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 3/4 页)

    回到龙鳞军营中,郑昭已经不在了。他大概已经离开军队,去五羊城找白薇去了。到了营中,天也黑了下来,我们今天轮休,我倒头便睡,睡梦中,依然尽是吃食。

    当我醒来时,天还没亮,外面已是一片争吵。我推开身上盖着的毯子爬起来,外面正值分发食物。现在是一天一人三张饼。三张饼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不太够了,对于精挑细选、身强力壮的龙鳞军士兵来说,更是不够。我走进营中,那些士兵边啃着干饼边骂骂咧咧。金千石和几个士兵正和分发干饼的粮官理论,那粮官正大声辩解,手底下仍是一人三张,一个也多不了。

    金千石一见我过来,便大声道:“楚将军,昨天还一人四张,今天就成了三张,这粮官一定是克扣了我们的口粮。统领,我们去向岳将军禀报。”

    那粮官道:“金将军,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是向君侯请示过的。”

    金千石愤道:“今天不是从五羊城调的粮食要到么?为什么还要降低口粮?”

    “五羊城调来的口粮也不是太多,若现在吃光了,日后班师时怎么办?”

    那粮官说得振振有词,倒也自圆其说,恐怕他也不知道调粮失败的事。我道:“金将军,谅他也没胆克扣我们的口粮。反正调来的粮食一到,这些天总还不愁,咬咬牙熬过去吧。今天的操练,就暂停一天,别人见了,还要以为我们的口粮比别人多,要心生妒忌的。”

    金千石这时也心平下来,道:“统领说得是。他妈的,这两天我也饿得惨了,再过些天,只怕人肉也吃得下去。”

    说到“人肉”二字时,他忽然舔舔嘴唇。我吓了一跳,道:“金将军,你要做什么?真要吃人肉么?”

    他笑了:“楚统领取笑。人肉我吃不下去,蛇人肉总可以吃吧。南边人平常也爱吃蛇肉的,常说‘秋风起,三蛇肥’。现在是春天,蛇不是太肥,肉总还是有的。”

    我这才想起抓来的那个蛇人,心头不由一动。如果能把蛇人当口粮,倒也不失为一方。只是蛇人是吃人为生的,一想到要吃蛇人,我就想起了在那蛇人肚子中看到的那些残肢和人头,不由一阵恶心。我道:“那蛇人你们放哪儿了?”

    金千石道:“关在一个空帐篷里。统领,你已经没用了吧?”

    看他那样子跃跃欲试,似乎随时都要动手。我道:“还没到那时候,说不定还能问出些什么来的。”

    这话也是敷衍了。金千石亲眼见我问了半天也问不出什么,他也不知道,连郑昭用读心术也读不通那蛇人在想什么,关在那儿也只是饿死它而已。只是我总觉得,就算是吃蛇人,也有些像在吃人肉。我不让他们动手,仅仅是出于莫名其妙的恻隐之心吧。

    他也有些颓唐,这时,城中突然又传来了一阵欢呼。听声音,也是从东门传来的。

    “那是什么?”

    我想翘首望去,可什么也看不清。这时,虞代道:“我上去看看。”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了那放置望远镜的箭楼。忽然,他欢呼起来:“是粮车!粮车到了!”

    金千石也一阵欢呼,道:“有几辆?”

    “好像有二十辆。”

    一辆大车足有七八千斤米可装,二十辆的话,那起码也有十五万斤米。虽然对于帝国军来说也仍是杯水车薪,按人头算,一人只分得到一斤多。掺些别的做成干饼,最多也不过一人分到七八个而已。但毕竟让人鼓舞起来。可是,我却知道,那绝对不是粮食,就连这一点希望,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岳国华和我说过,五羊城没能调来一粒粮食,这大概也是武侯为了不堕军心设下的计策吧。可这样做,不啻饮鸩,一旦事情败露,军心只怕便不可收拾了。

    我正想着,只听得雷鼓的声音又在营帐外响起:“龙鳞军统领楚休红听令。”

    我抢出营去,雷鼓勒着马,道:“楚统领,火速至君侯帐中召开紧急会议。”

    我对金千石道:“金将军,这里由你负责,我开完会就来。”

    跳上马,打马向中军奔去,我不知武侯到底又有什么事要吩咐。

    一进中军,才下马,便有人将我的坐骑牵去,我走进帐中,跪下道:“龙鳞军统领楚休红听令。”

    帐中的人已有不少,最惹眼的是苍月公也坐在最前边。他的位置和陆经渔他们一排。但罗经纬没来,坐在他位置上的是后军中军胡仕安。

    等到齐后,武侯道:“列位将军,先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大家,后军主将罗经纬将军因伤重不治,于凌晨过世。”

    罗经纬死了?我倒也没什么震惊,大概是听到这类消息太多了,也有些麻木,居然还在想着,现在后军最高级的三个将领都已阵亡,比右军阵亡得还多了。

    武侯道:“罗将军灵柩,暂与沈将军放到一处,班师后再归葬帝都,丧礼从简,各军皆下半旗,以示哀悼。”

    那也是个讽刺吧,罗经纬生前与沈西平最为不睦,死了后居然亲亲热热地放在一起,如果他们死后有灵,也许也会哭笑不得。

    我正想着,武侯忽然又道:“今日从五羊城所调二十万斤粮食已到,今日起已可班师。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开路?”

    那才是武侯的真意吧。现在,我们已经被逼到了绝路,再守下去,必死无疑,武侯也要行险退兵了。只是军中无粮,他不是已命各级单独传达下来了么?为什么还要当场骗人?

