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麦子熟了(第 4/4 页)

    然而,老耿不仅在麦叶加夜班的时候没见到,连正常的白班也没见着。麦叶莫名其妙地慌了起来,她怕老耿再惹出什么事被抓了进去,或者这个人从此就失踪了。下浦村这一带经常有工友家里出大事突然辞职的,比如跟麦穗“闲扯”过的老郭,还有像林月那样露水鸳鸯东窗事发,工资不要就走人了,她不知道老耿怎么就突然不见了。她想问仓库主管,下班时,到了仓库门口,站在主管面前,原先想好了的那句“老耿是我老乡,我欠他钱,找他还钱”。此刻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主管是一位长相有些猥琐的中年人,他看麦叶东张西望的,就用手指着库房东边的一座烟灰色的屋子:“你是新来的吧?厕所在那边!”

    找老耿变成了找厕所,麦叶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其实,给老耿打一个电话很简单,但打电话说什么呢?如果问“你到哪儿去了”“怎么没来上班”,为什么问这话?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麦叶晚上将手机抓在手里,一筹莫展。

    于是,麦叶准备自己一个人到老耿住的地方去找他。一路上,麦叶的想象无边无际、混乱不堪。已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她像一个小偷向着下浦南头16号的那条巷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去,这是一个即将被拆掉推平的村子,冬天的巷子里寥寥无几的路灯鬼火一样泛着黯淡的光,风一吹,灯光就碎了,路上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人匆匆经过,留下的是一串冷风,一个馄饨挑子在巷口卖馄饨,见麦叶来了,卖馄饨的老头对麦叶说:“来碗馄饨暖暖身子,早点回家睡吧!日子不太平,听说前几天镇上又有打劫的出山了,好像都闹出了人命。”麦叶停下脚步,犹豫着,虽没来过这里,但她凭感觉觉得这儿离老耿住的地方已经不远了,于是她问另一个在馄饨挑子边吃馄饨的陌生女工:“附近是不是住着一个叫老耿的?”估计刚下夜班,陌生女工的吃相有些贪婪,一直没抬头,听到了老耿这个名字,立即警觉了起来:“好几天晚上都没见着人影了,天知道他又睡到哪个女人的床上去了。这么晚了,你找他干吗?女人要有自尊,哪有倒贴送上门的?他伤的女人太多了!”麦叶被这个陌生女工呛得牙齿酸疼,她没说话,也没买馄饨,转身回去了。确实,这么晚出门去找一个男人,哪怕故事编得跟作家一样,也没法获得一个纯洁的评价。

    回到出租屋,麦叶感到全身发冷,她的心突突地乱跳着,她无法遏制自己对老耿的关注和想象。于是,麦叶再也顾不了许多,她拿出手机,拨打了老耿的电话。当按键轻快地跳跃时,麦叶才觉得自己谨慎得有些蠢,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她整整纠缠了两天,难怪麦穗说自己太不潇洒。

    可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因为要跑黑摩的,麦叶知道老耿二十四小时从不关机,所以麦叶一直不停地拨打着电话,到了后半夜三点多,麦叶的手指已经麻木,电话里却一直重复着同样绝望的回复。麦叶放下电话,心里只冒出了两个字:坏了!

    第二天傍晚,麦叶刚下班,手机响了,她以为是老耿打来的,迅速掏出电话,一接听,是镇派出所。派出所上来劈空来了一句:“人已经抢救过来了,神志不太清楚,一问三不知,只记得你一个电话号码。你是他什么人?赶快过来!”

    老耿是被打昏迷后送镇医院抢救的,三天后才醒过来,醒过来后医院就跟他要医疗费,总共两千一百块,而刚发了工资的老耿卡上只剩下一千七百块钱,还欠四百块钱,老耿在医院的催逼下,连自己是哪里人都记不起来,却一口报出了麦叶的号码。

    麦叶心神不宁地赶到医院,见老耿头上缠着纱布,眼睛血肿,整个脑袋像一个破瓦罐,而老耿看到麦叶,丧失的记忆一下子全激活了。

    三天前,老耿开黑摩的送客到镇子老街后面的一条人烟稀少且没有路灯的小路上,这时突然从路边的葡萄园里钻出两个人影,不说任何话,劈头一木棍,将行驶中的老耿劈昏在地,他几乎没做出任何反应,人就被撂倒了。后来是一个下夜班的三陪小姐报的警,老耿才被警察送到了医院,老耿说:“当晚跑摩的的三十二块钱,还有我身上的现金一百零六块钱。华为手机都不见了。”麦叶坐在老耿的床边,一言不发,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不停地给老耿倒水喝,老耿显然对喝水并没有多少热情,但麦叶不停倒给他,他就不停地喝着,一直喝到喘不上气来。

    警察当着麦叶的面做着笔录,老耿刚说完案情,办案的两位警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抢劫,暴力抢劫案!”那位终于看清了老耿面目的老警察曾办过老耿伤人的案子,他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看你这身板,又进过少林武校,挨打的该是别人,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转到了自己头上。”老耿头上缠着绷带,尴尬地苦笑着:“暗箭难防。”做记录的小警察临走前问麦叶:“你是他什么人?”麦叶一下被问愣住了,脸上紧张得快要崩溃了,老耿很从容地替麦叶回答:“我们是老乡!”

