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今宵多珍重(第 1/4 页)

    01.

    “扶稳了没有?”

    “扶稳了。”

    “那我跳了啊。”

    “跳吧。”

    胡同不宽,门外坐了几个下棋的老头儿。正是下班的点,自行车的铃声回荡在狭长的空间里,惊得树上栖息的鸟雀“呼啦啦”飞起来一大片。

    张祁和邵雪扶着桌子,桌子上放了把椅子,椅子上站了个人。郑素年弯着腰看了看高度,长腿一迈,稳稳地落到地面上。

    居委会的阿姨仰着头在底下看:“行,还是咱们素年画得好。”

    这黑板也不知道是谁给钉得那么高,每次画个宣传画都得爬上爬下。这次的主题是喜迎奥运,邵雪掰着手指头算,怎么算也觉得有点遥远。

    “一迎迎六年。”她看着郑素年画的那几个系着红领巾的小人,“我都上大学了。”

    “你当六年短啊,”阿姨使唤完他们就开始轰人了,“一转眼的事。”

    郑素年刚画完板报,满手满脸都是粉笔灰。吃晚饭的点,邵雪边往家里走,边感叹:“这东西还真是遗传啊!你看晋阿姨的本行是古画临摹,素年哥就是随便画个画都比别人好看。”

    “那也未必,”张祁存心找碴,“你爸还做钟表修复呢,可是你简直一电器杀手。你说说这些年,我们俩给你修了多少弄坏的遥控器和闹钟?”

    郑素年叫住了他:“你说话悠着点,小心人家下次不帮你在卷子上签名了。”

    邵雪写的字成熟,多次给考了低分的张祁在卷子上签名蒙混过关。郑素年一语惊醒梦中人,吓得张祁急忙凑过去给邵雪捏肩捶背:“哎哟,小雪,我刚是胡说的,我那儿还有一刚发的成绩单……”

    “呸!”邵雪还捏着他这把柄等着敲诈呢,肩膀一甩,一溜烟进了自己家门。

    一条胡同两面墙,内里的屋子延伸出千家万户。邵雪、郑素年和张祁,生于斯,长于斯。

    其实胡同里这个年龄的小孩也不光他们仨,只不过正赶上他们的父母都在故宫文物保护的那个院子里做修复师。上一辈都是几十年同事兼邻居的交情,他们三个想不熟也难。

    这个故事发生那年,邵雪初二,张祁初三,郑素年则已是重点中学高一在读。其实郑素年和张祁是一年生的,只不过他妈妈晋宁懒得带孩子,硬是早一年把他送进了幼儿园。

    晋宁这个女人,不是凡人。

    郑素年家离胡同口最近。他走进去的时候,一抬眼便看见自己爸爸郑津满头大汗地从厨房走出来。

    “爸,”郑素年不用想都知道他妈在干吗呢,“您这又忙着呢?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

    “你闭嘴吧,”郑津瞪他,“叫你妈出来吃饭。”

    郑素年在门口拽了块毛巾,一边拍打自己身上的粉笔灰,一边往卧室走。

    打开门,晋宁抱着卷卫生纸,眼睛通红地转过脸看他。

    他妈长得漂亮,这是同事们公认的。郑津有时候和自己儿子吹牛皮,回忆起当初他妈刚进修复室的样子,真是叫“一树桃花黯然失色,单位里所有适龄男青年全部蠢蠢欲动”。郑素年也不给自己亲爹面子,指着家里一书架的光碟问:“那她现在怎么成天看这些言情肥皂剧啊?”

    那年郑素年十五岁,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要夸:“看你妈,长得那么漂亮,又留过学,行为举止那叫一个落落大方,怪不得把你教得这么优秀。”

    郑素年脸上在笑,心里想的却是:我这么优秀还真全靠自己上进……电视里在放《蓝色生死恋》,郑素年特别见不得一群男女哭哭啼啼的惨状,一指就把屏幕戳黑了。

    “妈,吃饭了。”

    晋宁“哦”了一声,平复了一会儿情绪,跟着一表人才却着实不是自己教育出来的儿子去客厅吃饭。她眼泪还没擦干净呢,就拽着郑津说:“那电视老有重影。”

    郑津和邵雪她爸都是在修复室做钟表复原的,触类旁通地会修一切家用电器。自家媳妇有指示,郑津义不容辞:“先吃,吃完了我给你修。”

    ……

    那一边,邵雪正对着一桌子菜难以下咽。

    “妈,真不是我挑您毛病,”她放下筷子,“咱们手艺不好就做点家常的,我跟我爸都能忍,您干吗非要挑战自我玩创新呢?”

