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当代史 3(第 1/4 页)
第五篇 当代史 3
何谓东盟?
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1976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卡萨布兰卡非洲宪章》包括哪些内容?
1961年1月7日,加纳、几内亚、马里、阿联(今埃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领导人在卡萨布兰卡举行首脑会议上,讨论非洲各国人民维护民族主权,消灭各式各样的殖民主义问题。
会议通过了《卡萨布兰卡非洲宪章》,简称《非洲宪章》。
宪章宣布:决心促进非洲各地自由的胜利和团结一致;通过提供支援来解放仍然处于外国统治下的非洲领土,消除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加强非洲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宪章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速设立一个由一切非洲国家的代表组成的非洲协商会议,创立非洲政治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文化委员会、联合最高司令部和联络局。
非洲统一组织成立于何时?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
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
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设在哪一天?
1966年11月9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把每年3月21日定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这是为了纪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维尔惨案、反对种族歧视而确定的。
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兰士瓦省沙佩维尔镇的非洲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南非当局推行种族歧视的《通行证法》。
通行证法是南非当局颁布的几百项有关种族歧视的法令之一,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证件不全者随时会遭到逮捕。
游行群众遭到南非当局的野蛮镇压,有70多人被枪杀,240多人被打伤,造成了震惊世界的惨案。
马丁·路德·金被谁枪杀?
1968年4月3日,美国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站在孟菲斯洛兰旅馆的阳台上接受媒体记者的访问,第二天下午6点,他就在相同的位置被詹姆斯·厄尔·雷枪杀。
金遇刺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美国,成千上万的美国黑人冲上街头,这一次他们不是用口号而是用拳头发泄心中的激愤和悲痛。
面对狂暴的游行队伍,美国政府立即表示将“投入全部力量”、“尽一切可能”抓住凶手。
联邦调查局随即开始了刑事侦破。
6月8日,案件嫌疑人雷在伦敦机场候机厅被捕归案。
接受审讯的雷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慌失措,他对杀害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主动交代了自己实施刺杀行动的动机。
雷称自己是个极端种族主义者,他痛恨所有黑人和黑人运动。
他承认服务于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愿意出10万美金取金博士的性命。
“新型社会主义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1968年1月5日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上,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当选为第一书记。
这次大会的结果,导致了对新闻出版物的事先审阅制度的废止。
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行动纲领。
在这份文件中,提出了“新型社会主义模式”,内容包括:修正共产党的权力集中;恢复在大清洗中牺牲者的名誉;以联邦制为原则解决“斯洛伐克问题”;强调企业自身责任,引进市场机制,进行经济改革;言论和艺术活动自由化;在外交政策上,在强调与苏联的同盟关系的同时,也声明要通过引进科学技术强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
安第斯集团的宗旨是什么?
安第斯集团又称安第斯条约组织。
1969年5月,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5国在哥伦比亚签署《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后称《卡塔赫纳协定》,即《安第斯条约》(因安第斯山脉均通过这几个国家而得名)。
根据条约建立的组织为安第斯集团。
宗旨是组成共同市场,加强地区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平衡和协调发展,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该组织的最高机构是领导委员会,由各成员国政府的全权代表组成。
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
1973年2月13日,委内瑞拉加入。
1976年10月30日,智利退出。
1992年9月,秘鲁中止对伙伴国承担经济义务,1996年1月,秘鲁政府宣布全面加入安第斯一体化体系,承担成员国所有义务。
1995年9月5日,安第斯集团总统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建立安第斯一体化体系。
1996年3月9日,易为现名“安第斯共同体”。
何谓《西姆拉协定》?
