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第 1/4 页)

    大夏京都。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惊动一切。

    钟声来自文宫。

    京都上下都知道,自获天地赐福后,顾锦年便潜入文宫内悟道。

    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顾锦年悟道成功。

    一但成功的话,顾锦年极有可能踏入半圣境,而后借助大道成圣图,可在短暂时间内,成为近几百年来,第一位儒道圣人。

    虽不是天命圣人,但圣人二字,已经是超乎常人所能想之事了。

    如今文钟响起声音,自然引起一些注意。

    文宫内。

    顾锦年盘坐大殿。

    白玉碉楼细腻,宫殿内有两个盘龙金桂树,一个个蒲团落在地上,这是讲道之地。

    而今。

    顾锦年在此悟道。

    这几天来,顾锦年都在思考七个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也是顾锦年最崇敬的一位存在。

    王阳明在前世,称为半个圣人,之所以是半个圣人,不是因为不够格,而是时间问题。

    只需要再给一定的时间,王阳明必可成为圣人。

    心学的影响,其他不说,前世有一个国家,依靠王阳明心学完成改革,从而跨越提升。

    所谓一生俯首拜阳明,这就是诸多人的观点。

    知行合一,顾锦年自然懂得皮毛。

    而今他以心学为主,去印证自己过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最大的问题便是,是先知还是先行?

    以及如何合一。

    知道了,才去做。

    可不做又如何知道?

    若做了,万一是错?

    这又怎么办?

    毕竟最后三个字也很重要,致良知。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希望心学之人,都能去做善事,而并非是说,我知道了某一件事情,我就要去做,无论对错。

    致良知是最关键的地方,前者则是一种检验。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文宫内。

    顾锦年喃喃自语,想要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就必须要明白这四句话。

    也是四字教真言。

    好在的是,顾锦年曾经看过一个人的言论,这是一位国学大师,他说的观点,顾锦年十分认可。

    你拥有一把菜刀,此乃【无善无恶心之体】

    因为菜刀是死物,不去动他,无善无恶,只是有一个形体罢了。

    而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伤人,此乃【有善有恶意之动】

    明白菜刀的用途,并且根据一定的定律,譬如律法等等,亦或者大家所不喜之事,自然定律等等,从而结论出。

    伤人不对,切菜为善。

    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最后的用菜刀切菜而不砍人,这便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只是一种比喻,真正的意思,更加高明,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

    正是因为如此,心学才被誉为圣人之学。

    回首这一年来自己做的事情。

    以大事为主,第一件事情便是江宁郡之难,洪灾席卷千万百姓。

    影响很大,但灾难发生,这是无法阻止的事情,也是无法阻拦的事情,并非是我可以去解决的。

    虽然我知道这件事情,但我无能为力,而且随着那些商人胡作非为时,灾情越来越严重之时。

    我心中的良知唤醒。

    我知道,这件事情并非因我而起,但我有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

    所以当文景先生要让我们出谋划策时,我义无反顾的选择站出来,虽然我知道暗中有人想要影响大夏王朝,牵扯到各大势力。

    可在我知道,受苦的是百姓,我是读书人,读书人便是要为万世开太平。

    书,是为天下苍生而读。

    知,百姓苦,亦知读书风骨,更知心中良知。

    行,救苍生,亦有阻碍,亦有危险。

    致良知,无惧种种困难,不畏任何势力,为江中郡千万百姓,为心中浩然正气,为读书人之风骨,故而携千里饿殍图。

    知行合一,致良知。

    再看白鹭府之事,匈奴和亲,议和之事,孔家,宁王,佛门,道门,大夏天灾。

    这一件件事情,都在顾锦年脑海当中划过,他自己开始印证,也开始思考。

    是否有私心过。

    是否没有做好过。

    当所有事情在脑海当中一一印证过后,顾锦年确实发现了自己有几点不对。

    那就是情绪问题。

    有时候自己的情绪会主导自己,就好比孔家前来拜访自己,自己晾对方三天,虽然说孔家无礼在前,但身为读书人,不应当如此。

    此非君子也。

    虽然自己明知道对方带有目的性,可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故意拖延,惹来是非,最终闹的不可开交。

    这的确是因为情绪问题。

    “若是站在自我角度,可以解释为,我还年轻,有少年之热血,所以做事冲动。”