    郁东歌扫了旁边的邵华一眼,对方立刻表明立场:“我觉着做得还行啊,就你难伺候。”

    “一丘之貉。”

    “会几个成语就瞎用。”郁东歌抄起筷子敲她的头,“不吃就滚,家里不差你这张嘴。”

    邵雪立刻跳起来:“素年哥说他们家今天有排骨,那我去了啊……”

    “坐下!”郁东歌柳眉倒竖,“都多大了,还天天黏着人家素年,我有几个同事直问我这闺女是不是已经嫁过去了。”

    “素年那孩子挺好的。”邵华的神经一松懈下来,说话就有点不留神了,“我觉得可以。”

    “当着孩子的面胡说八道,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眼看着郁东歌要发火,椅子对面的父女俩立刻老实下来,坐在椅子上安安稳稳地吃起郁东歌独创的黑暗料理来。

    郁东歌也做文物修复,是纺织品修复组的组长,每天上班光跟针线过不去。

    她的耐心全留给了织品文物,回了家就变得脾气火爆。邵雪没胃口,吃了点米饭便出去和张祁、素年玩了,留下当妈的在家里长吁短叹。

    “还是小时候好。”郁东歌抱怨道,“抱怀里安安静静的,也不成天惦记着往外跑。”

    “总得长大嘛。三岁看老,她打小就不让人省心,你还指望她现在老老实实的?”

    郁东歌不说话了,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好像陷入了回忆之中。

    邵雪出生那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得到消息的时候,邵华正坐在钟表修复室里给一座康熙年间的古钟除锈。鎏金的钟饰被岁月斑驳出片片铜绿,他做得太投入,甚至没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

    晋宁一身风雪闯进门,惊得邵华险些丢了锉刀。她气都没喘匀,断断续续地对邵华说:“邵、邵老师,东歌生了。”

    小家伙在郁东歌肚子里待不住,比预产期早出来整整一周。人人都以为这孩子将来必定体弱,却没想到后来比哪个初生儿都要生龙活虎。满月的时候,晋宁和郑津抱着郑素年去邵华家里看她,只见这丫头眼睛围着郑素年滴溜溜地转,伸出手抓住他的手指怎么也不肯松。

    “你们家闺女喜欢我儿子嘿。”晋宁那年也才二十五六岁,美滋滋地向郁东歌显摆,结果被瓷器室的孙祁瑞老师傅白了一眼。

    “是个人就喜欢你们家素年,娃娃亲都定了五个了。”

    郑津赶忙过来把自家老婆拉走,嘴上转移话题:“哎,邵老师,取名了吗?”

    “还没,”邵华初为人父,任何时候都是一副喜悦而茫然的模样,“我家里没老人,想让孙师傅给她取个名。”

    老头儿对这种重任显然兴趣盎然:“这不巧了吗?我来之前还真给你想了一个——你家丫头生在雪天,就叫邵雪呗。”

    “您这可真够随便的。”晋宁忍不住出声,“我师父可是取的郑素年,您这回合输了啊。”

    “邵雪好。”一直没说话的郁东歌忽地开了口。她摸摸自己女儿的脸蛋,满脸都是初为人母的温柔,“雪是好东西,瑞雪兆丰年。就叫邵雪吧。”

    名字都是有好寓意的。父母心里的雪干净又清冷,以为自己能养出个阳春白雪款的大家闺秀来,却没想到邵雪的雪不是晚来天欲雪的雪,而是打雪仗拿雪球往张祁领子里塞的雪。以至于全修复室的职工都知道郁东歌的那句口头禅:这怀胎十月,生了个冤家出来。

    “这就是为人父母啊。”从回忆里抽身出来,郁东歌长叹一声,“劳心费力,把冤家养大。”

    院子外面一阵喧哗,邵雪又跟着张祁和郑素年开始胡闹了。几个家长涮着碗筷,偶尔伸头出去看一眼自己孩子有没有折腾得过了界。

    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2.

    寒蝉一声哀鸣,天高云淡,北雁南飞。

    张祁盘着腿坐在椅子上:“我觉得这是个矿泉水瓶子。”

    “不像,”郑素年摇摇头,“是个手电筒。”

    邵雪深吸一口气,把地上摊开的草稿纸捏成团:“这——是——比萨——斜塔!”

    她脚下还扔了不少废纸,上面画的不仅有无法辨别的人文景观,还有毫无美感可言的比萨。除此之外,还有张祁绞尽脑汁猜出来的西红柿打卤面。

    “那是意大利面!”邵雪彻底崩溃。

    是了,意大利。

    秋天来临之际,邵雪她们学校组织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运动会。奥运的风吹遍了千家万户,学生会体育部也没闲着。几个管事的把这次校级运动会的主题设置成“小型奥运国家文化展”,一个班负责一个国家,需要在开场的时候举全班之力展示所负责国家的文化特色。

    邵雪他们班抽中了意大利。

    班长从班费里拨款上百元购买了一条白色长幅和水彩颜料,让身为宣传委员的邵雪在上面挥毫泼墨,尽情展示热情洋溢的意式风情。他说运动会的时候,班里同学把长幅举在头顶招摇过市,一定能吸引主席台上评审团的目光。

    可谁又能想到,身为宣传委员的邵雪是个手残呢?

