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朱皇帝的真正目的(第 3/4 页)
但是吧,人力终有穷,尽管老徐和当时的一众读书人费劲八难的翻译这些西方来的学问书籍,但是老徐等人就算再努力,也实在是没办法搞定七千部西书。
等到我大清入了关,这些原本有可能够改变大明灭亡命运的学问书籍就没有人再重视了,甚至还有许多书籍都被钱聋老狗以及他们家的历代明君圣主们给毁了。
现在好不容易跟欧罗巴目前最为强大的法兰西国和大英帝国搭上了线,朱劲松和曾诚两人自然就盯上了西方的最新学问。
说白了,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真正目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赚钱,哪怕是军火生意能够让朱劲松的大明财政变得宽松,在朱劲松的眼里也不过是暂七师而已,属于那种搂草打兔子,能打着最好,打不着也没什么。
但是让曾诚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番媚眼可是全然抛给了瞎子看。
皮埃尔对于欧罗巴的书籍和学问远没有朱劲松和曾诚想象中的那么重视,反而在听到了曾诚的要求之后就大方的表示:区区一些书籍而已,只要能够想办法弄来的,咱老皮肯定会想办法给曾大人弄来,价钱好商量。
对于皮埃尔来说,书籍和学问是什么?能吃吗?能够换来十二万法郎吗?
现在的局面就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需要欧罗巴的书籍,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而皮埃尔需要的是法郎和军火。
所以,在这种如野鸡遇色狼一般勾搭成奸、恋奸情热的友好气氛下,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性的合作。
除了法兰西,其余的像大英帝国跟鹰酱、风车国也都一样,这些所谓的使团成员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火枪火炮、茶叶、丝绸等东西,而朱劲松也能得到他想要的西方书籍。
有了这些书籍,只要朱劲松能尽快找人把它们翻译出来,并且再加以梳理,那么这些学问就能很快纳入大明目前的社学、县学、府学和大学的课程体系,就足以让整个大明的科学体系再次往前迈进一大步。
更为关键的是,大明还有朱劲松这个挂逼的存在。
此时的所有学科,都还没有迎来第二世小破球集体开片后的科技大爆炸,任何一个学科,从入门到学习完当下最尖端的知识可能只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很多科研人员将会处于最为黄金的科研年龄。
按照朱劲松版大明朝廷推行社学、县学、府学以及大学的力度,估计等到十年之后,朱劲松治下的大明将会拥有数以万计甚至十万、百万、千万的科研人员。
这是一个庞大到能够让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绝望的数字。
人多了,谁知道他们会研究出什么东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