    麦叶替老耿补交了欠医院的四百块钱医疗费,又给老耿留下五十块钱买饭吃,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耿说:“就这么多了,我公公每个月吃药要八百多块,人都瘫在床上了。”老耿有几次想拉住麦叶的手,但他的手在伸出后,最后悬在半空,接着又收了回去。麦叶也不太会说话,她只是说:“你好好养伤,厂里工会知道了会来看你的。”工会上午已经来过了,没送钱,只送了几袋奶粉和两箱椰子汁,听说老耿是跑黑车受伤的,跟上次在夜来香见义勇为的性质不一样,厂里很不高兴,台湾老板已经发狠话:“以后谁在外面干私活出事,厂里一律不管。”

    老耿后脑勺开裂已缝好了,脑震荡还要再观察几天,老耿吊了许多水,又喝了许多水,他有些憋不住了,要上厕所。镇医院条件是比较差的,几个病房只有一个护士,一直没有护士过来,老耿脸色几乎憋得发紫了,麦叶看老耿额头源源不断地冒着虚汗,就问他怎么了,老耿说没事。旁边病床上的那位不停哮喘的老头很有经验地对麦叶说:“你再不扶他上厕所,要炸泡了!”

    麦叶连忙托住老耿的腰,这是第一次大面积接触老耿,她觉得老耿身体比水泥还沉,身上还有一股残余的血腥味,老耿很困难地坐了起来,蜗牛一样缓慢下床,他轻轻推开麦叶:“我自己来!”麦叶不说话,她手抓着老耿正在吊着的盐水瓶,走向病房里的简易卫生间。在卫生间的门口,麦叶举着盐水瓶不知自己该不该进去,她很为难。那位老者说:“病人相当于婴儿,你跟他一起进去,有什么难为情的!”

    就在这进退两难之际,麦穗和电子厂的几个女工进了门。她们一进门,没有震惊于老耿包裹着的头颅,而是震惊于麦叶在厕所门口举着吊瓶。她们哑口无言,六神无主。护士来了,护士将老耿扶进了卫生间。

    麦叶站在麦穗和几个女工面前,脸色刷白。麦叶想解释,但越解释越糊涂:“是派出所叫我来的!”麦穗和几个女工更加不可思议了,那个叫刘莉莉的女工说:“真是奇了怪了,老耿被抢劫打伤,通知麦叶。难不成是麦叶抢的!”麦穗从看到麦叶手举吊瓶的姿势里已经明白了一切。

    老耿出院后的一天早上,麦叶花钱给自己和麦穗一人买了一根油条和一块烧饼,上班路上,她们边走边吃,麦穗吃着烧饼油条,悄悄地对麦叶说:“老耿,不错的,真男人!姐为你高兴!”麦叶鼻子酸酸的,她想解释,但所有的解释都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借口。

    后来,麦叶在食堂遇见了出院了的老耿,老耿对她说:“谢谢你,麦叶!欠你的钱,我会还你的!”

    冬天已经正式来临了,海边的下浦村是一种潮湿的阴冷,在这样的天气里,麦叶被寒冷的空气反复启发和暗示,她隐隐地觉得,老耿被抢劫有些蹊跷,两个人抢走了他身上的一百多块钱和一部手机,但他身上有身份证和银行卡,却没要,那是可以直接去银行变现的,而一上来就用木棍直接奔头部去,显然第一目标不是逼停摩托车,而是要将人废掉。

    麦叶想把这些疑惑告诉老耿,但上班没机会说,下班老耿不来,自己也不去。不来是自尊,不去是自重。下浦村很稀缺这种德行,所以,做起来和看起来就有些节外生枝的别扭。

    14

    年底了,集聚几十家外贸加工厂的下浦村一带天下大乱,每天都有打工男女们扛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回老家过年,他们大多一两年没回去过年了,有的甚至三四年都没回过老家了,不是不想回去,而是路途太远,车费、食宿费、过节买东西花费掏出三五个月薪水都不够。花钱不算,车票还难买,一路逃难一样地回到家,跟家人热乎不了几天,又要往回赶,打工人的感情是粗糙的,他们对过年回家最大的定义就是回去睡老婆、搂丈夫,其次才是看望老人和小孩。

