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篇 第九章 情绪与健康--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第 3/4 页)
因此,为了自己心理平衡,我们应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因情绪冲动、波动而哭泣,不必为哭泣而难为情。
4.聊天转移法
研究发现,找个人聊聊天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
闲聊可以缓解紧张、消除隔膜,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很快平静下来,能营造被劝说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劝说的顺利进行。
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闲聊了:电视上有“闲话俱乐部”,报纸上有“闲话专栏”,“闲话”书籍也在满大街地卖。
5.激励法
要走出心理失衡,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一个激励,即给自己确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付诸行动。
采用激励法时,首先目标要确立得适宜,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太高的目标会使心灵受挫折而变得垂头丧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不能给内心带来喜悦。
保持心理平衡秘诀是什么?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保持心理平衡有以下几个秘诀:
1.不要斤斤计较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俗话说“将心比心”,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2.适当让步
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3.对自己不要太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可是并不一定合适。
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抑郁寡欢,实为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4.知足常乐
有时候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荣辱不惊、淡泊名利,才能做到心理平衡。
5.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
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
6.暂离困境
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欣赏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7.对人友好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也就变得平静。
8.找人倾诉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不利于身心健康。
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9.积极娱乐
积极、适当的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知识和乐趣。
10.帮助别人做事
“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附:测试一:中国人心理健康的综合自测
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诊断,同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可以检测的。
通过对一些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回答,并进行统计处理,自测者可在相当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量表,国外已经存在许多种,但是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外国人的心理健康量表不能拿来套用在中国人身上。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根据近年来对中国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心研究,主持编制了四个“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特别适用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
对被检查者的心理健康测量,通常是由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来进行的,但这样终归不及时、不方便。
为了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够经常地自测心理状况,及早地自我发现问题,并进行早期自我心理调适,广泛利用心理健康自测量表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要注意,自我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仅可作为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参考,既不要把心理健康测量神秘化,也不要滥用心理健康量表。
下面列出王极盛教授主持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供读者自测,以初步掌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发现有较大的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
该量表有十个分量表,反应的心理症状十分丰富,自测者能够准确地判定自己的自觉症状,既适用于青少年,又适用于成年人。
1.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1)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轻度: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
(3)时有: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4)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5)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80个项目,可归类为10个因子。
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
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
(2)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灰心。
觉得学习、工作负担重与难以完成。
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
(3)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对人不适应等。
(4)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等。
(5)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
(6)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情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
(7)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
(8)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
(9)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与自己做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
(10)躯体化:包括5、19、29、36、46、60、68、75,共8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心理紧张,特别是情绪紧张产生的躯体不适或症状,例如手发抖,尿多、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2.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月收入:(请选择)(1)500元以下(2)500-750元(3)750-1000元(4)1000元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请选择)(1)8平米以下(2)8-12平米(3)12-16平米(4)16平米以上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您近10天内心理状态的一些题目。
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每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您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
每个题目后都有五个等级供您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
1-无,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择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圈;(2)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3.评分方法
(1)因子分。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包括8项。
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将8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除以因子项目数,即除8,为该分量表的因子分。
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即无为1分,偶尔为2分,时有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
每个因子的8项按此标准计分除以8,即为该因子的因子分。
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读者在自己填完心理健康量表后,10个因子均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
根据10个因子的因子分,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就可以简便、初步地判断哪些因子存在问题和症状。
初步确定心理问题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分数值:2分~2.99分为该因子轻度存在问题;3分~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度症状;4分~4.99分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如果是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自测中,如果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上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解决。
某因子分超过3分,但不超过4分,也可以通过自己心理调适,逐步得到减轻和消失。
如果自己心理调适,已经超过一个月尚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
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也可自己先心理调适。
一周后再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再测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
(2)总均分。
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测试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除用因子分数来判断外,还用总均分来总体进行评定与判断。
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是把该量表8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8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
用总均分判定心理健康的状况:2分~2.99分为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分~3.99分为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分~4.99分为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是5分是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分以上,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测试二:心理是否衰老的自我测定
国内外众多心理专家,通过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归纳总结,提出三种自测心理是否衰老的方法,你不妨试一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