1972年6月28日—7月2日,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在印度西姆拉举行会议,7月2日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简称《西姆拉协定》。
7月15日和25日巴国民议会和印内阁分别批准生效。
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两国结束一直在损害它们的关系的冲突和对抗;通过谈判或共同商定的其他和平手段解决它们的分歧,保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尊重彼此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主权;两国政府将采取在它们权力范围内的一切步骤来防止进行针对对方的敌对宣传;两国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回到两国之间边界线的各自一侧,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双方尊重1971年12月17日停火而形成的控制线,任何一方不得不顾双方的分歧和法律上的解释而单方面谋求改变这条控制线。
“世界环境日”设在哪一天?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欧元的设立有何渊源?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欧共体统一市场建设的顺利进展,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终于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下一个重大目标。
1989年4月,欧共体执委会提出了“德洛尔报告”,制定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详细计划。
6月,在欧共体理事会马德里会议上,各国首脑决定于199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经济货币联盟的第一阶段。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召开会议,就欧洲联盟条约达成协议,该条约被称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7日,各国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条约确定了经济货币联盟的结构和时间表,最终目标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用欧洲货币埃居代替各国货币。
马约规定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实际上在马约签署之前的1990年7月1日就已经开始,主要内容是与统一市场建设工作保持一致,加强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合作,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所有成员国都纳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并实施相同的波动幅度。
欧洲联盟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
1994年1月1日,欧盟开始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的第二阶段:建立欧洲货币局,为向欧洲中央银行过渡和实现统一货币准备条件,制定所需的规章和程序;逐步缩小汇率波动幅度,促进埃居的使用并扩大其功能;建立经济政策的协调和监督机制,敦促成员国实现经济趋同。
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按期进入第三阶段,参加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被锁定,统一货币欧元以与埃居相等的价值正式启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作为整个欧元区的中央银行开始运作,即负责欧元运营的监管和统一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
但在2001年12月31日以前的过渡期内,欧元只是账面货币,不发行纸币和硬币,私人和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欧元或者各国货币的账户,而政府发行的新公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必须使用欧元。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流通,同时各国货币仍然可以使用;3月1日,各国纸币和硬币停止流通,欧元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
韩国史上哪位总统享受国葬待遇?
朴正熙,韩国第5至第9任总统,由1961年上任至1979年,执政长达18年。
这期间,韩国缔造了“汉江奇迹”,其经济高速发展,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但到1979年,随着反对党势力的崛起,美国政府与朴正熙的矛盾激化,执政的共和党分化为两股势力,实权派人物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与总统的矛盾日渐明显。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在贴身侍卫长车智澈的陪同下,来到宫井洞中央情报部的豪华休闲餐厅用餐并休息。
金载圭、总统秘书长金桂元等作陪,几杯酒下肚后,有歌舞声响起,疲惫一天的朴正熙感觉很舒服。
这时,金载圭突然满脸杀气地说话了:
“阁下您搞政治要从全局着眼呀!您带着这样的废物搞政治,能行吗?”
话音未落,他迅速从腰间拔出手枪射向车智澈,车智澈被击中手腕,趁金载圭向朴正熙开枪之际,冲进厕所躲避。
金载圭开第二枪击中朴正熙胸膛,鲜血喷涌而出。
最后,他倒在了女歌手怀里说“我没关系”,就再没醒过来。
朴正熙成为韩国史上首位死于任上并享受国葬的总统,葬礼历时9天,韩国民众失声痛哭为他送葬。
凶手金载圭在1980年5月被执行枪决。
人类首架投入实用的航天飞机叫什么?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行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第一架投入实用的航天飞机。
1981年4月12日首飞,其间曾进行过数次现代化改造。
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中规定制造5架轨道器,分别命名为:“开拓”号、“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
整个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用“开拓”号和“哥伦比亚”号进行地面试验、进场和着陆试验以及研制性飞行试验。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继续完成后3架轨道器的生产,直接投入商业性飞行。
总周期预计约需7年。
航天飞机计划完成后,每年可安排飞行60次。
自1981年4月12日到1982年7月4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成功地完成了4次研制性飞行试验。
欧洲联盟的总部设在何处?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它们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欧洲联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欧洲理事会即欧盟首脑会议,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
它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
欧盟首脑会议主要负责制订“总的政治指导原则”,其决策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
