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壮士已死(第 2/3 页)
……
长安,大慈恩寺,彤云密布。
长安城里,已经连续半个月没见到太阳了。
从进入元月到现在,长安城里整日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却是见不到一星雪花。
没有阳光,也没有大雪,这样的春月,实在令人郁闷。
李隆基的心情,就像这早春的天气一般,阴沉沉的。
更为让他气恼的是,大慈恩寺里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和尚,不知变通,皇上驾到,他们仍然不肯将佛祖真身舍利请出般若堂!
按照大慈恩寺的寺规,佛祖真身舍利供奉在大慈恩寺般若堂,不得惊扰,更不能搬出般若堂。
每年佛降日,大慈恩寺向百姓开放,允许世俗百姓进寺瞻仰佛骨,但般若堂空间狭窄,容不下太多的人,所以,每次只能选择一百位代表,进入般若堂瞻仰。
这让长安百姓很是不爽,但不管百姓如何不满,大慈恩寺的规矩,却是雷打不动!
即便是李林甫、杨国忠,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半年前,因为杨贵妃凤体欠安,李隆基动过将佛祖真身舍利请到大明宫中的想法,这个想法被大慈恩寺断然拒绝,李隆基却也不好怪罪大慈恩寺。这是佛界的规矩,大慈恩寺并没有做错什么,倒是李隆基的想法,显得太过不敬!身为大唐皇帝,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向佛祖低头。
可是,今天,李隆基亲自驾临大慈恩寺瞻仰佛骨,大慈恩寺的老和尚还是这么倔强,李隆基就有些恼怒了!
般若堂太过促狭,哪里能容得下一国之君!
试想,堂堂天子到来,般若堂那小门小户,岂能不是要折煞皇帝的尊严!
所以,李隆基原以为,大慈恩寺会把佛祖真身舍利请到大雄宝殿上,那里屋宇高大,皇帝的瞻仰仪式,也显得郑重。
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按理说,根本用不着李隆基提醒,大慈恩寺也该想到。
可大慈恩寺偏偏就没有想到。
他们仍然恭请圣上前往般若堂!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