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 有人曾青春,有人正青春(第 1/4 页)

    01.

    2003年一开春就不太平。

    新闻上播放sars全球警报的时候,恐慌已经蔓延一段时间了。街上一夜之间空了,人们都行色匆匆地戴着口罩。

    郁东歌有在医院上班的朋友特意给她打了电话,说是最近有种特别厉害的流感病毒扩散迅速,让他们都注意着别去人太多的地方。邵雪年龄小,无知者无畏地满街晃悠,却蓦然发现人们的眼神中都带着戒备与敌意。

    “爸,”吃饭的时候,她总算忍不住问出声,“那非典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主持人就在电视屏幕里面色凝重地念稿:“who发布sars全球警报,非典型性肺炎已在全球迅速蔓延。”

    邵华和郁东歌对视一眼,作为成年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人总是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眼前,总没太大触动。郁东歌有一天行色匆匆地回了家,从包里掏出一沓口罩和新买的消毒液。

    “我以前那个同学,”她忧心忡忡地冲着邵华和邵雪说,“在医院上班,被感染了。这玩意儿跟绝症似的沾上就死,治都治不好。咱们家从今天开始,出门必须戴口罩,回家先洗手,每天开窗通风,一点也不能怠慢了。”

    邵雪写完作业刚睡了一会儿,被她妈如临大敌的样子弄得莫名紧张。郁东歌又给了她一袋消毒片和三个口罩,指了指郑素年家的方向。

    “去给晋阿姨家送去。”

    郑叔叔刚做好了饭,就看见邵雪一脸茫然地走进了自家家门。她把口罩和消毒片都放在临门的柜子上,努力回忆着郁东歌的话:“郑叔叔,我妈说最近非典挺严重的,她买了这点东西你们也记着用。”

    “我说吧,你还不信。”晋宁瞥了郑津一眼,赶忙给邵雪拿了些自己家炖的排骨,“我早就听修复室的人说了。你郑叔叔两耳不闻窗外事,命都不当回事。”

    “生死由命,这真大难临头了谁跑得了啊。”

    “呸呸呸,”晋宁气死了,“什么死不死的啊。以后都记得给我开窗通风,别爷俩儿窝在屋里两三天也不开窗户。”

    郑素年和郑津对望一眼,觉得邵雪这东西送得让他们格外委屈。

    结果第二天晚上,孙祁他们学校就出事了。

    孙祁那学校是他妈托关系找的重点学校,平常半封闭管理,只有周六、周日才放住宿的回家。就这节骨眼上赶上他们班有个男生发烧,紧接着他前后左右感冒发烧的总共六人,还剩两个没事人,张祁就是那二分之一。

    学校一时间吓坏了。全员放假,只留下他们班被隔离在宿舍楼里,张祁和那个男生更是重点观察对象。消息通知到家里的时候,张祁妈吓得差点晕过去,被几个老同事按着一顿宽慰才止住哭。

    “我就不该把他送去那个学校,”韩阿姨拽着郁东歌的手哭哭啼啼,“那么多孩子住一块,难保不出问题。我也不盼他考什么重点高中了,他这回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强。”

    “你先别做最坏的打算,”邵华也在旁边劝,“可能就是季节性感冒,而且那几个孩子不都没确诊吗?”

    也算张祁倒霉。当时哪儿都风声鹤唳,他们算是撞在枪口上。宿管阿姨按时给他们送饭,把几十个学生看得死死的,谁来都不让见面。邵雪得了消息和郑素年偷偷跑到他们学校的传达室,好说歹说才让看门大爷把十本新买的《海贼王》给送了进去。

    “张祁真可怜,”邵雪说,“他说宿舍的杂志都给翻烂了,他们老师说他要觉得无聊就做做练习册。”

    “我觉得这对他的折磨已经超越对非典的恐惧了。”

    烟花三月,本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却无端被一种恐惧笼罩住。马路上静得让人害怕,邵雪突然问:“素年哥,你怕死吗?”

    他一下愣住了。

    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人,未来还那么远,谁能想过死呢。他深吸一口气,慢悠悠地说:“怕呀,谁不怕死啊。”

    小的时候倒是不怕,后来稍微长大一点才明白,自己还有父母,还有亲友,还有未实现的梦想,因此不能死,也不敢死。

    “所以要先干自己想干的事,对吧。”邵雪轻声说,“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个先来?”

    街道上空荡荡的,她像是被张祁学校那种压抑的气氛吓着了:“可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好急呀。

    “我想干什么呢?”

