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前有黄袍加身,后有壮烈投海--封建文明巅峰两宋(1)(第 2/4 页)
赵普的妻子忙向赵匡胤行礼,然后拨红炭火,在炉上炖上肉,又拿出酒来招待赵匡胤。
她知道赵匡胤喜欢边喝酒边说话,因此,赵匡胤一来,就按照惯例张罗起来,然后打声招呼,就先去睡了。
君臣二人围着火炉喝酒,赵匡胤一杯酒下肚,说:“当皇帝以来,我是一天好觉也没睡过啊!一榻之外,都是别人家的天下,叫我怎么能安心睡觉呢?”
赵普轻声问:“皇上是想统一天下吧?
目前倒确实是个好时机,但不知陛下想从哪里入手呢?”
赵匡胤微微一笑,故意说:“我想出兵太原,先打北汉。”
赵普沉默许久才说:“这一安排臣下不能赞同。”
接着,赵普继续说:“太原一城挡西北两面,如果我们攻下了太原,这两边的防御就要靠我们独自担当了。
我们就会受到辽朝的直接威胁。
不如先拿下南方各国,回过头再取北汉。
到时,我们的力量增大了,小小的北汉,这么弹丸似的一块地方,还怕它跑了不成?”
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哈哈大笑,说:“我们想到一起去了,我的意思也是先南后北!你这样一说,我就更拿定主意了!”
赵普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不止。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雪夜定策”。
宋太祖是怎样扫平南方的?
公元962年,赵匡胤分派众将驻守北边和西北各州,以防御辽朝和北汉。
西北既无后顾之忧,专力向南方进取,逐个地消灭了各割据国。
公元963年,赵匡胤派遣慕容延钊、李处耘带兵出征湖南,当年三月即平定湖南,并一举占领荆南,从而在军事上割断了后蜀、南唐、南汉之间的联系。
公元964年,赵匡胤遣兵5万伐蜀,前后仅用几十天,后蜀孟昶上表请降。
后蜀政权灭亡以后,赵匡胤又作了几年准备,于公元969年尝试北攻北汉。
由于辽军的支援,宋军包围太原没有取得大的成功。
于是,赵匡胤把兵力转向湖南南部的南汉政权,继续解决南方的割据问题。
南汉统治者刘鋹是一个凶暴而无能的角色。
公元970年,宋军在潘美带领下进攻南汉,势如破竹。
公元971年,宋军直逼南汉都城广州,刘鋹把金宝和妃嫔装载十几只大船,准备下海逃跑。
宦官们趁机抢夺财宝,统治集团内部一片混乱。
后来,刘鋹眼见逃命已不可能,一把大火将广州的宫殿府库全部焚毁,最后充当北宋的阶下囚。
刘鋹被押解到汴京,南汉政权就这样崩解了。
平定南汉后,南方只剩下三个割据势力。
其中,两浙地区的吴越国王钱镠和漳州、泉州地区的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早已听命于宋朝。
南唐后主李煜见此情形,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
公元974年,赵匡胤命曹彬、潘美发兵10万伐江南。
曹彬领军出发之前,赵匡胤嘱咐曹彬说:“两国交兵除了不可避免的伤亡之外,不准随便杀一个人。
攻城、打仗要有耐心,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投降。”
曹彬自荆南发战舰东下,连败江南兵。
公元975年,曹彬大军到秦淮,江南水陆兵10万列阵城下。
宋军涉水强渡,江南兵大败。
李煜屈服求自保不成,急调驻守上江的朱令赟入援。
朱令赟自湖口发兵15万援金陵(今南京)。
兵到皖口,宋兵夹攻,朱令赟投水死。
江南最后一支大军覆没,金陵旦夕可取。
赵匡胤下令给曹彬:宋兵入城,不得杀掠。
十一月末,曹彬在诸将发誓不对金陵进行洗劫之后,才下令攻进金陵。
李煜被迫投降。
至此,南唐亡,南方平定。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于979年率军北伐,灭北汉。
至此,基本奠定了赵宋王朝的版图。
赵匡胤亲征北汉的战况如何?
南唐灭亡以后,赵匡胤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北方。
经过一番筹备后,赵匡胤率兵亲征北汉。
宋军构筑长连城围攻太原,立砦于城四面。
宪州(今山西静乐)等以城降。
赵匡胤下令壅汾水、晋水冲灌太原。
北汉大将刘继业(入宋后更名杨继业)等出城与宋军交战,被宋军打败。
这时,辽国军队分两路出兵援救北汉,一路从石岭关入,宋军歼灭辽国援军于阳曲;辽国军队另一路从定州入,又被歼灭大败于嘉山。
同时,北汉元气大伤,岚州落入宋军手中。
后来,水入太原城中,城中乱作一片,北汉军民急塞水口。
北汉大臣郭无为筹划向宋投降,被北汉皇帝就地正法。
宋军屯兵太原城下,久攻不克,又因酷暑淫雨,兵士多有生病,赵匡胤遂班师回国,迁北汉万余户百姓于山东、河南后还回开封。
自此,北汉已名存实亡。
同年,赵匡胤病死,一代英雄统一天下的愿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天子门生”指什么人?
中榜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是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开设殿试起始的。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
唐武则天曾策问贡士于洛城殿,为殿前试士之始,但没有形成制度。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了笼络文人,于开宝六年亲试举人,得进士26人,诸科10人。
中榜者为“天子门生”,其第一名为“状元”。
自此至清末,殿试遂为常试。
宋以殿试为士人入仕的最高级考试。
举人经省试中第,须再赴殿试,才算真正登科。
殿试开考时,选派初考、复考、详定、编排、点检试卷、封弥对读、巡铺等官。
在一日内试诗、赋、论题。
公元1070年,改试时务策。
举人交卷后,试卷封弥、打号、誊录、送考官批阅定等。
殿试完毕,由皇帝主持唱名仪式,合格人按等第高下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释褐授官。
“斧声烛影”为什么是个谜?
宋太祖开宝九年十月十九(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忽然驾崩,年仅50岁。
两天后,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入宫。
赵光义入宫后,赵匡胤屏退左右,与弟弟酌酒对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