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章 磨砺心智,走向成熟(第 4/4 页)

    可以肯定,这一切的恶果都是尤金妮的永无休止的吵闹造成的。

    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而且还是法国皇后,然而,由于她永无休止的吵闹,即使美丽,即使是皇后,都不可能拥有幸福的爱情。

    这一切都是她自找的,她也是个可怜人。

    在所有的能够毁掉爱情的烈火中,永无休止的吵闹是最要命的。

    它就像是毒蛇一样,吞噬着爱情。

    和拿破仑三世一样,美国总统林肯也是一位可怜的国家元首。

    林肯在婚姻生活中所受的痛苦,甚至远远多于被人刺杀所受的痛苦。

    枪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林肯的痛苦也就结束了,但在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林肯怎么也躲避不开婚姻的痛苦。

    林肯的妻子是一位脾气极其残暴的女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挑剔、埋怨和嘲讽林肯,关于林肯的一切她似乎都看不惯,甚至包括他走路的姿势。

    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所受教育、家庭出身、脾气性格和思想觉悟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在一本专门研究林肯的著作中,作者亚尔伯·德贝韦瑞记录了很多林肯在婚姻方面的遭遇。

    例如,他们刚结婚时,租住在欧利夫人家。

    有一次,他们正吃着早饭,林肯夫人不知何故突然发火了,竟然当着众多房客的面,将一杯滚烫的咖啡泼到了林肯的脸上。

    当时林肯的职业是律师,为了能多接一些业务,他和其他律师总是跟着法官到处办案。

    每到周末,其他律师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只有林肯不愿意回家,原因就是回家要面对永无休止的抱怨和挑剔他的妻子。

    在那本著作里,作者总结说“林肯夫人暴戾的行为举不胜举、罄竹难书”,而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不过,令人幸运的是,林肯夫人的行为除了迫使林肯躲着她之外,并没有改变林肯的品行和才能。

    另一位像尤金妮那样的永无休止的吵闹的女人,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夫人。

    虽然托尔斯泰夫人终于明白了永无休止吵闹的危害,但显然她明白得太晚了一些。

    在她即将去世的时候,她对守候在面前的孩子们说道:“你们的父亲的死,与我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们听了,忍不住号啕大哭。

    他们都知道,父亲之所以死去,就是因为再也承受不住妻子永无休止的批评、抱怨和唠叨了。

    这位即将面见上帝的老太太,说了一句实话。

    本来,托尔斯泰夫妇的结合,应该会因为优越的环境而获得幸福快乐。

    要知道,托尔斯泰极有名望,他创作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他有无数终日相随的崇拜者,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记下。

    此外,他们还有大量的财产和伯爵的地位,这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比任何人的都要美满。

    起初,他们自己也相信会得到幸福和快乐,因此他们才会共同向上帝下跪乞求赏赐和保佑。

    但过了没多久,就发生了惊人的意外,这件意外导致托尔斯泰性情大变,变为一个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

    首先,他为自己创作的“大部头”感到羞耻,转而创作精短的小册子。

    其次,开始宣扬和平和消灭贫穷的思想。

    他还决心完全而真实地遵从耶稣的训导,将所有的财产分与他人,自己过着朴素的农家生活。

    总体而言,托尔斯泰的人生是一出悲剧,造成这一出悲剧的原因就是他和妻子的结合。

    托尔斯泰希望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而他的妻子却喜欢奢侈繁华;托尔斯泰不在乎名誉和地位,而他的妻子却极为注重名声;托尔斯泰认为钱财是罪恶的,而他的妻子却视金钱如生命。

    就因为这些原因,在他们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的妻子不断地指责抱怨和辱骂他,如果他稍加制止,她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甚至声称要服毒或者跳井。

    在托尔斯泰夫妇的婚姻生活中,有一幕是历史上最催人泪下的:这一个晚上,年迈的托尔斯泰夫人跪在托尔斯泰膝前,求他朗诵几十年前他写的日记,那些日记是赞美他们的爱情的诗句。

    当托尔斯泰读到那些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的幸福时光时,他们哭了。

    现实的生活和他们多年以前的爱情梦想相差太多了。

    后来,在托尔斯泰82岁时,他认为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了。

    于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悄悄地离开妻子,一个人走在寒冷漆黑的夜里。

    11天之后,这位老人因肺病发作死在了一个车站上。

    在死的时候,他留下遗言,不希望他的妻子来看他。

    这就是托尔斯泰夫人终日永无休止吵闹换来的结果。

    看看尤金妮皇后、林肯夫人和托尔斯泰夫人永无休止的吵闹换来了什么结果?

