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学生的培养(第 2/4 页)
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这和政务处的宣传有关。
连云镇内的人,都是在文启东的救济下而活命的,当镇政务处的管理者,要求人们信仰仙人道爷,每日都要叩拜仙人道爷时,镇内家家户户都供奉了文启东的画像。
这犹如传销洗脑般的信奉强化,使得镇内民众,对文启东这个仙人道爷的信仰,那是比神灵还虔诚。
古代的人也不傻,让他们在虚无缥缈的神佛,和能让他们吃饱饭的神棍之间选择,他们当然毫不犹豫会选择神棍。
采取这样有弊端的方式来收拢人心,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只因在古代社会里想办成个事,没有忠心耿耿的自家人和手下,那是啥事都干不成。
赵匡胤和朱元璋能成事,那也是靠结拜兄弟帮衬,以及大量的收义子来扩张势力的。
一般的官绅富豪之家,得力的人手都是几代的家生子,就连那些山西的走私商,心腹掌柜和管事,要么是同族自家人,要么是本乡几代的关系。
就连那些仆人和车把式,也是有关系可攀连的自家人,这也是那些张家口的车把式们,结算了工钱后,立即回转张家口,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的原因。
文启东才来这个时空几年,哪有那种牢靠的人脉关系和家仆养成底蕴。
不靠装神弄鬼来震慑收拢人心,短时间内,就没有可放心使用的人。
一个移民,前后弄了二三年还没能搞通顺,啥事都得文启东亲力亲为,就是因为没有得力手下帮着做事的结果。
学生们帮不上忙,是因为学生们还年轻,他们还需要经历更多的事,才能拥有做事的能力。
就像学生们处理流民中教派分子的事,一名白莲教的小喽啰,就把一帮学生骗的团团转,最后还是文启东亲自出手,才解决了隐藏在流民中的教派分子。
事情也不是很复杂,就是一帮白莲教徒混在流民队伍中,要蛊惑流民抢了粮车,再去打下定陶县城造反。
这是一帮弥勒教教徒,他们利用流民队伍的来去自由,混入了流民的队伍中。
领头的传教香头王永发,就是山东定陶本地人,加入弥勒教十几年了,是鲁豫两省交界处弥勒教的中坚分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