    麦叶去年就没回去,离家快两年了,桂生和女儿小慧的面相都有些模糊了,虽然塑料钱夹里有一张全家三口的照片,有时麦叶也拿出来看看,可照片中连自己都变得很陌生了,小慧和桂生像是外国的亲戚。小慧一两个月会跟她通一个电话,电话里小慧跟她说话,如同对着动画片说话,天真幼稚而且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依赖,妈妈在她那里只是一个符号,甚至连记忆都没有。离开老家的时候,小慧才三岁,她都认不清自己,当然也很难认得清所谓的妈妈。

    那天老耿在工厂门口还麦叶住院的四百多块钱,说自己不回家过年了,他笼统地说了一句:“今年不走财运,路费没了,过年跑摩的生意好,一个节能多挣一两千块钱。你回去过年?”麦叶没正面搭腔,只是说:“你还我钱,真太不好意思,该我还你的才是。”麦叶不要,老耿将钱塞到麦叶棉袄口袋里,发动摩托车一溜烟跑了。日子已进入腊月了,麦叶一次都没提过回家过年的事,麦穗有些急了。

    麦穗找到麦叶:“我们家刘大山电话里说,桂生最近老是喝酒,酒一喝多了就打小慧,小慧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一个大男人,扛了两年了,撑不住了,拿孩子出气。你怎么从来不跟我商量哪一天走?”麦叶吞吞吐吐地说:“姐,我是想,回去后,就不来了。我不想出门打工了。”麦穗意味深长地望着麦叶:“你舍得?”麦叶认真地说:“姐,我说的是真的,过了年我就不来了。厂里的效益也不好。”麦穗拉着麦叶的胳膊说:“走,先跟我去一趟县城,买些年货带回去。回不回去过年由我说了算,过了年还来不来我说了不算。”

    麦叶和麦穗在城里买了一大堆衣服、鞋子、袜子,还有香烟和糖果之类的年货,其实这些东西在老家县城都能买到,但在这里买了再背回去,就显得很贵重、很有面子。麦穗说:“外面的月亮总是比家里的圆。”

    麦苗已经不在镇上的足浴城当技师了,她到县城开了一个网店,专门在网上卖女人的内衣、内裤、化妆品之类的。麦叶和麦穗扛着一大蛇皮袋年货,七转八绕转了好几条街,才在一个居民楼里找到麦苗的网店,一套装修过的三室一厅单元房,就是麦苗的店铺和宿舍。麦叶她们进门,麦苗正在网上发货,她头也不抬地对两位姐姐说:“屋里乱,你们自己倒一口水喝,饮水机就在门边上,晚上我们一起吃饭。”麦穗和麦叶没喝水,她们穿过堆满了纸箱的客厅走进了一个摆着双人大床的房间,她们想找个地方歇会儿。房间比客厅更加凌乱,牛奶盒子、饼干桶、手机充电器,随处乱扔,墙上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倒是很招摇,只是家具有些庸俗,白里透着黄,黄里透着脏。让麦叶更为震惊的是,床头居然有一幅王瘸子的艺术照,穿上西装领带后的王瘸子神情自负,头发涤亮,闻不到他满嘴的蒜味,更看不出有一条腿已经短了十好几厘米,双人大床前的一双男士棉拖鞋,还有床头柜上一个堆满了烟头的烟缸已经无声地说明了一切。麦叶突然想哭,她拉着麦穗的手说:“姐,我们走!回家我要告诉来宝叔!”麦穗攥紧微微颤抖的麦叶胳膊:“回去一个字不能说,知道吗?我们在外打工什么都没发生过,你懂吗?不是什么话都能随便说的!”麦叶若有所思,她抹了一把快要溢出来的泪水,点了点头。麦穗将床前的那双放反了的女式绣花拖鞋理顺、放正,她望着麦叶,也有些伤感地说:“出门打工,过的就不是人的日子,不偷不抢,拿自己的青春换一些柴米油盐,算不得遭天杀的!”

    十九岁的麦苗忙完了活,进房间后不停地道歉:“真对不起,网店就我一个人,实在太忙了!”她说不回去过年了,她托麦穗带八百块钱回去给她爸:“就说店里走不开,明年保证回家过年!”麦穗接过钱说:“可以理解,过年生意总要好些。”麦叶一直就不说话,脸上有些麻木。听说麦叶和麦穗不愿在这吃饭,麦苗就给每个姐姐送了一支护肤霜、一瓶润肤露。麦苗似乎看出了一些异样的苗头,就对麦穗和麦叶说:“网店的钱全都是王老板出的,好几万呢。你们不愿跟王老板吃饭,也没关系,我能想通。其实,王老板人不错!”一直没说话的麦叶见麦苗一口一口的王老板,终于忍不住呛了麦苗一句:“是王瘸子!”