    也许人会认为,她们的吵闹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同情的,可是,她们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了吗?

    没有,除了毁了自己幸福快乐的生活,就是换来了爱情和婚姻的悲剧。

    也许她们终究会醒悟,终究会埋怨自己,可是,已经于事无补了,没有任何意义了。

    贝斯·海伯格是纽约一家专门审判家庭纠纷的法官,在查阅了数千份申请离婚的案卷之后,总结说,男人们之所以提出离婚,多半是因为女人永无休止的吵闹。

    因此,保持家庭生活的和谐快乐,就是女人们一定要切记不要永无休止的吵闹。

    8.没有人会踢打一只死狗

    不合理的批评是一种隐藏极深的赞赏,它说明,你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29年时,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位列全国第四的芝加哥大学将聘请年仅30岁的罗伯特·哈金斯出任新一届校长。

    这件事情震惊了美国教育界,很多知名人士都赶往芝加哥大学参加这位年轻校长的就职仪式。

    八年前,罗伯特·哈金斯进入耶鲁大学就读。

    在大学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打临时工赚钱,不仅做过服务生和家庭教师,甚至还做过伐木工人。

    没有人能够相信,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在八年后会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校长。

    由于罗伯特·哈金斯实在太过年轻了,教育界的大佬们根本没有将他放在眼里,他们疯狂地攻击他,说他没有管理高等院校的经验,秉持的是荒谬的教学理念。

    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多报纸也开始刊登攻击罗伯特·哈金斯的文章。

    面对这种情况,罗伯特·哈金斯的父亲说道:“尽管情况很糟糕,但是我认为,没有人会踢打一只死狗。”

    我也是这样认为,人们只有在面对一条极其凶猛的恶狗时,才会拼命地踢打它,才会在踢打中感到满足。

    发生在罗伯特·哈金斯身上的事情,后来也发生在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身上,不过,当时他还只是英国的一位亲王。

    在14岁时,这位亲王在达特茅斯海军学院读书。

    有一天,一位教官看见他一个人躲在暗处偷偷哭泣,就问他原因。

    他吞吞吐吐地道出了原委:一位低年级学生打了他一顿。

    教官将这件事报告给了院长,院长立即召集所有人开会,说道:“虽然亲王对此事并不在意,但作为校长,我有责任将这件事调查清楚。”

    后来,那位踢打了亲王的学生承认了错误。

    他告诉院长,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以后可以跟别人吹嘘说他曾经打过国王。

    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你被别人批评了,那么原因也许并不是你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批评你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到自我满足。

    你被别人批评了,这也说明你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每一个面对这种批评的人,都不应该感到沮丧或失意,要知道,不合理的批评其实是一种掩藏得很深的赞赏。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靠着批评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获取自身的成就感的。

    就在我写作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位女士的来信。

    在这封信里,她批评了一位名叫威廉·布斯的将军。

    她之所以将这封信寄给我,则是因为我在广播电台的讲话里赞扬了威廉·布斯。

    威廉·布斯是“救世军”的创建人,毕生致力于救助穷苦之人,但这位女士却在信中指责说,他曾经将800万美元的救助基金据为己有。

    我敢打赌这是毫无根据的诽谤,她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挖掘真相或伸张正义,只是为她的批评寻找借口罢了。

    对于这种人,我能说什么呢?

    我只好将她的来信扔进垃圾桶,然后在心中暗自庆幸我没有娶这样的女人为妻。

    她的信没有影响我对威廉·布斯的看法,却影响了我对她的看法。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品行不端之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伟大之人的过失上的”。

    耶鲁大学的校长,会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吗?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人品,但担任过耶鲁大学校长的迪莫斯·德怀特的品行却值得人们怀疑,因为他以批评诋毁一位总统候选人为能事。

    在我看来,德怀特对这位总统候选人的评价,像极了德国人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评价,他说:“如果让他当选总统,我们的国家将会陷入道德沦丧的境地,会导致国将不国。”

    可是,他批评的这个人是谁呢?

