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第 3/4 页)

    江中郡没有免税,但大家根本不抱期望,在他们看来,不免江中郡是怕动摇国本。

    但无论如何,今年肯定不会收税啊。

    至少要等明年过后再说吧。

    大夏王朝一年税收是两万万两白银,扣除杂七杂八,兵部支出,官员支出,还有大大小小你根本看不到的银子支出。

    每年结余也就是三四千万两白银。

    这还不能发生大灾大难。

    五十万万两白银,怎么拿出来?

    一切往好了算,至少五十年才能搞定。

    所以户部给出了一个建议。

    停止绿洲迁徙计划。

    延缓灾区重建时常,也别想着两年了,准备个五年差不多了,不但银子省了,而且还可以分期慢慢给。

    这样一来,还真可以打造战甲,提升提升国力。

    只不过,这天地赐福,咱们就别想了,留给后世之君慢慢折腾吧。

    相当于是留个家底。

    可面对这个选择,永盛大帝明显不乐意。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若是能解决三大灾区问题,同时完成绿洲迁徙,将会对自己添加一笔浓墨,其功将会超越自己的父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荣耀,他不可能放弃。

    可户部也不是不支持,两个字,银子。

    没钱不可能办好事。

    而且还是这么大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没差说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经开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个二十年,鼎盛时期便会来临。

    到时候一切的功劳还是您的。

    可这话何言没说。

    不能说啊。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这么一笔天文数字,他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

    “实在不行,要不集结大军,把匈奴国灭了?”

    此时,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捞钱的办法。

    灭匈奴国。

    匈奴国的银子绝对不少,五十万万两白银肯定没有,但十万万两跑不掉,而且如果真的攻占下匈奴国,把所有东西全部变卖,再把匈奴将士抓来当奴隶。

    至少解决一大半的事情,甚至全部解决都不足为国。

    匈奴王庭银子不多,但匈奴国可是有不少商人的,打起仗来,这些银子全部得充公,还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您就别想了。”

    “先不说匈奴国能不能打下来,当真能打下来了,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可不是吃素的。”

    “再者,我们这边缺银子,陛下您又要打仗,您觉得合适吗?”

    “而且,咱们拿什么理由开战?同盟会算是一个理由,可这理由也不好啊。”

    何言无奈着开口。

    打仗赚银子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可问题现在的局势,打不成的。

    理由没理由。

    国家还处理百废待兴的状态。

    何必呢?

    现在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就越变越强,为什么要去打仗?

    说实在话,要不是永盛大帝心急,非想着在短暂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完全可以无为而治。

    但这点吧,其实朝廷上下都能理解永盛大帝。

    灾区解决不了,心烦意乱,什么工作都不好开展。

    五大绿洲不迁人过去,也看着心烦,这就好像有一座金山摆在面前,自己的工具不多,人手不足,开采进度慢的很。

    明明可以成为最富有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僵持下来了。

    很烦。

    非常的烦人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陛下。”

    “大理寺传来消息,秦王已认罪,故而刑部判秦王十年俸禄,削王位,贬其为侯,就藩西南苦寒之地,为大夏王朝镇守西南边境,非有诏终生不可回京。”

    随着外面的声音响起。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但过了一会,永盛大帝缓缓开口道。

    “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殿内的何言不由低头。

    如朝廷百官猜想的一般,当父亲的不可能真会杀了儿子,秦王就藩才是永盛大帝的目的。

    贬为侯不算什么,他是秦王,即便被贬为侯,那又如何?

    谁真敢把他当做侯爵看?

    依旧是王爷,等到未来太子上位,若是秦王老老实实,依旧会恢复王位。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行了。”

    “无论如何,先解决陇西郡灾区之事。”

    “其他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永盛大帝开口。

    他现在有些心烦意乱,被这笔天文数字搞的。

    “臣,领旨。”

    何言点了点头,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看向永盛大帝道。

    “陛下,再过几天,就是征收国税之时。”

    “臣认为,江中郡的粮税,今年还是不征为好,当真征收,一来怕是引起百姓反感,二来臣认为,江中郡也拿不出多少粮食,倒不如缓上一年,如何?”

    何言开口,提到了江中郡的事情。

    这征收江中郡粮税的事情,是户部比较头疼的事情。

    人家江中郡刚刚大旱遭灾,虽然被顾锦年稳定下来了,但估计没多少粮食可以征收,这要是派人过去征收粮食。

    那就真的有点不要脸了。

    回头激起民怨,就麻烦了。

    朝廷内部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支持户部的想法,缓和一年吧。

    “不用。”

    “正常征收即可。”

    可别人不知道江中郡什么情况,永盛大帝心里清楚。

    按照锦年的意思,过几天江中郡的粮税上来,只怕要震惊朝野上下。

    永盛大帝算过,不出意外的话,保底五千万石粮食,可能会高达八千万石。

    他不奢求八千万石。

    六千万石就好。

    至少可以解决三大灾区粮食问题,而且还是完美解决,想到这件事情,永盛大帝内心还是比较开心的。

    总算是解决了一个麻烦。

    “陛下。”

    “这.......不太好吧。”

    何言听到这话,有些绷不住了,他本以为永盛大帝会答应,却没想到还是直接征收?

    这不是把户部架在火上烤吗?

    “按朕的旨意去做。”

    永盛大帝开口,面色平静。

    “遵旨。”

    何言没说什么了,转身就走。

    而随着何言离开后。

    不多时,一道身影快速入内。

    将厚厚一份卷宗递来。

    是魏闲的身影。

    “陛下。”

    “已经查明情况,东林郡内,秦王所做之事的确没错,可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并非是秦王主意,是有人断章取义,陷害秦王。”

    魏闲开口,将厚厚的卷宗,摆在永盛大帝面前。

    “御史台,吏部,礼部,刑部,还有兵部,是如何得知卷宗的?”

    听到这个答桉,永盛大帝内心长舒了一口气。

    同时询问第二件事情。

    “根据调查,是提供罪证之人,亲自送来,不过老奴暗中也一一调查,这些人并没有撒谎,根据大儒问心,发现他们也的确没有说谎,但大儒回答,很有可能是偏差问题。”

    “他们知晓的信息不多,产生了误会,所以才一口咬定秦王之罪。”

    后者回答,如此说道。

    “误会?”

    “能利用误会,陷害老二,这批人还真是厉害啊。”

    “若不是朕心存疑惑,只怕当真要被蒙混过去。”

    永盛大帝喃喃自语。

    但过了一会,他摇了摇头道。

    “不。”

    “他猜得到朕会调查到这一步,他们的目的不是这个,而是要让朕与老二,父子隔阂。”

    永盛大帝开口,一刹那间,他想明白了诸多事情。

    “陛下。”

    “既然已经调查清楚,不如还秦王一个清白,想来这几日牢狱之苦,秦王也冷静下来了,这世上哪里有记恨父亲的人啊。”

    魏闲开口,如此问道。

    “不用。”

    “朕亲自走一趟吧。”

    永盛大帝没有多说。

    实际上,他的确对秦王有所怀疑,可当父亲的,怎可能看不起自己的儿子?

    打心底,永盛大帝是不认为秦王会做出这些事情。

    可情势所迫。

    再加上,他需要这样做,所以让秦王吃了这个苦头。

    因为他需要借助这次机会,将一些人揪出来。

    这批人不揪出来,对大夏王朝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顾锦年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对谁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如今,他要去化解这段父子隔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