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卷 前有黄袍加身,后有壮烈投海--封建文明巅峰两宋(1)(第 3/4 页)

    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时而又见赵匡胤手持玉斧砍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

    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赵匡胤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

    两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便告辞出来,赵匡胤解衣就寝。

    然而,到了凌晨,身体一向非常健康的赵匡胤就驾崩了。

    得知赵匡胤去世,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赵德芳入宫主持大事。

    然而,王继恩却去请赵光义,而赵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自己府门外等候。

    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

    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

    皇后一见赵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着说:“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

    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赵光义,就是承认赵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假装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

    于是,赵光义便登基为帝,是为太宗。

    赵匡胤之死,蹊跷离奇,“斧声烛影”成为了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杨令公和宋太宗是怎么结缘的?

    公元979年春天,赵光义向北汉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他任命潘美为北路招讨使,带领崔彦进、李汉琼等人四路进兵,攻打太原;命令邢州(今河北邢台)判官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阻截辽军援军。

    北汉主刘继元得知宋军大举来犯,果然向与之“素有渊源”的辽朝搬兵求救。

    辽朝国主知道大宋如若灭了北汉,必定会再犯大辽。

    唇亡齿寒,便积极派兵援助北汉。

    由辽太宗四子耶律敌烈协同大将耶律沙率军前往。

    赵光义得知辽军来了,就派郭进领兵阻拦,两军相会于白马岭(在今山西)。

    耶律敌烈不听耶律沙的劝告,领兵攻打郭进的军队,结果被郭进一刀斩于马下。

    辽兵死亡很多,不得不撤退,宋军大获全胜。

    宋太宗知道辽兵被打败,就派兵攻打太原城。

    北汉皇帝刘继元得到辽兵惨败的消息,万般无奈,只好投降宋朝。

    于是,刘继元率文武百官到北城外恭恭敬敬地迎候宋朝皇帝一行,听候发落。

    不料,正当受降仪式接近尾声之时,在太原城楼上传出一声大喝:“主子投降,我不投降!誓与宋朝战个你死我活!”

    众人闻声皆向城楼望去,赵光义也不禁抬头相望。

    只见太原城楼上有一员金盔银甲的大将,威风凛凛、煞是雄武。

    旁边知情人立即告诉赵光义,此人便是刘继业。

    刘继业本姓杨,只因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屡立战功,被北汉主刘崇赐姓为刘。

    他现任北汉建雄节度使,名震南北。

    赵光义对他早有耳闻,爱才心起,便派朝中德高望重之人进城对其好言相劝,特别指出为保全城中百姓不要再战了。

    刘继业是忠义之士,这才大哭一场,开门放宋军进城。

    赵光义见招降了刘继业这员大将,万分高兴,当即封其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同时厚厚赏赐。

    从此,刘继业恢复原姓为杨,他就是世人传颂、颇具传奇色彩的杨令公。

    至此,北汉灭亡了。

    宋代是谁小小年纪就能“三步成诗”?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人,以生活奢靡著称于时。

    宋朝政治家、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宋真宗时任宰相。

    寇准从小天资聪慧,人皆称为“神童”。

    一天,其父大宴宾客,饮至正酣时,有一客人提议道:“闻令郎善诗,请即席吟一首,如何?”

    主人乘着酒兴答道:“好吧,让孩儿作诗助兴,也好当面向诸位请教。”

    于是命家人唤出小寇准,让他对客吟诗。

    其时,寇准只有7岁,他若无其事地笑着说道:“请出题。”

    客人说:“我们这儿离西岳华山不远,就以华山为题,作一首《咏华山》吧。”

    寇准在客前踱步思索,一步、两步,刚迈出第三步,高兴地说:“有了!”

    一首五言绝句便随口而出,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举座闻之,交口称赞:“三步诗!三步诗!这是一首三步诗!”

    “超过史青五步,更超过曹植七步。”

    “兼且是小孩呢!”

    “还有,‘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诗中佳联,道出了西岳华山之险峻雄奇!”

    大家都为寇准的才华叹服,异口同声地对其父道:“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7岁已三步成诗的寇准,40出头就成为宰相了。

    真宗设置市舶司的目的是什么?

    宋代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各类商品交换特别活跃,对外贸易非常发达,泛海而来的外商日益增多。

    为了完善对外贸易的管理,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诏令在杭州和明州(今浙江宁波)两个沿海港口设立市舶司,使外来商客经营得到方便。

    市舶司,又叫市舶使司、提举市舶司,它的管理官员有市舶使、市舶判官等。

    掌管的主要事务有:收购海外运来的货物,用来专卖或上缴;接待各国贡使,招待外商,并对外国商人的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管理本国商船及海外贸易征税;等等。

    设置市舶司的港口一般选择在近海受潮汐影响小而又能通航的河口,为后来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杭州港和明州港是宋朝针对朝鲜、日本等国贸易的主要港口,后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北宋政府经常在沿海口岸设置新的市舶司,到北宋末年已经增至6个。

    澶渊之盟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战争,迫使宋朝求和。

    出兵之前,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又指挥了传统的“射鬼箭”仪式,然后命令大军向南进发。

    辽军攻势迅猛,宋军难以抵挡,辽兵所向无敌,连续攻下唐州、瀛州、祁州,然后向澶州(在今河南濮阳西南)进兵。

    寇准向宋真宗赵恒建议,应当派兵先守住天雄(今河北大名),牵制敌人,不让辽军深入至黄河岸边,并建议让主张迁都的王钦若带兵驻守天雄。

    赵恒同意,命王钦若去要地天雄,王钦若吓得魂飞魄散,但又不敢抗旨,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

    萧太后在逼近澶州途中,得到王继忠转达宋朝的求和之意,当即表示同意讲和;但命令辽军继续进兵,以增加和谈的份量。

    不久,辽军占据澶渊。

    赵恒听说这个消息,忙派大臣曹利用到辽营议和,同时下诏宣告天下:他要御驾亲征。

    就在宋朝使臣曹利用来到辽营之际,萧太后得报:大将萧挞凛中箭身亡!萧太后大惊,但很快镇定了情绪,与宋朝使臣谈判。

    曹利用与萧太后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理:一个说辽军不该占据宋朝国土;一个说这些地方石敬瑭已送给辽朝……萧太后说:“如此看来,只有开战解决了?”

    曹利用忙说:“臣此来之目的为和不为战。

    如太后同意议和,财帛多少可以商量。”

    萧太后让曹利用先下去休息,她同皇帝沟通一下意见。

    耶律隆绪问:“母后,我们求关南之地,大概宋朝不会答应。

    如果肯进贡财帛,可订和议吗?”

    萧太后说:“这次南伐,就是要迫使宋朝订盟,使边界两朝人民过安定的生活。

    我也料到他们不会轻易让出关南数州。

    倘若为了争夺这几个州城,战争何时才会平息?

    再说,萧挞凛又阵亡了……”萧太后说到这儿,伤心落泪。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主角姜栀商池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是心跳说谎 女配没有求生欲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看鸟吗哥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逞骄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日夜妄想 燕云赵婉莹穿越小说 嘘,国王在冬眠 你老婆掉了 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