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章 磨砺心智,走向成熟(第 3/4 页)

    结果呢?

    有几个人对耶稣表示了感谢呢?

    我们不必太失望,因为还是有一个人的。

    也许耶稣是有些不甘心吧,就问自己的门徒:“另外的那九个人呢?”

    门徒们回答说,他们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

    耶稣的待遇尚且如此,那么我们普通人又凭什么指望得到比耶稣更多的感激呢?

    你还不认为是自己错了吗?

    也许你会说,你只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感激之情而已,哪怕只是口头上、表面上或者是精神上的,并不要求他们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那么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指望他们在涉及实质性的东西——比方金钱——的事情上感激你,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有人送给你100万美元,你会感激他吗?

    我告诉你,不一定。

    安德鲁·卡耐基就遇到过这种事情。

    在他生前,他鼎力资助过一位亲戚。

    可是,当他死了以后,这位亲戚却在咒骂他,这件事一定会让他感到震惊。

    知道这位亲戚为什么咒骂他吗?

    因为在他留下的三亿美元财产里,这位亲戚只继承了区区100万美元。

    有一位名叫查尔斯·舒瓦格的人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位银行出纳员挪用了银行的钱投资股票,结果血本无归,在他的帮助下,出纳员补足了银行的钱,没有遭到起诉。

    后来,出纳员对舒瓦格表示感激了吗?

    还好,他感谢了舒瓦格,但只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表示感激,后来反而处处跟舒瓦格作对。

    也许你会说,指望一个与自己没有亲密关系的人的感激,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家庭成员之间就一定会互相感激吗?

    好吧,让我来举一个例子吧,看看是不是果真如你所说。

    我在芝加哥有一位朋友,他是最最普通的一名工人,在一家纸盒厂工作,每周拿40美元的工资。

    后来,他和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结婚了,在寡妇的劝说下,他借钱供养那两个孩子上大学。

    之后,为了还债,他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样的生活过了四年,在这四年里,他没有抱怨过一句,别人也没有对他表示过感激。

    为什么呢?

    在他的寡妇妻子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在那两个孩子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总之,这三个人谁都不觉得有什么可亏欠的。

    按理说,抱怨孩子没有感激之情的父母大有人在,自古以来,人们也认为孩子应该对父母有感激之心。

    但问题存在于,如果父母不这样教育孩子,孩子怎么会知道要感激父母呢?

    有一个比喻说,忘记感激就像杂草,是天然长出来的,而感激之情就像花朵,需要人为的栽种。

    如果孩子不知感恩,应该受到责备的也有可能是父母,因为父母并没有教会他们这些。

    就像那位寡妇母亲一样,她自己都尚且不知道感激丈夫的付出,又怎么能教育她的两个孩子有感激之情呢?

    她不教育,这两个孩子从哪儿学会感激呢?

    我的一位姨妈一直独自生活,她的五个孩子都希望能将她接到家里一起生活,这是出于孩子们的感激之情吗?

    可以说是这样,但又不完全是这样,除了感激之情,他们对母亲还有真正的爱。

    在他们看来,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母爱的关怀之下,现在他们回报给母亲同样的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我需要最后提醒一遍,作为父母,如果希望能得到孩子的感激,自己就要先感激别人。

    也许,对于接受帮助的人而言,忘记感激是他们的天性。

    同样,如果给予别人帮助的人指望得到感激,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有一位住在纽约的老妇人,总是不厌其烦地抱怨她有多么孤独,因为她的亲戚们都不愿意来看望她。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有人登门拜访她,她会花好几个小时说同一个问题,说在她的侄子年幼的时候,她很照顾他们,还资助他们上大学,直到她要结婚了,他们才离开她。

    而现在,她的侄子们虽然也会回来看望她,但那不是因为感情,只是因为面子罢了。

    其实,侄子们不来看她,也是因为听够了她的唠叨。

    但这位老妇人实在是太希望侄子们能来看望她了。

    但她发现,除了心脏病发作,她已经没有办法把他们叫回来了。

    你会认为她的心脏病发作是装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医生说,由于情绪不好,导致她的心脏极其敏感。