    虽然厂里订单大幅减少,过年时,台湾老板还是给每个员工发了五百块钱红包。这笔意外之财几乎将麦叶在县城买的年货全都实报实销了,火车票是厂里统一买的。腊月二十四,也就是临行前一天的晚上,麦叶想对老耿说:“过了年,我就不来了。”但又觉得不妥当,不来就不来,告诉他是什么意思呢?麦叶很希望老耿这个晚上能给自己打一个电话。今年在下浦村这段日子,她觉得很难熬,很难受,也很对不住老耿。后半夜的时候,麦叶几次拿起了手机,翻出了“橘黄头盔”,但她还是没敢按键。村巷里的风声很紧,有哨子一样的尖啸声,下浦村的最后一个夜晚很快就要过去了。麦叶在做出最后一个决定后,脸上滚烫,像是着了火一样。她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往床单上扔,如果是正面,她立即就去老耿住的地方辞行;如果是硬币反面,她就再也不给老耿打电话了。

    麦叶扔出硬币,像扔出去一颗炸弹,她是在爆炸中死里逃生,还是在爆炸中粉身碎骨,一切听天由命了。

    硬币在空中划过一道不规则的弧线,落在带条纹的床单上,麦叶忐忑不安地捡起来,她闭着眼不敢看,憋了五秒钟,睁开眼,傻了:反面。

    麦叶将电话扔在床头柜上,人像一口袋被水泡过的面粉,稀松涣散地倒在床上,床上是一堆碎砖烂瓦。

    麦叶的火车夜里十二点零八分开,第二天晚上仍有一半是属于下浦村的。晚上付清了水电费、房租,麦叶连电饭锅都收拾好了,准备一同带走,打好包后,才晚上八点多一点,她知道这是自己待在下浦村最后几个小时了。麦叶这一次几乎想都不想地就拨打了老耿的电话,电话很快就通了,她对电话里的老耿说:“我晚上十二点零八分的火车,明年我也不来了,你马上过来,骑摩托车送我走吧!到洋浦火车站十五分钟就够了!”麦叶没想到有些看起来很难说出口的话,但只要你有勇气说出来,也就是几个汉语拼音的音节,没什么大不了的。

    麦叶说完这一通几乎大半年都不敢说的话,身上像是卸下了一卡车水泥一样轻松。这是麦叶第一次主动打电话让老耿过来,过来送行相当于接头暗号,他们谁都知道电话后面是什么意思。可电话里的老耿却有些沮丧地说:“我的摩托车被城管没收了,他们说我跑黑车,还说要罚我款,我正在城管这里接受处理呢。”

    麦叶的心一下凉透了,她说:“你跟他们说说,你是电子厂上班的工人,不是专门跑黑车的!”

    老耿在电话里说:“我说了,他们不睬我。摩托我不要了,我马上到你那里去!”

    麦叶面对着话筒,像是面对着绝望的深渊:“不用了,你处理摩托车的事吧,我自己走,马上就走!”说着掐断了电话,像是掐断了自己的喉咙,麦叶的眼里终于流出了两行伤心的泪水。

    麦叶走的那天晚上,下浦村的夜露中开始结冰,等到火车开走后,天空好像也冻住了,星星在固定的位置上一动不动,那时候,老耿正从城管所往下浦村一路奔跑,他的摩托车已经被没收了!

    15

    绿皮火车在冰冷的空气中开了一天两夜,到了大西南一个偏僻的小站,麦叶她们接着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汽车,又倒了四个小时的农用车,终于回到大山深处的河谷地带,这时天已黑透了,时间已是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就过年了。

    村里一趟车回来的有六个女人,她们在不同的工厂,也有不同的故事。麦穗和麦叶分手各自回家前,麦穗还对麦叶强调说:“我们在厂里打工,下了班接着出去打零工,其他什么都没做,听到了没有?”麦叶在黑暗中点点头。

    回到家的麦叶非常兴奋,见到桂生和小慧,像是死而复生。桂生不停地憨笑着,一晚上嘴始终合不拢。小慧吃着麦叶带回来的饼干和糖果,屋内屋外四处乱蹿。公公瘫在床上,穿起麦叶买回来的新棉袄,嘴角流出了幸福的口水。他执意要起床陪麦叶吃晚饭,麦叶说不用了。桂生为迎接麦叶杀了一只鸡,蒸了一碗咸肉。麦叶很孝顺地盛了一碗饭又夹了几块鸡肉和咸肉送到床头,麦叶看到公公接过碗,嘴角不停地抽搐着,公公只说了一句话:“嫁到我们家,你受苦了!”