自1975年起,欧盟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必要时举行特别会议。
目前,欧盟首脑会议为每半年举行两次。
哪个亚洲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日本历来是一个喜欢与强者为伍的国度。
早在1885年,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就提出:“我日本国虽地处亚细亚东陲,但其国民精神却已摆脱亚细亚的固陋,而移向西洋的文明。”
他的言论表达了近代日本在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做出的选择,也是日本崛起过程中基本战略谋划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脱亚入欧”的观念既推动着近代日本实现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的梦想,也使日本逐渐偏离和平发展的目标,走向以邻为壑、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侵略之路。
但不管怎样,日本是第一个受到强烈的异质文明冲击而开始现代化,并大体取得成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目标的亚洲国家。
正如陈晓律先生所说,日本的崛起过程呈现出所有后现代国家的一般特征,即:变革的压力来自外部,而不是本国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变革是由精英阶层推动的,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变革当中,国家政权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的政权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特别是最后一个特征正是日本成功的关键。
德国是怎样从正义报复中崛起的?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曾经评价: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德国人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
他们曾经征服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
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思想性的哲学家、最具穿透力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
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特别是法俄1807年签订《提尔希特和约》,使德意志民族遭到进一步分裂和近乎灭亡的命运,在这紧要关头,德意志民族在民族亲和力的动员下觉醒了,掀起了民族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异族统治,争得了德意志的新生。
在两次遭受世界大战的残酷洗礼之后,德意志人民也两次接受了国家被摧毁和民族被分裂的“正义报复”,但最终又重新统一,再度崛起,并且在经历了多次炮火的考验与历史耻辱的冲刷后,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终于寻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正确道路。
这样的惊醒、蜕变和重生不仅仅需要坚强和韧性,更需要勇于解剖自己和进行反思自省的勇气。
这才是一个民族寻求自强和超越的真正能力所在。
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是谁?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
南非白人当局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
为推翻种族隔离制度,南非人民在以曼德拉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非国大在大选中获胜,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斯大林当政时的阶层状况如何?
在斯大林当政的时代,苏共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层。
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
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等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棒的工作。
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克格勃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
次一等的阶层是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
相形之下,平民阶层的生活水平处于社会的最低端。
索罗斯“一人马歇尔计划”是怎么回事?
1956年,26岁的索罗斯结束了他在伦敦一家银行的工作,揣着5000美元来到了美国的华尔街。
他先后做过套利交易员和金融分析师。
1969年,索罗斯与杰姆·罗杰斯合伙以25万美元起家创立了“双鹰基金”,专门经营证券的投资与管理。
1979年,他把“双鹰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以纪念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
海森伯发现了量子物理中的“测不准原理”,而索罗斯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就是“测不准”。
这位曾苦苦研读哲学、想当个大知识分子的商人认为在金融市场中毫无理性可言。
20世纪70年代后期,索罗斯的基金操作得十分出色。
他说:“我和基金融为一体,它因我而生,我和它生活在一起,睡在一起,它是我的情人。”
有了这样的情人,索罗斯的婚姻自然就出现了裂痕。
1978年,他与妻子分居,与孩子的关系也日趋冷淡。
80年代后期,索罗斯试图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面以讨论一项援助苏联的计划。
他将这个设想中的计划命名为“撒切尔计划”。
遗憾的是,撒切尔夫人直到下台之后才与索罗斯通过一次电话。
1989年,索罗斯又想与美国总统布什谈一谈应付苏联的新策略,虽然他要见一见戈尔巴乔夫的想法未能如愿,索罗斯还是用1亿美元建立了国际科学基金会来向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提供帮助,使3万多名科学家每人能拿到500美元的救助。
索罗斯资助欧洲的行为赢得了“一人马歇尔计划”的赞誉。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水门事件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因事发于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而得名。
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潜入水门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
随后的调察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
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
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
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
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
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