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21 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资料?那搞安-124吧(第 1/4 页)

    第1821章 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资料?那搞安-124吧

    “具体情况,还是要等首飞后,根据试飞工作来确定,毕竟,现在我们得到的,都是理论数据。”马老告诉谢凯。

    谢凯也知道情况。

    飞机再大,理论性能再强,都只有飞起来后得到实际数据才能知道。

    理论跟实际总会有很大出入的。

    现实中,有很多因素是之前无法预计到的。

    “首飞还有多久?”谢凯直接问了时间,“我们需要根据运-15的具体性能数据来决定引进多少伊尔-76。”

    “总装还有三个星期才能结束,地面滑跑实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程不时看着马老,马老暗中点头后,才谨慎地说了一个时间。

    半年的地面滑跑实验,已经很快了。

    每一次的试验,都是为了找出问题,然后改进设计,最后在地面上没有任何问题,才能开始首飞。

    任何一款飞机,从样机制造完成,到最后试飞定型,都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很多甚至长达数年甚至十年时间。

    眼前的这架,其实算是运-15的第二架样机了。

    第一架用来做地面静压力实验的,已经在实验车间,大多数实验都已经完成了,最后将会被破坏,用来检验飞机结构设计的强度等。

    至于更早期用于风洞实验的模型等,那都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

    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就因为这些工作缺一不可,任何实验数据都不能少。

    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用各种省钱的土办法来创造更高效的方式,当年没有超级计算机,用算盘打出原子弹各种理论数据,最后比超级计算机还精确。

    运-10在研发过程中,一直都缺经费,所以,各种省钱的土办法都用,最后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论。

    在继续研制过程中,之前用的方法,不仅可靠,还让研发成本大幅度下降。

    可谢凯现在需要知道这飞机的真实性能数据。

    “这跟采购伊尔-76没有多大关系吧?即使实际性能符合理论数据,发动机也会限制批量生产。”程不时担忧地看着谢凯。

    虽然他一点都不愿意国内采购别的飞机。

    “如果性能符合理论数据,咱们就直接用钱砸发动机出来。少量采购伊尔-76填补寻求就行了。”谢凯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只要国产大飞机能有前景,符合需求,尺寸什么的小点,都不重要。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小蘑菇 她是男主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太子打脸日常 撒娇 逃离疯人院 [无限] 我这糟心的重生 路从今夜白 重生香江 猫咪的玫瑰 完美无缺 入迷 金殿锁娇 我的极品老婆 不循(重生)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