    一切是那么熟悉,桂生的憨厚中还夹带着粗鲁,小慧简单得就像一个新买的碗,一览无余。空气中有油烟和灶火焦煳的气息,这是麦叶熟悉又倍感亲切的气息。晚上睡觉关上房门,麦叶觉得,这里才是自己的家,这里才是自己踏实的生活。

    桂生一晚上非常野蛮,他憋了两年的欲望要在一个晚上兑付,所以人就变得异常贪婪和暴力。他一次又一次地进入麦叶,用手掐麦叶的乳房和耳朵。而麦叶比桂生更加失态,她在和桂生疯狂地交合中,突然抬起手,猛地一巴掌抽在桂生的脸上。这是麦叶用憋了两年的力气扇出去的,桂生鼻子里、嘴里流出了鲜血。而桂生浑然不觉,鲜血滴落到麦叶的乳房上和肚子上。而麦叶像冬眠刚刚苏醒的蛇一样紧箍着桂生的脖子,两人搂抱在一起时而笑,时而哭,身上满是汗水、泪水,还有血水。折腾了一夜,他们只睡了一小会。鸡叫的时候,桂生又翻到了麦叶的身上,像是饿了连年的叫花子,又加了一顿餐。

    麦叶在风停雨歇后,吊着汗湿了的桂生问:“你说,我们是不是畜生?”桂生回答得非常干脆:“我们本来就是畜生!”

    过年的气氛好极了,乡邻亲戚们走东家,窜西家,走到哪家吃到哪家,抓起筷子就夹菜,端起杯子就喝酒,乡下虽不富裕,但过年了,杀猪宰羊,炖鸡烧鸭,整天吃得满嘴流油是有保证的。小慧以她五岁的智慧对麦叶发出感慨:“妈妈,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麦叶和桂生都笑了。

    “乐极生悲”这个词好像就是为桂生准备的。年初三晚上,按顺序轮流,来宝叔请了几个乡邻来家里喝年酒,桂生和刘大山这两个打工家属也被邀来了,一桌八个男人很快喝掉了一箱白酒,等到刘大山和桂生舌头发硬的时候,桌上已撬掉了五斤白酒,酒一喝多了,话匣子就刹不住了。来宝叔说麦苗带回了八百块钱,女儿有本事了,能挣钱了,喝酒喝得痛快。刘大山搂着来宝叔的肩膀说:“叔呀,你喝得痛快,麦苗喝得痛苦呀!这么好的一个黄花闺女,亏了!”没人听出刘大山说的是什么意思,别人甚至连搭腔的兴趣都没有。来宝叔的酒早已过量,他文不对题说:“麦苗过了年才二十岁,有什么亏的!有什么痛苦的!”

    刘大山要酒喝就说明已经喝多了,他要跟桂生再炸一杯,已经不胜酒力的桂生不答应,刘大山一摔酒杯,玻璃酒杯在地上碎了,他手指着桂生:“你算个毬,看不起我,我们家麦穗是没你老婆年轻漂亮,但我老婆在外打工不偷人,不跟野男人上床!”桂生一下子酒醒了,上来一把抓住刘大山的棉袄领子:“刘大山,你给我说清楚,我老婆偷谁了?跟哪个野男人上床了?”桂生摔碎了手里的一只碗,刘大山酒喝多了,嘴里胡言乱语:“跟哪个野男人,问你老婆不就知道了?我又不是你老婆。”

    “你胡说!”桂生冲上来要打刘大山。场面已经失控,没喝多的人们纷纷上来拉开两人。桂生还没动手,刘大山已经躺倒在地上。地上满是鸡鸭的骨头,还有酒瓶盖子、香烟头之类的。屋内乌烟瘴气,屋外还有零星的鞭炮在山谷里远远近近地爆响。这响声提示人们,过年还在继续。

    但麦叶家过年从初三这天晚上起,提前结束了。

    桂生踉踉跄跄回到家,小慧在另一间屋里已经睡着了,瘫痪的父亲在厢房里拼命地咳嗽着,喉咙里像是被鱼刺卡住了似的。只有麦叶在等桂生,她知道桂生喝了酒后总是要她,所以她铺好了床上的花被子,还换了一条新枕巾,怕桂生出汗太多,她还泡了一杯山茶放在床前的奁桌上。

    麦叶看桂生满脸通红,眼睛也是血红的,就站在昏黄的灯光下问他:“是不是先喝点水?”麦叶端起泡好的茶迎了上来。

    桂生不说话,满脸酒气的脑袋逼近麦叶的脸上,他一字一顿地喷着酒气对麦叶命令道:“跪下!”