    我正想着,这时,苍月公忽然站起来,道:“武侯大人,苍月既与贵军联手,开路之责,苍月莫辞。”

    原来如此!武侯是为了让苍月公担起此责来,所以才召开这会的吧。这也明显是个圈套,是为了让苍月和蛇人火拼,可苍月难道不明其意,硬往里跳么?

    武侯道:“苍月公能建此功,某班师归帝都,贵部安危,皆在下之责,苍月公放心。”

    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苍月公自告奋勇要求开路,到底是什么用意?而武侯又为什么会同意?难道他不怕苍月公反啮么?让他开路,如果苍月公反而掉头攻击我们,那如何是好?

    苍月公也只是淡淡一笑,道:“君侯一诺,重逾千钧,还望君侯归去后向帝君解释南疆苦衷,轻徭役,罢征伐,南疆七百余万民众,当尽颂君侯之德。”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苍月公大概也是希望用自己最后的功劳来换一点好处。可是,他说的“轻徭役,罢征伐”六字,却也深得我心。苍月谋反,多半是帝国加在南疆的徭役太重,为重修北疆长城,帝君曾发民夫二十万人,北上数千里。结果劳民伤财,二十万民夫修成后回乡的只剩了十一万,近一半埋骨他乡。这当中,就有数万南疆民夫。苍月公有此语,他也不是个普通人吧。而苍月公所说的“南疆七百余万民众”,那也多半是战前统计的数字了,现在绝对没那么多。单是破高鹫城一役,城中近八十万人口便死了七十多万。在破其他小城池时,死亡的更是不计其数,现在,我想南疆三行省的人口,最多也不过三四百万了。转战两千里,伏尸数百万,说起来倒是威风,可要是这数百万里包括自己,那便是好杀如柴胜相,也肯定不会愿的。

    不管苍月心里到底想什么,这等堂皇的话说来,自是很能得人心。怪不得南疆叛乱前期,苍月公大旗到处,所向披靡,极少有城池效忠帝国。

    武侯这时笑了笑,道:“苍月公,世事如棋,这些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诸军马上准备,下半夜出城,由中军先行,后军与辎重营继后,再依次是右军,陆将军的左军断后。”

    这一次的退兵次序和上次不同了。武侯走在最前,还是怕苍月公反水吧。中军比罗经纬的后军自是不知要强多少,加上配备的火雷弹,就算遇上苍月公真的掉头相向,五千人也绝不是中军的对手,不至于不可收拾。可这样也已没了退路,一旦中军遇袭,群龙无首之下,哪里还能支持?

    岳国华这时站立起来道:“君侯,城中尚有城民近两万,该如何是好?”

    武侯道:“开东门,让他们自寻生路吧,各安天命。”

    城中的城民已散去大半了,但还是有不少妇孺挤在东门出不去。现在东门检查也一定不会太严了,自顾不暇,谁还会去想搜出点珠宝来?武侯没有下令屠杀剩余的城民,大概也是因为苍月公在座。

    岳国华道:“可东门城民争道,撤军岂不是要慢很多?”

    武侯笑了笑,道:“我们是从南门撤退。”

    什么?如果说武侯以前的话都合情合理,那现在我都几乎要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我看了看在座诸将,一个个都有点张口结舌。

    南门是最早出现蛇人的,在那里,龙鳞军第一次遭到重创,也是在那里,蛇人那种强悍的野战能力让所有人都心惊。而且,从东门撤退后,虽然要绕道五羊城才北上,要远一些,可毕竟这条道还是比较安全的。从南门撤走后,那要绕一个大圈才能北归了。可武侯竟然要从最不可能的南门强行撤军,到底是什么主意?

    岳国华还没说话,柴胜相已经先叫了起来:“君侯,南门撤走,从西边转向北,要越过大雪山,那绝不可能。从东边绕过的话,也要多走好几百里路,这条路上若蛇人来袭,又该如何抵御?”

    武侯道:“陆路难行,那么便走水路!”

    水路!我又吃了一惊。的确,向南走一百余里,便是大海。靠海那里有个小城夜波城。夜波城除了出产鱼虾,极少谷物,也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帝都人都知之不详。夜波城自然有船,但一个只有一万余人的小城,又能有多少船只?

    别人一定也有我的疑问,武侯已微微一笑,道:“五羊城主已答应调出大船十艘,中船二十艘,小船五十艘,三日前便已出发,等我们赶到夜波城,船队定已到达。”

    这的确是个好计,便也未免行险。那等大船可坐员两千,中船一千余,小船三百多人。按这个数字,船队一共可坐员五万五千。扣除船上原来的水手,只怕也只运得一半。那么逃走一半后,蛇人若是追击而至,以夜波城那等小城,如何抵御?

    此时岳国华已又问道:“君侯,若蛇人追到夜波城,那又如何是好?何况,若夜波城主闭门不纳,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夜波城不知有没有卷入苍月公的叛乱,但既然也处南方,自然脱不了干系。这个主意,恐怕是苍月公的意思,但苍月公只是两天前才到,这主意恐怕是早已定好的。

    苍月公的主意,又岂能相信?可是现在除了相信他,我也看不到还有什么路可走。可是,以武侯之能,难道真的就这么轻信么?

    武侯道:“主意已定,各部回去速做准备。”

    我们齐齐站立,道:“遵命。”

    正待散会,武侯忽然道:“前锋营路将军,龙鳞军楚将军,两位留步。”

    我正要出营,听得武侯这般说,不由一怔。等帐中诸将散去,我们跪下道:“君侯,还有什么吩咐?”

    武侯从座椅上站了起来,道:“你们火速调集本部军马,到南门城头集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