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第 2/4 页)

    立言立德,完全可以私人一点,譬如说以读书改变一村的命运,这也算是立言,当然你也可以立的志向大一点,看个人的。

    还有立德,不是说立德之后,就是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而是达到读书人的正常三观。

    普通人,看见不公的地方,你可以不去管,因为各扫门前雪。

    而立德的读书人,就要挺身而出,但这个挺身而出又有讲究,允许顺从本心。

    换句话来说,一个知县,他立德了,然后他看到宰相欺负人,在这个时候他可以选择挺身而出,但挺身而出的下场就是被针对,影响自己。

    所以他没有选择各扫门前雪,那么他有没有德行?

    依旧是有,因为当他看到一个普通百姓或者是另外一个知县欺负普通人,他会上前制止,挺身而出。

    这就是儒道第四境的立德。

    不然的话,达到第四境,就要完成圣人之立德,那这天下还有坏人吗?

    再者还有一句话。

    什么叫做坏人?

    你看到一头老虎追赶着一个人,你出手相救,打死老虎,你就是好人吗?

    老虎吃人,这是错误的吗?

    在老虎的视角当中,弱肉强食。

    在边境当中,你看到两个将士厮杀,自己国家的将士要杀对方,你能制止吗?

    如若你制止,敌国的将士就要踏平你的国家。

    所以道德这个东西,只能限定几个大类,而不能细致划分,否则的话,根本扯不清楚。

    立德,是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德行,而不是达到圣人的德行。

    至于最后的大儒。

    老一辈的大儒,通过着书,传播思想,从而晋升为大儒,但也不是说这种大儒就一定是好人,一定如何如何的。

    儒道思想有很多,有的大儒家庭,儿子吃饭不能上桌,与父亲说话不能直视,家规严格,做错一点都不行,规规矩矩。

    这种大儒好还是坏?

    也有的大儒,放荡不羁,怎么开心怎么来,认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开心,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同时能获得自己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这种大儒经常去勾栏,开心的起飞。

    那请问,谁好谁坏?

    但到了圣人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半圣,带有圣字,德行就必须要起到表率作用,需要严格管控自己。

    所以到了半圣,无论他是怎样的半圣,他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

    目前的中心思想,无非就是两个。

    为苍生。

    顺天意。

    只有这两个,大多数是选择第二个,毕竟为苍生你就要付出很多东西,牵扯很多是非,就好比江中郡之难,救还是不救?

    为苍生,一定会救。

    但顺天意就不会,他们认为既然有因,那么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毕竟永盛大帝夺取了江山,如若这江宁郡之灾,是建德皇帝搞的鬼,你该怎么说?

    你救下来了,建德继续搞鬼。

    激化矛盾?事情越来越麻烦?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被偷,就怕被惦记着,敌人在暗,你在明,你防不住敌人的。

    就好像这流言蜚语一般。

    你能控制天下万民的嘴?

    就算是京都内,如果有人要造谣,你能精准到是谁在造谣?

    而且当谣言起来的时候,你只能去管控,但不能严格管控,否则反而会引起负面消息。

    冷处理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古今往来,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控制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哪怕是文字狱,也控制不了。

    除非没有百姓。

    顾锦年一直在升华自己的思想,以往很多事情在这一刻逐渐的想明白了。

    很快。

    转眼之间。

    便过去了三日。

    文钟敲响的声音,让百姓们误以为顾锦年要成圣了,所有百姓都走出来,时不时就讨论文宫的事情,其实就是想看看异象。

    毕竟这异象比烟花表演好看太多了。

    甚至一些外地的读书人,不远千里跑来,就是想要看看异象。

    能亲眼目睹顾锦年成圣,那样的异象,只怕此生无憾。

    只可惜的是,没有如愿。

    而与此同时。

    三件事情,很快吸引着大夏王朝,甚至整个东荒境的目光。

    第一件事情,大理寺,宗人府,刑部,悬灯司,共同审查秦王桉,就在今日。

    这件事情是大夏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京都内,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最终结果。

    第二件事情。

    则是稷下学宫再度宣称拖延三个月,有小道消息传,苏文景带人去堵门,还没堵一天,稷下学宫妥协了。

    但妥协的原因,也并非是因为苏文景堵门,更主要的还是,稷下学宫也想等顾锦年前来,学术之争,稷下学宫自然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说直接一点,顾锦年的面子,比苏文景还要大,并非是向苏文景妥协,而是惜才。

    第三件事情。

    东荒同盟会即将成立。

    由大金王朝,扶罗王朝,仙门,佛门四大势力组建而成,匈奴国以及七十二诸侯国联合加入,这七十二诸侯国,三分之二是东荒境的,西漠当中也有一些国家加入。

    如此恐怖的势力,自然成为最大的热门话题。

    而且,同盟会的形成,是针对两大势力。

    一个是东荒境的大夏王朝,没有邀请大夏王朝,摆明就是排斥。

    第二个便是中洲王朝,毕竟中洲王朝如日中天,如若东荒各大势力,还不组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麻烦。