    麦叶很诧异地望着桂生:“你喝多了!”

    桂生用食指顶着麦叶的鼻子:“老子没喝多,你给我跪下!”

    麦叶隐隐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但她还是理不出头绪,就很迷茫地望着桂生:“你这是怎么了?”

    桂生上来就对着麦叶的腿弯处准确无误地猛跺一脚:“跪下!”被踹了一脚的麦叶几乎是情不自禁地跪了下去。

    桂生显然不满足于麦叶跪下的姿势,于是又冲上来薅住麦叶的头发,对着麦叶的脸,左右开弓扇了二十几个来回,直到他手指发麻了,才停下来。

    麦叶嘴里、鼻孔、耳朵全都出了血,眼睛也充了血,差不多就是通常所说的七窍流血。麦叶捂着体无完肤的血肉之躯,伤心地大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力,她已经没有力气说话。

    桂生坐在床沿上,一只脚踩在麦叶的身上,然后点燃一支烟,将烟雾喷到麦叶血肉模糊的脸上,像是电影中军统特务审讯地下党的画面:“从实招来,野男人是谁?姓名?电话号码?什么时候开始偷情的?”

    麦叶终于明白了桂生拳脚的内涵了,但她确信桂生能够掌握和了解的都是似是而非的想象和推理,不可能有什么铁板钉钉的事实,所以,麦叶一口咬定:“没有,我只打工,什么也没做!”

    桂生见麦叶一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样子,于是开始用刑。他翻出了捆麦子的麻绳,再洒水打湿,然后用绳子将麦叶捆好吊到了屋梁上,麦叶像一只弯曲的虾被悬挂到屋梁上。她感觉到自己全身的骨头和肉都正在加速撕裂,那种千刀万剐的疼痛让麦叶发出了惨绝人寰的惨叫。厢房里瘫痪在床的父亲被正屋里撕心裂肺的叫声惊醒,他下不了床,于是高声地喊着:“桂生,你发哪门子疯呀!”桂生走过来,冷冷地告诉父亲:“你听错了,是电视剧里审问犯人的声音。”

    天亮时分,麦叶终于全部招供了。

    男人叫老耿,全名耿田,是大西南这一片的大老乡,帮着自己打抱不平,被拘留,挨罚款,他帮自己完全是为老乡而两肋插刀,我们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事。麦叶声音很困难地维护着老耿的形象,她说老耿就像活雷锋一样,自己几次想替他承担一些罚款,可老耿一分都不要。桂生本来已经冷静了下来,听到麦叶一说细节,上来又给麦叶几巴掌,刚从屋梁上放下来的麦叶一下子瘫倒在地。桂生吐掉嘴里的烟头,继续薅住麦叶凌乱不堪的头发:“他不想要你钱,是想要你人!”桂生命令麦叶把手机交出来,他要审查麦叶和老耿的联系信息,麦叶乖乖地掏出手机,翻出了“橘黄头盔”,桂生眼睛里冒着火,嘴里当然也不可能干净,“橘黄头盔,你们他妈的还对暗号!”麦叶说当初不知道他名字。当桂生翻到信息中,老耿对麦叶说“吃饭最好放在晚上”,麦叶回信息说“晚上就在我屋里”,桂生一下子跳了起来,这已经不用解释了,他妈约好了国庆节偷情,还美其名曰吃饭,吃饭在屋里,还是晚上。桂生这次没打麦叶,而是猛扇自己耳光,一口气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你这个臭婊子,老子在家,既当爹,又当妈,你在外面给老子戴绿帽子!妈,我好冤呀!”桂生蹲在地上捂着脸哭了起来,他向已死去多年的母亲喊冤。

    麦叶觉得自己已经跳进黄河洗不清了,她拉起桂生,冷静地说:“桂生,我没有对不起你,你要是还不相信,我天一亮就到河谷里去跳崖,我不死在家里,好吗?”