    托马斯·杰斐逊!是起草《独立宣言》的“民主先驱”托马斯·杰斐逊!

    历史上遭受这样的批评的美国总统不在少数,除了托马斯·杰斐逊之外还有很多。

    有一位总统,被人们称为“骗子”“伪君子”和“谋杀犯”,很多报纸也刻意诋毁他,刊登了一张他被送上断头台的漫画。

    事实的结果会让人们很惊讶,因为这位总统竟然是乔治·华盛顿!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你所举的例子都是一些成年旧事了,时间过了这么久,人性总有些进步。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看一些最近的例子吧。

    1909年4月,在南极探险的皮尔里·艾德温一举成名,为世界所知。

    虽然皮尔里出名了,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遭遇了极力阻挠。

    一方面,匮乏的补给和寒冷的环境险些要了他的命;另一方面,华盛顿的海军军官们出于私利,对他取得的成绩怒不可遏。

    为了出气,他们指控皮尔里打着研究的旗号搜刮钱财,供自己在南极挥霍。

    很多人相信了他们的鬼话,转而攻击皮尔里。

    危急关头,多亏时任总统的威廉·麦金莱出面干涉,才使得皮尔里能够继续他的事业,否则也不可能在1909年4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在,让我们来试着讨论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遭到人们批评的这些人,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批评,应该怎么做呢?

    我已经说过,很多以批评别人获取成就感的人,批评的往往是比他们有成就的人。

    那么,要避免被批评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不要取得任何成就。

    对于皮尔里而言,不要前往南极探险,而是听话地坐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里,就不会引起海军高官们的眼红了。

    同样,华盛顿和杰斐逊不要担任总统,威廉·布斯不要救助穷人,罗伯特·哈金斯不要出任校长,也不会被批评了。

    但这样做真的可以让他们闭嘴吗?

    要知道,总得有人担任总统,也总得有人出任校长、救助穷人和考察南极,难道为了避免被他们批评,人们就不做这些工作了吗?

    由此看来,矛盾的根源还在这些人自己身上。

    解决之道也很简单: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在成就中获得自我满足。

    9.不公平是这个世界上的真相

    不要对不公正的恶意批评有所反应,否则只能招致更多批评。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

    我曾经访问过美军海军陆战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少将斯梅德利·巴德勒。

    在那次访问中,他告诉我,年轻的时候,他极其渴望取得成就,希望得到每个人的注意和好评。

    由于这个原因,他接受不了人们哪怕是最轻微的批评。

    然而,30年的军旅生涯改变了这些,他变得坚强无比。

    如果现在有人像呵斥一条狗那样呵斥他,他都懒得抬头看一眼。

    这都是因为他已经经受了最不堪的骂人词汇的“洗礼”,不在意别人的批评了。

    这位少将也许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现在的极端是对批评太过无动于衷。

    但还有很多人处在另一个极端,太将批评当回事了,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几年前,我还在办一些培训班,《太阳报》的一位记者慕名来找我参观采访。

    采访结束以后,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批评了我和我的培训班。

    看到报上的批评,我很生气,认为他侮辱了我,我发誓要让他受到惩罚。

    于是,我给《太阳报》的主席打电话,要求他们刊登一篇正面报道我和我的培训班的文章。

    现在回想起那件事,我觉得是惭愧。

    要知道,可能有一半左右的读者根本就没有看到那篇批评我的文章,在看到的读者中,又有一半可能并不在意,在意的读者也可能在几周之内就忘记这些。

    很多时候的确是这样,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关心别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关心自己,他们关心自己的轻微头疼甚至超过关心别人的死亡。

    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我发现我根本无法避免被批评和攻讦,那么我是否应该考虑另一个我能决定的问题,就是是否要受这些批评的影响。

    考虑的结果是,我不必受它们的影响,应该对它们置之不理。

    当然,我需要在此加以说明一点,我并不是置之不理所有的批评,我只是置之不理那些不公正的恶意批评。

    对于公正中肯的批评意见,我还是会虚心接受的。

    我访问过美国国际集团的总裁马修·布鲁斯。

    当我问起他是否在意别人的批评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确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

