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拜访(第 4/4 页)

    整座鹤鸣山风景秀丽,山势陡峭,从山脚到山顶足足有上千阶台阶,一步一脚印的踩上台阶直达山顶,不仅是考验登山人的体力,更是磨练人的心智,更是符合道家文化中所提倡的心平气和的境界。

    来到鹤鸣山,黎汉明用差不多同样的一番说辞拐走了一些炼丹堂的道士后,便马不停蹄地的北上朝朝此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赶去。

    看着前进的方向,刘阿蛮佯装掐指一算,道:“大帅,属下一猜,下一站咱们应该就是青城山了吧。”

    “就你聪明。”黎汉明见状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说道:“那里猜猜本大帅会去青城山哪些地方?”

    听到黎汉明这么问,刘阿蛮顿时心中一动,笑了笑回道:“大帅这么问了,除了道观,想必一定会去佛道之争中另一方寺庙去看看了。”

    “哈哈,不错不错,有进步。”黎汉明闻言不由得夸赞了刘阿蛮一句。

    黎汉明此行除了招募道士外,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去看看当初青城山佛道之争的地方。

    我们每当提到和尚,往往想到的都是其口头禅“阿弥陀佛,慈悲为怀”,相对的道士则是“大仁大慈寻声赴感的太乙天尊”,二者虽然用词偏重不一样,但都寓意着劝人向善,做人做事不好斗的主旨。

    然而在道家五大仙山之一的成都青城山上,却发生过荒唐的佛道之争,佛道两家的信徒如同街上地痞流氓,竟干起了为了地盘打架斗殴之事,丝毫不顾及自己出家人的身份。

    目前这个争斗的大致经过,被雕刻为石碑,放置在了青城山五洞天上面的天师洞。根据石碑上的内容可知,引发此次佛教之争的大背景,大致发生在武则天取李唐江山的时代。

    唐朝建立初期,道教祖师为了证明李唐取代隋朝有理有据,是毫无争议的天命所归,曾主张自己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是为李唐皇室的祖宗,而李唐皇室这边,也没有亏待道教,建国之后将道教视为国教一样尊重。

    跟汉武帝和儒家的互相反证一样,道家和李唐皇室一样达成了互相反证的关系,形成了“荣辱与共”的攻守同盟。

    即道教千方百计维护李唐统治天下的绝对合法性,李唐则在宗教事务上,确保道教处于优势地位。

    武则天的称帝,本质上是篡的李唐江山,这对于当时的道教来说是“忤逆”行为,因而反对武则天的人,背后往往都有道教人士的身影,这让武则天很难相信道教,可以再无怨无悔地为自己服务。

    于是为了制衡道教,武则天开始大肆的推崇道教在宗教事务上的对手佛教。

    于是在唐朝兴起之时修建的大量道观,被佛教人士强占改为寺庙,各大曾被道家定为仙山洞府的名山大川,也被改造为了菩萨、佛祖的道场。

    正是在如此强烈的佛取道背景下,部分佛教徒在道教徒面前露出了高人一等的姿态。远在巴蜀之地的青城山前的飞赴寺和尚,更是将这个姿态展示的淋淋尽致,过分地闯入了青城山上的常道观,并将其占为己有。

    这一占就长达二十余年,直到唐玄宗即位,停止了武则天的扬佛抑道的政策,但是青城山还是持续被佛教僧人占为据有,为了夺为道观,道教人士不断上御书到京城,最终引起唐玄宗的注意,将青城山还给道教,这一事件才得以平息。

    黎汉明倒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黎安理在成都等地推行田亩制度时遇到了一些阻力,而这些阻力便来自各地的寺庙。

    不过他显然是失望了,拜访了青城山的道观后黎汉明才知道,原来佛道之争中的飞赴寺早已在明末是便被张献忠焚毁了,其他寺庙也才重建不久,影响力不大。

    “大帅,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看着有些阴郁的黎汉明,知道他打算的刘阿蛮同样也是面色不好的问询道。

    黎汉明闻言想了想,如今四川影响最大的寺庙,除了峨眉就是成都,而峨眉那里山高水远,对田亩制度的推行阻碍有限。

    加上那里如果出了问题,处理起来也不方便,再有便是对奸商的清网行动也快开始了,所以黎汉明想了想便有了决定:“走,回成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