    “你们班没人了吗!选你当宣传委员。”张祁皱着眉,“唱歌、跳舞、美术、书法,你有一样行的吗?”

    邵雪颓废地瘫在椅子上:“我们班做板报就是剪素材往墙上贴,谁想到真要动笔画呀?而且干这个太累,班里没人去,他们硬拱着我上的。”

    “那你这水平也上不了台啊。就说这西红柿打卤面——哦,不是,意大利面——唉,可惜了这长幅了。”

    邵雪的眼睛转悠了一圈,最后定在了郑素年身上。

    “你看我干吗?我快期中考了,没这闲工夫。”

    眼看着邵雪丧失斗志地瘫在椅子上,张祁和郑素年交换了个眼神。对方像想起什么似的点了点头,张祁随即坐到邵雪身边。

    “邵雪,这个事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

    “什么转机?”邵雪把手边的草稿纸撕成巴掌大的碎片,“你帮我画?”

    “很接近了。”

    “扯,你接着扯!”邵雪瞥他,“你那美术水平我又不是不知道。小时候你上幼儿园大班我上小班,你们班老师让画一家三口,别人都画的爸爸妈妈和自己,就你为了逃避画人只画了三个圈。老师问起来你还说这就是一家三‘口’,你妈那口还是红色水彩笔画的说那是口红……”

    “你打住!”张祁被她说得有点臊,“我能让素年帮你画。”

    她的眼神狐疑地在两个男生之间转了转。

    “素年哥凭什么听你的啊?”

    “这你别管。”张祁一副“这是爷们儿之间的事”的表情,“反正你帮我签名,他就能帮你画。”

    “签几个?”

    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张祁狮子大开口:“四十个。”

    “你也太贪了!”邵雪一下跳起来。

    也不怪她激动。张祁他们学校格外喜欢和家长联合施教,默写课文、背诵单词、各科成绩单,甚至是课堂听写,能让家长过目的绝对要看到回馈。

    张祁以前伪造签名被发现过,现在只要字体稍有偏差,班主任就要给他妈韩阿姨打电话。

    而邵雪,仿得一手好签名。

    上达周杰伦、蔡依林,下至修复室各位叔叔阿姨。心情好了免费送张祁几个,心情不好就要狠狠讹他一笔。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更何况他们俩从小就斗智斗勇。张祁有一半的零花钱孝敬给了邵雪买零食和饮料,赶上成绩单这种重量级的,还要给她买肯德基、麦当劳。

    于是此时不讹,更待何时。

    郑素年倒是一脸无辜,好像自己不是这场交易之中重要的一环似的。邵雪的目光在长幅上流连许久,终于咬着牙哼了一声。

    “成交。”

    张祁眉开眼笑地从背后变出了一张纸:“先签这个,剩下的攒着以后用。”

    天色已晚,郑素年的绘画工作计划从第二天开始。两个男生走出邵雪家,四顾无人之后,张祁从兜里掏出一盒梅艳芳的专辑。

    磁带上歌手的签名龙飞凤舞。

    “合着晋阿姨喜欢梅艳芳啊。”张祁压低声音怕邵雪听见,“你收好了,这可是我托同学带的,有价无市。”

    “她不是下个月四十岁生日吗?我跟我爸都想给她过得难忘点。”郑素年摆摆手,“谢了啊,这绝对值一长幅。”

    “哪儿的话,”张祁也笑得贼眉鼠眼,“这换四十个签名,一本万利。”

    两个人不知道,邵雪正盘着腿坐在家里,掰着手指头算损失——四十个签名,她的薯片、饮料、炸鸡翅啊……郑素年到底专业。

    先规划,然后找素材,最后打草稿。邵雪从图书馆借来一堆意大利文化的书,手指着念:“意大利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郑素年几笔就画出了比萨的轮廓,比邵雪那发面烧饼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到后来她也不说话了,站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郑素年画。伤痕累累的古罗马斗兽场,威尼斯蜿蜒的河道,米兰教堂的尖顶刺破布幅顶端,静静矗立在长卷的最右侧。

    “素年哥,你画得真好。”她由衷地赞叹。

    “照猫画虎,那不都有图片吗?”郑素年倒不觉得自己厉害,“比我妈差远了。”

    邵雪蹲下身,摸了摸威尼斯上风干的颜料:“真想去看看。”

    “是啊,”他接下话头,“听说威尼斯现在水平面上升,再过几十年就要消失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最后一只瓢虫 白色口哨 攻玉 上瘾 刺青 招惹 重生香江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夜行歌 理我一下 王者重临(电竞)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文物不好惹 敬山水 卸甲后我待字闺中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请勿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