    “你才十四岁,邵雪,”郑素年揉了揉她的头发,声音低沉得镇定人心,“咱们都会知道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知道自己要为了什么付出什么,为了什么放弃什么。知道爱上的人,分开的理由,定居的城市,生命的价值。

    那会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

    好在他们都还小,不着急。

    4月24日,中小学停课。

    班主任最后一节课再三叮嘱回去不要落下学习,尤其记得看教育频道的空中课堂——只是没人听得进去。

    连作业都是学校匆忙编出来的,题目简单,还有大片的空白撑页。大概老师也和学生一般焦躁,人命面前,谁都心不在焉。邵雪几个下午便把任务完成得七七八八,丢了作业去郑素年家里打红白机。

    那年头没有电脑,电竞城投币也是一笔巨款。红白机买了卡带便能无限闯关,可谓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方式。郁东歌知道邵雪的自制力差,压根儿就没给她提出请求的机会。

    好在郑素年家里有一台。

    郑素年自己其实不太玩这个,邵雪来了便会陪她打几把。她那时候痴迷《魂斗罗》,人生终于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想干什么——她是立志把《魂斗罗》打通关的女人。

    张祁对此的评价是:玩物丧志。

    张祁那时候已经脱离了非典的怀疑,但整个人像是被另一种病毒感染了。

    据他回来后的描述是,他把邵雪送去的漫画看完之后便开始以转魔方为乐,正巧被他们数学老师碰见。他的数学老师主管学校奥数,怀着教育理念从清华数学系毕业来中学当老师,性格有点不合常理的怪。数学老师给张祁出了一道奥数题,张祁看了一会儿,做出来了。又出了一道,张祁又看了一会儿,又做出来了。

    这世上发现天才的套路大抵都是相似的。张祁把数学老师出的题做出了十分之九后,这个老师开始在他的寝室里支起黑板给他上课,把他正式领进了数学的大门。

    回来之后,张祁整个人就如同被洗涤了一般,声称自己发现了数学之美,再也不屑与邵雪一同荒废人生,而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数学探索中去。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包括郑素年在内几个胡同发小的不满,把他揍了一顿之后,他终于表示数学之美的探索可以暂缓,你们要是想打球、斗地主的话我也不会不来的。

    阳春四月好光景,外面柳絮纷飞。早上起来地上铺了一层白毛,一脚踩进去跟蒲公英似的飞起来。郑素年半拉着屋子的窗帘,从柜子里给她翻卡带。

    “你怎么今天想起来打《坦克大战》了?”

    “玩腻了嘛,”邵雪正在研究他柜子里另一排的磁带,“你这儿这么多外国磁带啊?”

    “我妈的,”他把头探过去,“她那儿东西太多,好多都放我这儿了。”

    邵雪伸手抽了一盘俄罗斯经典歌曲出来,郑素年拿过那盘磁带看了看背面,转身从桌子上把他平常听英语的录音机拿下来。磁带盒子里有叠起来的歌词单,他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哦”了一声。

    “这个我小时候听过,”他把磁带放进录音机里,调到歌单上第三首歌的位置,“《伏尔加河长流水》,我妈当时特别爱听。”

    歌词单薄薄的一张,被叠得只有巴掌大小。晋宁在故宫是做书画临摹的,什么样的字体都接触过,到了生活中就是硬笔书法写得行云流水。邵雪把纸展平,跟着磁带中沙哑的俄语一点点辨认着那些写于十几年前的文字。

    “母亲曾说/孩子你记住/山高水远,也许会劳累/筋疲力尽,你终会远离/洗一洗风尘,用这河水/伏尔加河长流水/从远处奔腾来/向前去不复回/两岸庄稼低垂/漫天雪花纷飞/伏尔加河流不断/我如今十七岁。”

    邵雪他们这一代,是看日漫、听港台流行音乐长大的人。周杰伦统治了课余大半个班的耳机,连元旦排个节目用的背景音乐都是找的《火影》主题曲。

    她平生第一次听到这种苍凉的曲调,是在那个非典肆虐的四月的北京,在郑素年摆满老物件的卧室里。

    “伏尔加河长流水/从远处奔腾来/向前去不复回/两岸庄稼低垂/漫天雪花纷飞/伏尔加河流不断/我已经三十岁。

    “有我的船帆/有我的亲友/如没有他/生活多乏味/从那河湾/寂静的星夜/另一个男孩歌声萦回。”

    一首歌从风华正茂唱到垂垂老去,那条大河忽地就浮现在邵雪眼前。西伯利亚的风雪里,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在冰冻的长河上渐渐远去。

    “喜欢?”郑素年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平常也不见你听什么歌,没想到喜欢这种。喜欢就拿去吧,我妈也不听了。”

    “那多不好啊,”邵雪急忙摆手,“到底是晋阿姨的东西。”

    “那她下了班我帮你问问她。”郑素年笑笑,“《坦克大战》找不着了,要不看碟?”

    “看什么?”

