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五、广平郡王赵构(第 3/4 页)
“和咱们如今的天子一样,都是绣花枕头外表光,拆开面子一包糠。”周铨听得这个,冷笑了一声。
赵楷完了。
哪怕赵佶再倾向他,在这一次政争之中,他既不能保护自己的手下,又无法忍辱负重,朝中重臣此时都会有所决断。
最多就是王黼之类将太子得罪狠了的,实在无法回头,才会硬着头皮支持下去吧,对了,或许还要加上童贯、杨戬等人,这些人此前揣摩上意,对赵楷都极为亲近,相反疏远怠慢赵桓,他们可能还会继续支持。
周铨对赵佶父子极不恭敬的评价,却引起王启年的共鸣。
见识过外边的天地,对于原本那威严高尚的东西,总会更易产生置疑,更何况王启年在周铨身边久了,耳熏目染,早就不将赵氏父子的本领放在心中。
“最后决定派谁来?”
“以广平郡王赵构为使前来宣慰。”
“赵构?”周铨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太子不能来,嘉王不愿来,那么在快要成年的王子中,肃王赵枢就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赵枢今年十六,比嘉王小一岁,比太子小二岁,而且据说甚是聪明,记忆力惊人,平日里也算比较谦和,不显山不露水。若是他来,周铨还会有意结纳一番,算是留一步闲棋。
至于赵构,如今才十一岁,还只是一介少年,虽然几次见面,其人聪慧,也给周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一想到此人就是原本历史中真正杀了岳飞的罪魁,周铨就感觉不对。
秦桧的像跪在岳飞墓前千载自是应当,但少了此人之像,实在是遗憾。
当周铨接到消息,赵构作为宣慰使来海州时,赵构本人已经乘车出了京师。
他虽然年少,却是极好学,在车舆之中,仍然手不释卷,而且他手中拿的书也很有意思,竟然就是一本《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之舆地广记》。
《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顾名思意,这一系列书乃是东海商会所资助编写,舆地广记的作者乃是欧阳忞,此人乃是欧阳修从孙,早就开始编撰这本舆地广记,后来得知东海商会资助此类自然从书出版,托人辗转找到周铨,周铨也不吝啬,直接将之编入丛书之中。
东海商会的印刷技术极高,不仅已经广泛使用铜活字、铅活字,而且在纸张和油墨上都进行了改进,每年投入这种改进的经费也不少。因此,这一系列丛书印出来之后,立刻极受欢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