    也许在这位老妇人看来,她需要的是来自亲戚们的关爱,但在我看来,她需要的实际上是别人对她的感激,但遗憾的是,她可能不会得到这些了。

    在这个世界上,像她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恰恰忘记了一点:得到某个东西的唯一方式不是索取,而是不计回报的付出。

    不计回报的付出反而是获得某个东西的方法?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太不切合实际了,其实它真的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

    关于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有时候需要借债度日的地步。

    尽管穷成这样,但我的父母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每年都会省出一些钱捐给孤儿院。

    在我长大离开家以后,每到圣诞节,都会给他们寄一张支票,他们用这笔钱买了生活必需品,送给有孩子的贫苦人家。

    他们没有拜访过那家孤儿院,也没有拜访过那些贫苦家庭,除了有人写信给他们之外,应该没有人感谢过他们,但他们觉得很满足,因为那些孩子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完美的人善于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

    我相信我的父母就是亚里士多德赞扬的那种人,施与别人而不求回报,追求付出的快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如果我们整天抱怨别人不懂得知恩图报,没有感激你的付出,这其实是我们的错误,我们违背了人性。

    因此,不要再指望得到别人的感激了,如果能够得到感激,我们可以欣喜,如果得不到,也不至于难过。

    如果我们要寻找快乐,就要明白,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付出而不图回报也是一种快乐。

    6.学会放下,报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报复仇人会更深地伤害自己,因而我们不妨就宽容他、原谅他。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去黄石公园游玩。

    我和其他游客一起坐在茂密的森林里,等待“森林杀手”灰熊的驾临。

    骑在马上的公园管理员告诉我们,在美国西部,除了美洲野牛和阿拉斯加熊之外,灰熊几乎是所向披靡的一员“猛将”。

    灰熊出现了,它走到从公园旅馆里扔出来的垃圾那里寻找食物。

    我发现有另外一只动物跟在它的身后不远处,而且灰熊似乎对它很容忍,允许它和自己一起寻找食物。

    这只动物是鼬鼠,经不起一熊掌的打击。

    但问题是,灰熊为什么不一掌拍死它呢?

    原因是不划算,得不偿失。

    在对待鼬鼠的态度上,我和灰熊意见一致。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场里,曾经在篱笆附近抓到过一只臭鼬。

    后来,我又在纽约的大街上见过几次长着两条腿的臭鼬。

    这些经历告诉我,实在没有必要碰到它们。

    据此,我得出如下启示:当我们用仇恨的心理看待我们的仇敌时,就是付出了比他们更大的代价来制服我们自己。

    在这种时候,他们可以趁机打败我们,我们的睡眠、饮食、健康和快乐都被他们控制住了。

    这真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些,一定高兴极了。

    我要说的是,即使是对待仇敌,仇恨的情绪也没有实际用处,不仅伤害不到对方,反而会扰乱我们自己的生活。

    下面我将引用一段话,请你们猜一猜这话是谁说的。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受到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的伤害,那么你能做的只能是将他从你的朋友簿上除名,和他断交。

    除此之外,千万不要考虑去报复他,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念头,对你自己的伤害将远远超过对他的伤害。

    你猜到了吗?

    也许你会认为这段话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说的,如果这么猜,你就错了。

    这段话是警察说的,他们将它写在纽约警察局的布告板上。

    同样的话莎士比亚也说过,他说“仇恨的火焰会烧伤你自己”。

    也许你很奇怪,报复仇敌这么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呢?

    一定能,而且还会伤害很多方面。

    根据《生活》杂志的观点,报复心理会损伤人们的健康状况,因为“长期处在愤恨状态,会导致慢性高血压,引发心脏方面的疾病”。

    关于“报复会伤及健康”的话题,耶稣也说起过。

    他曾经告诫他的信徒说“要喜欢你的仇敌”,还说“原谅他们77次”,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患上心脏病、胃溃疡、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被证实得了极为严重的心脏病,医生郑重告诫他,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生气发火,因为心脏在最衰弱的时候,一旦出现愤怒情绪就可能丢掉性命。

    这是真的吗?