    “《喜剧之王》,张祁借的。”

    “成。”

    郑素年叫邵雪过去的时候,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谁知甫一进门,就被晋阿姨拉到了自己的卧室里。

    郑叔叔不在,家里只有晋宁和郑素年。晋宁的衣柜和书架都有点乱,好像是刚找过东西一样变得格外松散。床头柜上有个敞开的纸箱,里面整齐地码着书、磁带和几张光盘。

    “素年说你喜欢那盘俄罗斯的磁带,问我还要不要。”

    “啊,没有晋阿姨,”邵雪有点不好意思,急忙摆手,“我就是听个新鲜,那磁带您留着。”

    “留着什么呀,”晋宁有点怅然地笑起来,“叫你过来就是有东西要给你。”

    说着,晋宁便把那个箱子拉到了邵雪面前。里面的书大多是外文书籍,装帧精良,却明显上了年月。晋宁随便翻出一本,指着扉页给她看:“这是我在英国上学的时候朋友送的,《双城记》英文原版。他那时候学汉语,把楔子给我写成了寄语。”

    邵雪拿过书,只看到扉页上有人用钢笔整整齐齐地写: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字写得自然是不好看,但一笔一画格外用心。邵雪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晋宁又拿出几盘磁带。

    “你喜欢俄语歌,我就给你找了几盘俄语的磁带。他们唱的东西来来回回就那几样,白桦树、伏尔加河、战争和平和爱情。你随便听听,壳子里都有我写的中文歌词,还有这盘,梅艳芳的,我一个朋友送的。这几张是电影——这个最好看,legendsofthefall,就是没有中文字幕,你长大点再看……”

    晋宁的叙述就像把她的过往在邵雪面前摊开。邵雪只知道晋阿姨去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却没想到她的人生已经广阔到自己无法想象的地步。

    邵雪看着晋宁眉飞色舞的样子,忽地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她爱的是过去的日子。

    在邵雪有记忆的这些年,或许晋宁早已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成年人,但没人能不眷恋那样灿烂的青春。

    她是为了爱情回来的。

    为了爱情,放弃未走过的千山万水,然后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晋阿姨,”邵雪抬起头看着她,“这些东西我不要,您应该留着它们。”

    晋宁愣了一下,然后用一根手指按住邵雪的脑门。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在想什么。”晋宁笑起来,“我已经做出了选择,所以这些东西留着,毫无意义。”

    晋宁站了起来,转身走到卧室的衣柜前。

    晋阿姨家的家具都是她和郑叔叔从古物市场上淘来的。没了光泽的木头重新打磨上蜡,就变得焕然一新。好木头里面的东西放久了是有香气的,保存得当,里面的衣物也不会发潮生虫。

    她踮起脚翻了翻最上层,然后拽出一个包裹来。

    包裹轻得像是裹了朵云,一抖就抖出两件旗袍。旗袍的颜色不一样,蓝的比紫的大些,但都是手工盘扣,双绲边,领子上绣着金线。

    她把紫色那条在邵雪身上比画了一下。

    “穿不了啦,”晋宁说,“总不能给素年吧。这衣服我自己都没穿过几回,还是找上海的老师傅做的。你个子高,我早就觉得合适你。”

    邵雪握着那条旗袍,像捧着一朵云,进退两难。

    “别跟那儿钻牛角尖了,”晋宁催她,自己转身替她掩上卧室的门,“穿上出来让我看看,合适就送你。”

    郑素年刚来客厅倒水,饮水机的水还没烧开,他转过头,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满面笑容从卧室里走出来的亲妈。

    “邵雪呢?”

    “在卧室呢。”

    “你把她自己留那儿干什么啊。东西她收了?”

    他说着就要过去,却被晋宁一把拉住。

    “你别进去,”晋宁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看我给你大变活人。”

    郑素年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转身走到饮水机前打开了热水龙头。雾气蒸腾,让他忍不住眨了眨眼。睁开的时候,身后忽地传来门轴转动的声音。

    郑素年六岁那年,孙祁瑞让他背《诗经》。《诗经》里面写女人的话那么多,这老头儿却独教了他一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他说古代男人看女子只图一个弱柳扶风,好像自己多么不伟岸似的才去喜欢一个个的病秧子。这首诗里的女人不是,和男人同坐车上,体态轻盈如飞鸟,佩玉铿锵悦耳响。像什么呢?像木槿花。

    “你这孩子太稳,以后就得找这种丫头。”孙祁瑞的话音刚落,就被晋宁凑过去一顿说:“哟,我们素年才多大啊,您跟这儿教什么呢?”

    郑素年一直不明白,什么样的女孩像木槿?

    十年之后,谷雨时节。他站在饮水机边上,看着邵雪从另一间屋子里轻飘飘地走出来。

    旗袍料子是紫绸,让她显得成熟了不少。分明五官还是十四五岁的模样,怎么眼角眉梢都是艳丽?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那年花开1981 终极火力 巅峰学霸 华娱从男模开始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讨逆 至尊战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重回1982小渔村 国潮1980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神医 修罗剑神 龙王令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蜜桃甜 覆水满杯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仵作惊华 盖世神医 慢性沉迷 火焰戎装 忤逆本能 山有木兮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冬至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