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提前(第 3/4 页)
紫鹃惊道:“何至于此!”
秦妈妈道:“贾将军毕竟上了年纪。”
不管怎么说,贾赦都六十好几的人了,平日里又酒色过度,要秦妈妈说,这还真的不好说。
再者,贾家还在醉生梦死,可杨家人早就知道贾家的好日子最多就今年了。若是拖到明年贾家被抄了家,是让杨家自己发嫁林黛玉还是让林黛玉自个儿发嫁自个儿?
只是这些话,秦妈妈绝对不可能在这韶景轩里吐出一个字。
实际上不止紫鹃意外,就连贾母也十分意外。
贾赦暗中对贾母偏心颇有怨言,这件事情贾母很清楚,只是在贾母看来,本不是她偏心,而是贾赦不成器。就拿之前去参加杨家筵席为例,按照规矩,贾赦回家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向她汇报。
可贾赦怎么做的?直接回自己的院子去了,还带走了贾琏!
贾母心中就存了疙瘩:连宝玉这么一点点大的孩子都知道的最基本的礼数,你都五六十岁的人了,怎么反而不知道?
贾母很不高兴。
贾母不高兴的结果就是,贾赦病了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她依旧淡淡的,觉得很不得劲。就连王夫人向她请示,要不要让贾宝玉探春惜春几个去给贾赦侍疾,贾母也是淡淡的:
“罢了。宝玉和三丫头去去便是,至于四丫头,她身上有孝,就不用了。”
这会儿,贾母倒是想起惜春身上父孝未满。
也就是这个时候,外头忽然有人来报,说杨家请了官媒过来,就在大门上等候。
贾母十分纳闷:“今天?”
不是说好了,这个月杨家先给庶出的三子聘媳妇,然后再来下聘林黛玉吗?可是先前没个通知,这会儿杨家的官媒就直接上门了?
王夫人倒是巴不得林黛玉早一天出门,当下道:“老太太,既然杨家遣了官媒来,媳妇且出去见一见。”
“罢了,让她直接来荣庆堂。”
事关林黛玉,贾母不放心。
她要一一过问。
杨家请的官媒姓成,平日里做的也是高门大户,因此很是体面。单看她的衣裳首饰,论名贵也许比不上王夫人日常用的,可若论整体效果,竟然是一点都不比王夫人逊色。更别说拿着举止投足间的气派了。如果不是事前知道她的身份,只怕鸳鸯等人都要当她是四品五品人家的官太太呢。
成官媒进门之后,先拜见了贾母,又跟王夫人见礼,这才直说来意。
杨家希望能早些迎娶林黛玉进门。
贾母皱眉道:“我女儿早早地没了,只留下这么一点点骨血,五六岁上来了我家,我看着她从一点点大的小丫头长成大姑娘。因为圣上赐婚,不等她及笄就打发她出门,我已经很对不起她父母了。怎么竟然如此赶了起来?可是杨家出了什么事儿吗?”
成媒婆道:“不瞒太夫人。侍郎大人听说府上的将军大人不好,恐冲撞了,因此特意请了我来说项,希望婚期提前。”
这分明是在说,他们在担心贾赦会出事!
这跟咒贾赦有什么两样!
贾母的心情越发不好,她道:
“老大原没什么事儿。不过是偶然中了暑,吃两剂药就好了。”
成媒婆道:“太夫人,这是杨侍郎的意思。”
怕您儿子有什么事儿,林姑娘要服丧,误了婚期。
贾母无奈,只能道:“这也太赶了。”
成官媒微笑道:“看太夫人说的!怎么也是奉旨成婚,自然是宜早不宜迟。就是再赶点也不为过。更何况五月是毒月,七月是鬼月。虽然这两个月里好日子也不是没有,总是让人不那么舒服。若是拖到八月里。太夫人,您别见怪。虽然老规矩,婚姻大事宜在九月到次年二月里。可是侍郎大人却想今年九月初三给林大人做法事呢。”
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没的。如果要给他做法事,起码要提早一个月。
王夫人道:“侍郎大人跟我们姑老爷的情谊,我们自然是知道的。我们老太太也是担心,这会儿成亲,连鸿雁都没有,看着不吉利。”
成官媒道:“这您大可放心。侍郎大人那边早就预备下了。”
早就预备下了?
要知道鸿雁乃是候鸟,每年九月到次年二月里,京中才有机会见到。也就是说,杨家最迟也是在今年元月里定下了此事。因此才能早早预备下鸿雁,并且精心喂养到今天。
贾母脸色更加不好看:“既然如此,那就拜托钦天监算个好日子吧。”
成官媒微笑道:“太夫人请放心,侍郎府上早就算好了,本月十八纳采,二十三问名、纳吉,二十八纳徵,三十请期。六月初二亲迎。”
日子杨家早定了,请成官媒来,不过是走个过场兼通知而已。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