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五、广平郡王赵构(第 2/4 页)
这厮是个做事的人,但他的脾气性格,恐怕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放在海上,他为船东,自是一言九鼎,可若放在别的地方,则未必能有合适的位置。
直到王启年匆匆出现,胡静水才意识到自己见周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安排限制,这才道歉告退。周铨哈哈一笑,摆手表示不在意:“若你真能环球而回,我就专门抽出三天时间,不见外客,一心听你说那海外经历趣闻。”
打发走了胡静水,王启年低声道:“京中来了新消息,大获全胜,皇城司重归台察,嘉王将要搬出皇宫,陛下欲以老太爷为工部侍郎兼领京东西路常平公事。”
说到这里时,王启年眉宇间也露出了喜色。
他是最清楚周铨大计的人之一,因此也知道,这时并不是与大宋彻底反目的时机,其一是宋室尚未尽失人心,反目阻力极大,其二则是周铨自己的实力尚且不足,连独霸一个不足千万人口的日本都做不到,何况是人口大约有一亿两千万的大宋!
再过几年,再过几年!
龙川别院、济州、流求,三个地方正在快速培养着学生,去年结业的学生数量是六千余,今年的数量会是八千,明年是一万,后年可能进入爆发增长时期。
狄丘、海州、济州的工场中,每晚都有夜校,凡上夜校且通过考试者,薪水就可以提一档。这使得那些原本厌学的大老粗们,也纷纷报名,他们学的可不仅仅是识字算数,还有组织管理……
只要再过几年,周铨便可以拿出一支人数在十万以上的能读会算的骨干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取代一路的官僚体系,上至主官下到胥吏,统统可以取代。
再过十年,这个数量可以扩大到百万,那个时候,他们要想取代大宋,可以说是顺水推车的事情。
“董先生做得出色,立了一大功,而且从今以后,太学生有事没事,都会去敲登闻鼓吧?”周铨听了细节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皇帝才不会给他们这机会,登闻鼓院加派人手了,两百名禁军,足以让他们再也靠近不了登闻鼓。”王启年笑道。
然后他肃容:“皇帝有意遣赵楷为使,来徐州与海州,却被嘉王所拒……”
在得到蔡京进言之后,赵佶的私心作怪,终于还是偏向赵楷,希望他能够作为使者来见周铨。
可是赵楷却是认定周铨要造反的,闻得这个任命,直接哭尿了,抱着赵佶的大腿,说若赵佶欲要他性命,他回去就自缢,何必多此一举,反而受贼人所辱。
这让赵佶没有办法,又不好直接和他解释,让他去是要他尽释前嫌,获取周铨支持,好与赵桓争夺太子之位,因此劝了几遍,见他死活不肯,只能放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