和修桥铺路两者之间的选择上,文启东选择了后者。
由于只是修筑简易道路和桥梁,修桥铺路所消耗的时间,要比绕路浪费的时间要少。
看到前后蔓延十几里的流民队伍,所过之处,一条连贯东西的道路也随之出现,文启东感觉这条路在没有毁坏之前,还可以利用一下。
山阳镇目前最缺的就是粮食,镇内能储存百万石的粮仓,现在常年储粮不到十万石,这对已经拥有二三万人口的山阳镇来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依照明末的反常气候,只要连续干旱个半年,造成夏秋一季粮食的绝收, 粮仓内的那点存粮, 就坚持不到下一次收获的时间。
如今有了这条临时的直线通道, 就可以从连云镇向山阳镇运送几批粮食, 把山阳镇的粮仓装满了。
连云镇的木器作坊内, 作坊管事高老汉,看着作坊仓库中,整齐排放的一千套马车底盘,惊叹那钢制的车轮和车轴前所没见的同时,也为要在一个月内制作出一千套马车车身而发愁。
这些马车底盘,是仙人道爷在三天前放入库房的,要求木器作坊尽快给这些马车底盘,配上能装货的车厢。
仙人道爷要求一个月内把这些马车制好,作为木器作坊的管事,高老汉虽然感觉时间有点紧,但面对仙人道爷的命令,他还是会全力去想法完成。
但想把这件事做好,就需要足够的人手。
现在木器作坊内,只有一百多人,这点人手,就是停了其它活,都用来做马车,也完不成任务。
于是,高老汉把木器坊的困难,告诉了镇政务处,镇长王光和立即发出了征召木匠的告示。
得知是仙人道爷,需要木匠做马车,整个镇内,只要会木匠活的人都来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