    那个时候,我时时小心,处处留意,只是为了能够给所有人留下一个完美无缺的印象。

    如果有人对我有意见,或者批评了我,我会觉得很苦恼,很丢人。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得罪了第一个人,原因说来可笑,我得罪他是为了取悦第一个批评我的人。

    之后,我又忙于修复和他的关系,结果得罪了更多的人。

    经历了这些以后,我终于发现,为了不让别人批评我,我需要取悦更多的人,也会得罪更多的人。

    于是,我对自己说:“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你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批评,因此一定要习惯被批评。”

    对我而言,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从此以后我不再刻意追求完美无缺,我只是尽力做到完美无缺。

    我给自己撑起了一把伞,当有批评砸向我时,都顺着雨伞滑落到了地上,不会掉到我的身上让我难受了。

    马修·布鲁斯的办法很管用,但作曲家蒂姆斯·泰勒的做法更值得人们称道,即使在公共场合遭遇批评,他都能镇静、坦诚地一笑而过。

    蒂姆斯·泰勒曾经在周日下午做音乐电台的评论嘉宾,无意间得罪了一位女士,那位女士写信批评他是“骗子”“叛徒”和“白痴”。

    结果,蒂姆斯·泰勒毫不在意地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自传《音乐人生》之中,并评论说,“起初我认为她只是有口无心,于是在后来的电台节目中还宣读了她的来信。

    后来,我又收到她的第二封信,她依然坚持称我是骗子、叛徒和白痴”。

    蒂姆斯·泰勒面对批评、处理批评的方式让我敬佩不已,因为他的方式不仅是镇静和坦诚的,还富于幽默感。

    幽默地面对批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有一次,查尔斯·施瓦布受邀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做演讲。

    在演讲中,他坦诚地告诉这些年轻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是一位德国工人教给他的。

    当时,那位年迈的钢铁工人与工友起了争执,结果被丢进了一条河里。

    后来,施瓦布遇见那个老工人,就问他,到底说了什么被人家扔进了河里。

    老工人回答说,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笑而过。

    对于那些总是遭受不公正批评的人而言,“一笑而过”这四个字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的座右铭。

    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不公正的恶意批评,也许亚伯拉罕·林肯就会倒在南北内战时那片排山倒海般的批评之中。

    正是凭借着堪称经典的处理批评的方法,林肯才坚持到了最后,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关于如何处理这些批评,林肯说道:

    如果我能做到不对任何一条批评意见有所反应,那么他们也只好就此打住了。

    相反,如果我积极回应,哪怕是有理有据的辩解,只会招致更多的批评。

    对我而言,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麻烦。

    我应该做的是在我认为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继续尽力而为,直到我生命的结束。

    到最后,如果事实证明我的确是对的,的确不应该受到任何批评,那么所有的批评都是毫无意义的,都不攻自破了。

    林肯的这番话对你有启发吗?

    它受到很多人的推崇,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部里贴了一份,温斯顿·丘吉尔的书房里也挂着一份。

    在美国众多的“第一夫人”中,罗斯福总统的夫人算是拥有最多的朋友和最多的仇人的一位,所有人都知道,她经常遭受批评。

    于是,我向她请教,该如何处理这些批评。

    她告诉我,年轻的时候,她也很惧怕人们的批评,为了避免被批评,她什么都不敢做。

    然而,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却对她说道:“不要在意别人是怎么评论你的,应该在意的是你做的是不是好事。

    如果你做的是好事,别人还批评你,那就是他们错了。”

    这句话成为在日后的岁月里指引她的明灯。

    她据此总结说:“如果别人要批评你,不论你做什么他们都会批评,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一样批评。

    既然如此,还不如做一些你认为对的事情。”

    在面对批评时,我们不必伤心绝望或自暴自弃,即使被人欺骗、出卖或者背叛,也不应如此。

    当年耶稣就被门徒出卖和背叛过,我们终于有了和耶稣一样的遭遇。

    想想吧,我们凭什么让自己比耶稣还幸运呢?

    想通这些,我们就不会被那些不公正的恶意批评所影响和困扰,我们才能做到林肯和罗斯福夫人所说的,继续尽力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更何况这些事是我们回击批评的最好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