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杨鸿儒的教育观(第 3/4 页)
但一个话剧社团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当老师和表演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的。每一堂讲课都是一场小型演出,只不过观众永远都是那些人罢了……
而且别忘了这是哪里!
帝都啊!
帝都的文化产业要远远领先于全国的其他地方。只要孩子们想学,就一定能学到东西。这绝对是实话!
以附中的名义邀请一些表演老师给学生们上社团课也不是不可能的。在帝都,学校的排面也是不低的。你永远不知道一所百年老校到底培养出过多少杰出人士,附中恰恰是百年老学校当中的一所。
杨鸿儒挺看好话剧社的前景的,在这一个人均戏精的年代,他也想写两个本子演一演。
看看人家曹宇,一部雷雨就能奠定他在华夏文学史上的地位。
杨鸿儒虽然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但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杨鸿儒的身上绝对看不到其他富二代的各种坏习惯。他的各项兴趣爱好都比较积极健康正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胖子总喜欢往他身边凑合的原因。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
更何况杨鸿儒现在是一个想穿越就能穿越的男人。
心情不好了?穿个越吧!
心情挺好的?穿个越吧!
心情挺一般?穿个越吧!
有胖子给他写教案和听课记录,杨鸿儒的空闲时间简直可以堆成山。
?批阅作业?批什么作业?课代表是用来摆在那里当看板娘的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