    记得几年前,华盛顿的一位饭店老板就是因此断送掉性命的。

    这种情况一般都由心脏衰竭引起。

    报复心理还会伤及人们的容貌。

    我曾经见过一些人的面容因为愤恨而走形或布满皱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好的整形医生也无能为你挽回“颜面”了。

    因此,对待仇敌的宽容之心就成了保护容貌的良方了。

    此外,报复心理还会影响人们的事业。

    关于这一点,我正好可以举个例子。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封信,是瑞典的乔治·洛纳写来的。

    几年前,他一直在维也纳律师界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到了祖国。

    当时,他身无分文,也没有工作,因此很想尽快找到一份工作。

    由于他精通多国语言,因此希望在国际贸易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他投了许多求职信,但由于正处于战争期间,大部分公司都没有招聘的计划。

    只有一家公司给他回了封主题不是拒绝的信,当然也不是录用他的信,而是指责他的错误的信。

    这封信说:

    你对国际贸易类公司的理解完全不对,这让我认为你是一个愚蠢之极且自以为是的人。

    我们公司根本就不需要你应聘的那个职位,即使我们需要这样的职位,我们也不会雇用你这样的人,因为身为瑞典人,你连瑞典文字都写不流利,而且在语法上还错误百出。

    看到这封信以后,洛纳被气得暴跳如雷。

    他在心里说,就他还说我写不好瑞典文字,就他还说我的信错误百出,看看他的回信吧,才是真正的错误百出呢!想到这里,洛纳飞快地写了一封回信,将那个人也臭骂了一顿。

    当他写完信以后,冷静了下来,想到:“我怎么能证明他出了错呢?

    虽然我懂瑞典文,但它毕竟不是我的母语,也许我是真的犯了错,我自己还不知道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了。

    虽然他的本意不是帮我,但他的确是帮了我大忙。

    尽管他的信写得极不客气,但毕竟帮了我,我应该感谢他。”

    于是,洛纳撕掉了刚刚写好的回信,又另外写了一封:

    既然贵公司根本不需要雇用那个职位的员工,你还给我回信,对我真是太好了。

    真是抱歉,由于我对贵公司了解不够,才致使理解出现了偏差。

    我之所以再次给你写信,是因为我从别处打听得知,贵公司是国际贸易方面的领导者,想向你表达我的崇敬之情。

    我知道在上封信里我犯了语法错误,对此我深感惭愧。

    我会加倍努力学习瑞典文字,力求再不犯错。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几天之后,那家公司再次给洛纳回信了,信中邀请洛纳拜访他们。

    洛纳按照约定去了那家公司,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工作。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洛纳将那封报复的信寄出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正因为他用宽容之心克制了报复之心,才换来了对方的善意。

    既然报复仇敌会伤害我们这么多方面,我们还有必要报复他们吗?

    就算我们做不到耶稣劝道的“喜欢你的仇敌”,就算我们不能原谅他们,可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容貌,我们也要放弃报复。

    古人常说,不能生气的人是傻瓜,不去生气的人才是智者。

    曾经担任过纽约市长的威廉·盖伦在遭到险些让他丧命的刺杀之后,还说:“在每天睡觉之前,我都要原谅所有的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任何人都不应该仇恨别人。”

    他能生气,也应该生气,但他不去生气,这样的人才是智者。

    我曾经向担任过伍德罗·威尔逊、沃伦·哈丁、约翰·卡尔文·柯立芝、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利·杜鲁门六位总统的顾问的巴洛克请教,他遭到政敌的攻击时,是否想到过报复,他回答说:“没有人能让我这么做。”

    也许,巴洛克说得很有道理,除非我们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人能够让我们产生报复心理。

    千百年来,能够宽容地对待仇敌的人总是能够得到人们的敬仰。

    在加拿大一个国家公园里,有一座用于纪念英国护士艾迪斯·卡维尔的山峰。

    在战争期间,这位护士收容并护理了一些法军和英军的伤员,后来因此获罪,被押赴刑场。

    在临刑前的那天早上,一位英国牧师前去探望她,她说道:“我不会怀恨或者抱怨任何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密西西比州流传着一个消息,说德国人正在鼓动美国黑人叛变政府。