    桂生突然站起来,抱住麦叶号啕大哭起来:“你可千万不要这么想,小慧才五岁,不能没妈。对不起!是我无能,让你受苦了!”麦叶一句话没说,夫妻俩抱头大哭,太阳在两个年轻人的哭声中升起,阳光铺满了山区里的河谷地带,也铺到了桂生家沉默的屋顶上。

    第二天,桂生家里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桂生再也没提过昨晚的事,一切归于风平浪静。桂生和麦叶一起去麦叶家里拜年,年初六桂生还提议带着女儿到县城照了一张全家福。麦叶心里一直很虚,好像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似的,她总是反复地对桂生说:“年后反正我也不去了,种几亩地,养一圈猪。房子也能翻盖。”

    本来已经说好了麦叶不再出门了,可年初七夜里,桂生父亲呼吸突然急促而混乱,好几次气都喘不上来了。桂生和麦叶连夜借拖拉机将父亲送到县医院抢救,医生说老人瘫痪后风湿侵犯心肺,导致呼吸障碍,人是抢救过来了,可医疗费花掉了六千多,家里钱花光了,还借了两千多块钱。

    桂生对麦叶说:“家里这个样子,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一进医院,钱就是纸了。你还得出去打工,家里我来照顾。”

    麦叶说:“我说过了,我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桂生见麦叶手抚摸着颈脖处的伤口,软下口气:“算我求你了,好不好!”

    麦叶本想说,出门打工我可担当不起偷人养汉的罪名,但桂生自初三那天晚上酒喝多了发飙以后,一个字也没提过,也许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激和荒谬了,麦叶要是再提出来无疑是把好了的伤疤又用刀子捅破。所以,麦叶就没说了。

    年初十,麦叶还是和麦穗一道出门的。麦穗见麦叶颈部有伤,就问麦叶:“你们两口子是不是太疯了?在床上做好事还把颈脖子抓伤。”

    麦叶不说话,目光死死地咬住麦穗,麦穗发觉麦叶的目光像刀子,她无中生有地搓着自己空虚的双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

    16

    下浦村的海风依旧,扑面而来的不是风,而是盐霜和湿漉漉的水气。

    麦叶的房子已经退掉了,麦穗要麦叶临时跟她一起住几天,麦叶没答应,她一下车就去村巷里找中介,不到半个小时,就租下了距离老耿出租屋只隔一条巷子的一间平房,是原先一间牛栏改造的,房子大些,还有一个脸盆大的窗子,只是每月房租比原先多了十块钱。麦穗是陪着麦叶一起去找房子的,见租下的房子离老耿很近,麦穗什么话也没说,分手的时候,只是说:“你要是愿意的话,今年下了班后,我们在村巷里摆地摊,听说最多一晚上能挣五六十呢。”麦叶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她只是说:“我被桂生打伤了,不想出门。”麦穗惊得脸色刷白,她自言自语了一句:“怎么会呢?”

    上班的日子按部就班,上班的时间如同死亡的时间,尤其是在生产线上,每天只重复一个动作,插件或连线,下班后,手指和内心一起麻木不仁,装配线上干上几年,不是变成傻子,就是变成疯子,这话是老耿说的,可上班第一天,麦叶却没看到老耿。

    大年初一,麦叶收到了好几个生产线上姐妹发来的拜年短信,但老耿没发一个字过来,好几次手机短信提醒声一响,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但老耿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然,她也不会给老耿发短信的。他们已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了,所以她很快就说服了自己的内心。初三晚上桂生发飙要看手机,麦叶当时很庆幸老耿过年没信息过来,可国庆节相约吃饭的信息没删,而那几条信息比拜年信息更加可怕。

    没见着老耿,麦叶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她觉得也许老耿摩托车被没收后,回老家过年去了,可他哪有钱做路费呢?大半年都是过着倒霉的日子。桂生下手太重,麦叶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冤,可老耿比自己更冤。这样一想,她就觉得应该见一下老耿,巷子早已空了。深夜,麦叶终于给老耿拨了电话,电话里的回复是: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此后一连三四天,老耿还是没见到。其实,麦穗早已知道了真相,但她没告诉麦叶,麦叶也没去问她,姐妹俩年后在厂里几乎已没有什么来往了。上班后的第五天,麦叶终于忍不住在午饭后休息的半个小时里,跑去找到了库房主管,库房主管正眯着眼晒太阳。当麦叶问起老耿时,库房主管连眼睛都懒得睁开,声音很冷漠地告诉麦叶:“老耿年前就辞职了,听说到舟山那边的一个岛上打鱼去了。”麦叶问:“老耿为什么辞职?”库房主管睁开眼,盯住麦叶:“我哪知道?这个人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除了你们女人喜欢,你可知道他在这里惹了多少事?”