    “但站在良知的角度,我就是做错了,少年热血并非是我的借口。”

    “倘若那天,我早点到来,虽然孔家必会咄咄逼人,但我方方面面没有做错,孔家即便是想要借题发挥,也不是他说了算。”

    “这便是意动。”

    “很多事情,等过去之后,会发现没有必要,但在当时,情绪上来,处于愤怒阶段,意将主导一切,良知会被压制。”

    “情绪,并非单只愤怒,善念也好,恶念也罢,都是意。”

    “有善有恶意之动。”

    顾锦年心中不断的印证,也在不断的思索很多事情。

    而这样复杂的思考,并没有让顾锦年感到压力很大,相反他很喜悦。

    因为今日的思考,可以让明日的自己变得更好。

    “若我想要成圣,就必须要压制意之动。”

    “这个意,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为圣者,应当有无限的胸怀,包容万象。”

    顾锦年缓缓自语。

    只是很快,他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

    “可若是压制了意,那我还是我吗?”

    “不与人争斗,处处温和,即便是以天下苍生为主,去做一些好事,又能如何?”

    “我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拯救天下苍生吗?”

    “可苍生需要拯救吗?即便需要,为何是我?我凭什么可以去拯救苍生?”

    “倘若天地选择我,让我成为这个世界的救世主,这只能算是使命,而并非是圣道,这应当是责任,是心中的良知。”

    “圣人,终究有一个人字啊。”

    “如若毫无情绪,无有任何一点波澜,那岂不是一块石头?”

    一时之间,思想到了这个程度。

    这就是读书人没事不能干坐着,因为一个问题会产生下一个问题,当你认为这个是对的时候,马上就会反驳自己,然后再反驳,再反驳。

    最后就是钻牛角尖。

    当然也不排除找出真谛。

    但这样很难。

    足足数个时辰过去,顾锦年额头满是大汗,他的思绪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受。

    铛。

    一道钟声响起。

    使得顾锦年逐渐清醒过来。

    清醒过来后,顾锦年睁开眸子,他大口大口的呼吸,眼神当中满是迷茫。

    “我进入了误区。”

    “亦或者是说,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误区,只因我没有找到解答的方桉。”

    “圣人到底是什么。”

    “既有人,那么就有意。”

    “若有意,那么便会被意所主导。”

    “同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无非过程不一样,但结果注定都是一样的。”

    顾锦年喃喃自语。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望着这空阔的大殿。

    “唯有知圣,方知圣道坎坷,圣道难,难于上青天。”

    顾锦年深深的叹了口气。

    都不要说什么圣人不圣人了。

    自己现在连圣人二字都有些搞不懂了,何况是成圣。

    这条路太难了。

    哪怕是自己,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不能再往这方面去想了,我踏入儒道才一年半,前面境界,是因诗词才气,使得我提升,这大儒境,更是因为天地赐福,无量的功德,使我走上这一步。”

    “儒道七境,凝气,养气,立言,立德,大儒,半圣,圣人。”

    “这七大境界之中,凝气与养气,可以通过诗词文章,浩然正气所提升,后来我以文尺定儒义,无德之人,不可凝气,可后面的境界并没有得到定义。”

    “毕竟我并非是圣人,随意定义不是一件好事,凝气境是第一关,以德凝气,不算是大过,只是加了一个限制罢了。”

    “而立言立德,则是立自己儒道之言,自身有何等的抱负,何等的思想,通过读圣人经文,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从而立下言行。”

    “至于这个立德,德便是读书人之德,见弱势者被欺负,敢于直言,面对不公之事,也敢于出手,这便是德。”

    “大儒境,则是完成前面四境后,获天地认可,分两种情况,其一便是着书传播思想,其二便是明悟自然之道,顺其而行。”

    “前者依靠的是生活积累,知晓民间疾苦,后者依靠的是天赋。”

    顾锦年心中自语。

    针对大儒这个境界,顾锦年现在有很多想法。

    这天下大儒不少,但并非是每一个都德高望重,有不少年轻人也成为了大儒,这个现象就很古怪。

    在常人眼中看来,大儒彷佛就是年老者,心中有良知,做的事情,都是为国为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对抗黑暗势力。

    可实际上随着了解,顾锦年发现。

    凝气养气,如同武者一般,通过才气可以达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