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拜访(第 3/4 页)
顾德全闻言拱了拱手回道:“我家大帅说,只要是反清的义军,我们都应该相互支持,所以我军不但与南笼义军结为了盟友,我们还与贵军的保宁部一同作战过。”
顾德全的这个回道,既堵住了王聪儿的下一个问题,也变相的告知了黎汉明的意思:可以结盟,但是若非必要,相互支持维持现状便好了。
见王聪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顾德全抿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王大帅,贵军反清的目的是什么?”
看到王聪儿被自己一句话问懵了,顾德全不由得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此时的他耳边回响起了黎汉明说的话: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口号,这些林林总总的口号尽管字词不尽相同,但大致意思相同,都是以平均主义为诉诸核心的,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格不平等。”
“平等是人与生俱来的要求与这种不平等广泛存在的矛盾,以及少数人占据大量社会财富的客观存在,使以平均财富为主要诉求的农民起义,一下子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说穿了,农民和地主是封建社会的两大矛盾主体,肯定是相辅相成,伴随始终的,不可能光有矛没有盾,也不可能只有盾没有矛。”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经常都会提出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表面看起来是体现了农民对于土地及人身关系的向往,但实质上,这些口号和纲领只是起义领袖们发动、号召、组织的工具和手段,只是空想或虚幻,根本不会具体组织实施,也无法具体实施,是注定要破产的平均主义。”
“所以说,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在本质上,只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工具,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社会秩序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循环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历史在原地打圈圈,而不是什么螺旋式上升,农民起义也不可能为华夏的进步发展提供那怕一丝一毫的动力,因为它不可能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提供新的生产力,不能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
“看看历次农民起义的后果,基本上都是赤地千里,鸡犬无踪,人口锐减,社会受到极大破坏。”
“而白莲教虽说也可也算作是农民起义,但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也没有任何目的,完完全全是为了反而反........”
原本顾德全有些不大认同黎汉明的观点,但是当他进入白莲教义军的辖地后,他所见到的沿途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他们目光中除了疯狂外,根本就看不到一丝希望。
如今再看到王聪儿的表现,这一刻的顾德全顿时明白,黎汉明说的都是对的,如今这天下正统,也只有讨虏军可担当。
.........
成都,青羊宫。
“道长留步!”黎汉明告别了青羊宫的主持王阳奇后,顿时心满意足的朝着下一个目的走去。
刘阿蛮和李大虎等人则是一脸佩服的看着黎汉明,他们没想到,一头黄铜羊,加上黎汉明口若悬河的一番劝导,竟然把青羊宫炼丹堂的道士都给拐走了。
对于刘阿蛮等人的反应,黎汉明也看到了,他只是撇了撇嘴没有说话,这些道士留在道观里炼制那些重金属药丸也是浪费,还不如把他们拐走稍加引导,或许还能整几个化学家出来呢。
“大帅,接下来我们去哪儿?”佩服了好半天后刘阿蛮也终于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口问道。
黎汉明闻言想也不想的回了一句:“邛州,道教圣地,鹤鸣山!”
相传曾经有位隐士在鹤鸣山每天与鹤为伴,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人们时闻鹤鸣,因此把这里取名为:鹤鸣山。
鹤鸣山不仅风景优美,空气清晰,更是东汉时期道教祖师张天陵在此创立道教的地方,也是我们国内真正意义上最正宗的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