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辩论(第 3/3 页)
文天祥略感奇怪的看了程元凤一眼,没有再出声。
郝经说道:“我来此就是为了施仁义,修文德。与贵国和议,定下兄弟之盟,开设榷场,互通有无,两国永不侵犯!”
文天祥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你蒙古今日来攻,明日来扰,却说要与我们和议,定兄弟之盟,你真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主既然派我来议和,自然不会是开玩笑。“
事实上,郝经这次前来,是奉忽必烈的命令。此时,蒙古的大汗还是蒙哥,忽必烈还未继承汗位,根本不可能与南宋签定和约。
更何况,即使是忽必烈自身,对与南宋签定和约,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个和约在忽必烈看来,唯一的用途是拖延时间,以先整合蒙古各部和周边国家,然后再来进攻南宋。
而且,这个拖延还不一定是必须的。若不是郝经的劝说,再加上需要他们来临安城办一些事情,忽必烈也不会派他们过来与南宋议和。
不过,就郝经自身个人来说,他倒是真心希望议和。只是,他一个降元的汉人,根本做不了主。
但郝经确实是一个信念很坚定的人,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会努力去做。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与南宋达成了和议,南宋作出一定的让步,也未必不能劝说蒙哥与忽必烈接受和约。虽然他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妨碍他自己坚信自己的想法。
“你蒙古军队正在全力准备,不出一个月,就会出兵攻我襄阳,樊城,你现在却来与我国议和,这是真心呢?还是诈骗呢?“
文天祥的话如一道惊雷,骤然响起,不光是郝经等人,便是满朝文武大臣,都惊呆了。
郝经终于变色,不再那般风淡云轻,他怒目相向,大声喝道:“你胡说些什么?“
“也就是一个月之内的事情,我们不妨等等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