    此后的日子里,麦叶再也没向人打听过老耿,她也想把这个男人从自己的记忆里抹去,可那个仗义行侠、敢作敢当的男人像是病毒一样,时常在她的头脑里和梦里出现,而且总是对她说,“有什么需要的,直接给我打电话”,可电话已打不通了。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春天来临,枯树发芽,阳光和空气越来越暖和了,麦叶在阳光的温暖下。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今年厂里订单似乎更少了,下班提前到了下午四点。四点过后,麦叶去镇上医院当晚班护工,每天为病人端屎端尿到夜里十一点,一晚上的报酬是四十块钱,还提供一顿免费晚饭。每次走过老耿被抢救住过的病房时,她好像都能看到老耿头上缠着绷带,张着嘴,等待着麦叶给他喂水,老耿干裂的嘴唇和受伤的表情是那么可怜。

    麦叶跟桂生没有什么联系,桂生不给麦叶打电话,麦叶也不给他打电话,她只是不停地往家里寄钱,每月工资加上打零工的钱分两次寄回家。

    三月上旬的时候,两个警察在车间里将麦叶叫了出来,他们神情严峻地对麦叶说:“老耿死了,案件与你有关,你必须配合调查!”

    老耿在舟山群岛打鱼,那天凌晨上岸送鱼到交易批发市场,他在出市场的街口被一辆急速而过的摩托车撞倒了,还没送到医院,人就死了。

    麦叶愣在那里,像是听天书一样茫然,而给她致命一击的消息是,撞死老耿的人是麦叶的丈夫桂生。

    后来麦叶是从警方那里了解到事情全部真相的。

    麦叶在外打工偷人的消息实际上从年初三那天晚上起就在村里传开了,经过春节假期的全面发酵,全乡都知道了,这成了春节期间全乡酒桌上的另一道“下酒菜”。桂生本来不打算深究麦叶,可桂生的父亲在听到一个上门探视的远房亲戚说了这事后,当场就晕了过去。老人受不了这有辱门风的事,抢救过来后,从此就不再说话;半个月后,撒手人寰。桂生知道父亲是被麦叶气死的,所以,老人下葬桂生都没通知麦叶回来奔丧。也就是说,直到案发,麦叶都不知道公公已经去世了。

    桂生曾经打过老耿的电话,停机了。但麦叶交代过老耿的老家是离这里六百多公里外牧牛山里的桃溪乡。桂生埋了父亲,日夜兼程赶到老耿老家,弄到了老耿现在的打工地点、电话号码和打鱼的照片。桂生说他是以前老耿的打工同事,分开后一直很想他。老耿老婆见来人这么有情有义就很感动,不但给齐了老耿各种信息,中午还留桂生吃了顿午饭,饭桌上还特地上了一盘咸肉炒鸡蛋。

    桂生潜伏到舟山渔场一个星期后,摸清了老耿的行踪。为了不留下把柄,他在一个管理不善的住宅小区偷了一辆摩托车,并于一个暗无天日的凌晨将老耿撞死。老耿死的时候,他从渔船上送上岸的鱼基本上都还活着。

    在天网工程的笼罩下,桂生很快就在监控的揭发下以故意杀人罪被逮捕了。

    麦叶辞职回到了老家,家里已经全空了,只剩下麦叶和小慧孤儿寡母。桂生的案子很快就要起诉,麦叶请了律师,律师说应该是死刑,我们争取判个死缓,毕竟那个老耿也有过错。麦叶异常固执地告诉律师:“老耿没有错!”

    麦叶去看守所想见一下桂生,桂生收下了麦叶带来的衣服和鞋袜,但不愿见麦叶。麦叶回到村里,村里没一个人理睬她,他们见到麦叶都绕着走。麦叶知道,在这个村子里,她已经待不下去了。

    麦叶从家里找到了捆麦子的绳子,准备上吊,一死了之,简单而实惠。可绳子扣到屋梁上后,小慧抱着麦叶的腿说:“妈妈,我怕!”麦叶觉得自己走了后,女儿怎么办呢?于是她对女儿说:“我们在屋梁上用绳子扣上,做一个秋千,好不好?”小慧喜笑颜开地说:“好!”麦叶搂着女儿,泪水夺眶而出,但她不能哭出声来。

    河谷地带的麦子正在拔节,绿色的麦野沿着河谷两岸密不透风地向前铺陈。麦叶搀着小慧的手,走在麦地的空隙里,她们正在离开这座村庄,她们的头顶上是成群结队的燕子在阳光下飞舞,这是燕子的季节。

    清明节那天早晨,六百里外的牧牛山桃溪村村口,麦叶牵着小慧的手,问一个牧牛归来的汉子:“请问,老耿的坟在哪里?”

    清明一个月后,桂生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麦叶应麦苗邀请,带着小慧到麦苗的网店打工去了。又一年后,麦穗突然辞职,到普陀山出家了,至于原因是什么,谁也不清楚。

    2016年3月30日完稿于老家乡下兵马庄

    2016年5月15日改于上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