    当时,一些白人声称听到一位黑人教师兼传教士在教堂里呼喊“黑人们,为了生存和自由,拿起武器战斗吧”这样的话,人们据此认定这位名叫琼斯的黑人是德国人的内奸,把他押到了刑场,要处以绞刑。

    在刑场上,人们呼喊着让琼斯开口说话。

    于是,站在绞刑台上的琼斯发表了一通演讲。

    他谈了他的人生理想,谈了他的受人欢迎的音乐天赋,谈了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

    他提到,为了在密西西比州一处偏僻的地方办学校,他变卖了自己的手表,而且也得到了一些白人的帮助。

    人们听了琼斯的这些真诚感人的心里话之后,逐渐平静了下来,有些人甚至开始相信他不是德国人的内应,认为他不该死。

    最后,在一位老人的感召下,人们释放了琼斯,甚至还为他捐款,帮助他创办学校。

    后来,有人问琼斯,是否痛恨那些企图处死他的白人,琼斯回答说:“在刑场上时,我正忙着诉说比自己的遭遇更重要的事情,没有顾上怨恨任何人。

    我没有时间悔过,也没有时间痛恨谁,我认为我能原谅他们。”

    如果我们像仇敌一样,拥有和他们一样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那么,我们跟他们的人生也就完全一样了,也可能会和他们做一样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我们还会痛恨我们自己吗?

    还会报复我们自己吗?

    所以,我们应该用印第安人的话来祈求上帝的恩赐:“在我穿上仇人的皮靴走了两个星期以后,请你保佑我不要像仇人那样仇视自己。”

    因此,我们不应该痛恨我们的仇敌,反而应该怜悯他们;我们不应该报复他们,反而应该原谅他们。

    7.吵闹毁了你的幸福

    永无休止的吵闹就像魔鬼的诅咒,会毁掉幸福的家庭生活。

    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娶了当时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尤金妮·德伯为妻。

    这桩婚事甚至遭到拿破仑三世的顾问团的质疑,顾问团成员认为,尤金妮·德伯虽然出生于贵族之家,但也只是西班牙的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伯爵家族而已。

    但拿破仑三世不这样认为,他已经被尤金妮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他说:“我了解她,她是一位值得我敬重的女人。”

    尽管拿破仑三世和尤金妮的结合拥有人们所认为的一切幸福的条件——健康、美貌、财富、地位、感情和信仰——但他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却从来都没有发出过耀眼的光亮。

    更令人遗憾的是,没过多久,他们的爱情之火就熄灭了,逐渐化为一片灰烬。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尤金妮永无休止的吵闹。

    拿破仑三世可以让尤金妮成为皇后,可以倾尽全国的力量讨好她,甚至可以为了她献出皇帝的尊严,但不论他做什么,都无法让尤金妮闭嘴安静一点。

    尤金妮不允许拿破仑三世有任何隐瞒她的地方,只是因为她多疑和嫉妒的性格。

    为此,她甚至敢于在他处理国事时,闯入他的办公室扰乱他和国家要员们的会议。

    此外,还不允许他独自思考或者散步,因为她害怕他和别的女人来往。

    嫉妒心发作时,她会闯入他的书房或办公室,对着他或是哭泣,或是谩骂,总之,就是永无休止的吵闹。

    拿破仑三世真是可怜,贵为一国皇帝,拥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找不到一个能安静一会儿的地方。

    那么,他有什么对策呢?

    翻阅莱茵哈德的经典著作《一个帝国的悲喜剧》,我们可以看到拿破仑三世的可怜:

    以后,拿破仑三世常常在夜里乔装打扮之后,带着亲随人员从皇宫的侧门溜出宫去,前去寻找那些等待着他的品性温柔的女人们。

    有时他也会在巴黎的夜色中走走,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呼吸一下自由而且安静的空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