    对于此事,大夏礼部在第一时间便给予回应。

    不承认同盟会,也不认可同盟会,朝廷会进行针对,有备战准备。

    同时希望有意加入同盟会的诸侯国,自己好好掂量掂量,真惹急了大夏王朝,大家都别想好过。

    反正摆明了就是排斥大夏王朝,自然而然,大夏王朝也不顾及那么多。

    同盟会不能形成。

    至少绝对不能这么顺顺利利让他们组建成功,一但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往后同盟会就要开始齐心协力做事。

    随便针对一下大夏王朝,都是让人头疼的麻烦。

    朝廷的意思很简单,阻止的可能性不大,这四股大势力并非是大夏王朝现在能阻绝的。

    可不能不管,一定要敲山震虎,至于用什么手段,礼部的确在想。

    没办法,大国就是如此,必须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才符合国情。

    而这三件事情,是对外的三件事情。

    对大夏王朝内部而言。

    最大的问题,还是灾区重建和银两问题了。

    户部与工部进行合算后。

    想要在两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麻烦,并且恢复正常水平,前前后后需要十二万万两白银。

    如果想要在一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的麻烦,就需要二十万万两白银了。

    算上国库本来有的,再加上之前匈奴国的赔偿,朝廷目前能拿出手就十万万两白银。

    可问题是,这两件事情很难处理。

    其一,天外陨金要打造,这成本很大很大,想要打造出一套重骑兵战甲,人力物力就是五万两银子的成本。

    没听错,就是五万两白银的成本。

    上百个工匠都算是成本最低的东西,各种建设,还有一些抗高温的特殊铁矿,以及各种设备。

    但最主要的还是地火,想要熔炼这玩意,就必须要通过地火来融化。

    这还是因为有一些仙门愿意帮助大夏王朝,他们并非是东荒境的仙门修士,玲珑仙宫,清微圣地,以及其他一些仙门。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就不是银两的问题了。

    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灵晶,可以说要动老本了。

    这太夸张了。

    顾锦年要求是弄出一万套战甲,也就是说五万万两白银要砸进来,以及大量灵晶。

    按照户部的意思,先不搞战甲出来,但永盛大帝执意要锤炼战甲。

    他虽然不知道顾锦年到底打什么主意,可顾锦年一定不会做错,再者就是,永盛大帝毕竟是马上的皇帝。

    对于战争,他很狂热。

    他深深的知道,重骑兵意味着什么,这是无敌之师。

    如果给重骑兵安排这样的重甲,他相信这股力量,可以将十万铁骑冲烂来。

    是十万匈奴铁骑。

    而那个时候,大夏铁骑将闻名于世,成为天下第一铁骑。

    重骑兵无非三点。

    重甲!战马!将士!

    装备第一,战马第二,将士第三。

    完成装备上的领先,将横推一切,所以永盛大帝做梦都想搞出一支这样的军队,再加上顾锦年开口了,就更加笃定他的想法。

    大夏内部其二的问题。

    就是迁徙。

    十二万万两白银,只能让灾区重建,耗时两年。

    五大绿洲的迁徙工作也不能落下。

    这工程更加浩荡,毕竟三大灾区只是重建,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

    而迁徙绿洲,就很恐怖,大夏王朝要倾尽全力处理,要规划城池地盘。

    好在的是,大夏百姓都知道绿洲是个好地方,不少人愿意前往,只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穷苦之人,想去是想去,可没有足够的盘缠粮食提供他们去。

    户部合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建城所需要的银两,差不多要三十万万两白银。

    而其中所需要的粮草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算过,五大绿洲,至少一个绿洲迁徙两千万人口吧?

    这一万万人,想要建设好一个新城,然后种植粮食,前半年只能送粮,不然百姓吃什么?

    一人一天就算吃的不多,五两米要不要?

    这就是要五千万石粮食。

    然后运输成本等等至少是六倍。

    也就是说三万万石粮食,才能解决迁徙问题,而且迁徙人口不多,兵部和户部已经去查看过绿洲情况。

    每一个绿洲相当于半个江中郡,江中郡人口快接近四万万。

    想要让绿洲繁荣昌盛,至少需要迁徙两万万人左右,然后随着时间递增,子子孙孙也就差不多了。

    一石普通粮食是六两,压一压价格,四两半到极限了。

    这里面就要十四万万两的粮食准备,这还不包括良马吃的东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吧?

    总不可能光吃米?

    所以户部最终合算结果。

    五十万万两白银,可以解决一切麻烦。

    大夏王朝有吗?

    没有。

    眼下天灾结束了,还有江宁郡,江陵郡这两个地方是免税,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也免税。

    大夏王朝三分之一的税收被免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