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交流(第 1/4 页)
第324章 交流
挂断视频通话后,秦淮没有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曹桂香继续上网课,而是走到正在做鲜肉月饼的郑思源边上,默默看着他。
郑思源见秦淮走过来,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月饼还有13分钟。”
“我不是想吃鲜肉月饼。”秦淮说,看了一眼月饼胚子,改口,“好吧,等会给我留一个。”
“你今天上午是不是跟谭维安说了,我想要新的帮工?”
刚才苏老板说他是上午听谭维安说秦淮需要帮工的,秦淮上午也的确说了差不多的话,只不过这个话是和郑思源聊天的时候说的。
都不用分析,想想就知道郑思源肯定故意跟谭维安说的这个话。
“说了。”郑思源点头,“你不是需要知味居的帮工吗?正好知味居最不缺的就是帮工,知味居每年都有大量学徒慕名应聘,录取后留在知味居打杂当帮工。如果天赋出众,就会被店里的大师傅看中收为弟子或者记名弟子,如果迟迟未能拜师成功,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徒坚持个三四年就会放弃,辞职离开知味居去别家酒谋一份工资更高更体面的工作。”
“知味居是非常标准的传统老式酒楼,所有学徒都是从基本功练起,以吃苦耐劳著称。因此从知味居离职的员工,哪怕是学徒都很受各大酒楼欢迎。”
“这样的理念模式让知味居名声大噪,虽然它本质只是一家酒楼,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全国各地酒楼的白案师傅中,有很多知味居出身的厨师和学徒,就连云中食堂也是,裴行和李华不就是知味居出身的厨师吗?”
“我知道。”秦淮说,“但我还是不理解你为什么要专门跟谭维安说这个事情,你跟他说不就是让他帮我和苏老板开口要人吗?这样不太好吧,我和苏老板也不熟,只不过是加了微信的交情。”
“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郑思源停止手中的工作,决定好好和秦淮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半正规军科普一下借人的行业准则,“在这种模式下,知味居最不缺的就是学徒。”
“你对帮工的要求虽然高,但知味居的学徒质量也很高,基本上只要是知味居出身的都符合你对帮工的要求。”
“你很难在除了知味居以外的地方找到这么多符合你要求,踏实肯干,勤劳刻苦的帮工。”
“而苏老板一定非常乐意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因为很有成效。”
“这个成效是人人都能看见的,谭维安几人在黄记交流了几个月,厨艺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以谭维安的水平都能看到肉眼可见的进步,更不要说其他的普通帮工。”
“可能你觉得每天早上来厨房,依次尝学徒们做好的点心,然后进行点评和指导是一件非常正常且不麻烦的事情。但这是因为你没有徒弟,你有时间来指点这些和你毫无关系的厨师。”
“对于知味居的大师傅而言,他们有很多亲传弟子需要手把手教学,那些没有被他们看中的天赋不足的学徒,只不过是厨房里的普通员工。有的时候兴致来了心情好,指点一两句,有的时候忙起来无视对方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对于知味居的普通学徒而言,三四天能得到一句来自大师傅的指点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谭维安可能没有跟你说,他过年的时候一直在疯狂炫耀去黄记交流期间厨艺实现了多大的进步。说知味居的很多学徒甚至大师傅的记名弟子,都非常后悔自己之前没能争取去黄记学习交流的机会。他们以为去黄记只是单纯的苦力打杂,没想到居然是厨艺进修提升班,早知道是这种好事当初挤破了头也要去。”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