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提前(第 2/4 页)
如果不是杨家进宫请求赐婚,林黛玉真的完全看不到前路。因为她知道,王夫人是绝对不会同意自己嫁给贾宝玉的,她会用尽一切办法阻拦。紫鹃的小心思注定成空,而且还要赔上她林黛玉的性命和林家的名声。
林黛玉低头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亲自写一封信,给杨四公子送去。
与其日后让杨四公子知道此事,还不如她早早地跟对方坦白。而且,她也想知道,杨四公子是否信任她。
这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若是夫妇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只是信件送出去了,林黛玉的心反而提了起来,竟然是一宿未能安寝,加上紫鹃带回来的消息,林黛玉心中更添忧虑。好在只隔了一日,杨琛就回了信。
虽然这一日对于林黛玉来说无异于一年,度日如年。
几乎是从秦妈妈手里抢过回信,林黛玉展开一看,只见字迹格外工整,文字却不如之前的文雅,显得更白一点。
显然,对方并不如表现出来的那么镇定和不在意。
【妹妹见信如晤:
前因后果,吾俱已知晓。想妹妹六岁孤身进京,亲近长辈唯贾家太夫人一人,受其影响,意料之中。贾家太夫人偏心二房金孙,满城皆知,妹妹与贾公子青梅竹马,不觉有异,亦在情理之中。吾非有意冒犯贾府太夫人,吾只允诺妹妹,有吾在,断不会让妹妹在公婆妯娌面前难做。此。谨妹妹请妆安。】
文字简单直白,也不长,可细细想去,林黛玉竟然痴了。
贾宝玉自己不爱八股文也不爱仕途经济,他知道王夫人很忧心吗?当然知道。事关仅存爱子前程,王夫人当然上心。可贾宝玉不以为意,他甚至明知道王夫人因此迁怒厌弃林黛玉,他还是不曾改变过。
他甚至不曾想过王夫人会何等排斥林黛玉,也不曾想过林黛玉背后会为此受多少委屈。
就跟贾宝玉心里坚信贾家就是再落拓也不会少了他的一样,贾宝玉也坚信,有贾母的支持,王夫人就是再不喜欢,林黛玉最终会成为他的妻子。
贾宝玉从来就没有想过,王夫人违逆贾母的可能。
而事实也是。
这些年来,王夫人就是一直在违逆贾母的意思,虽然不能明着反对,可是王夫人一直坚定地执行着拖字诀。
这才是那年紫鹃冒险测试贾宝玉的根本原因所在。
贾宝玉坚信他会娶林黛玉为妻,可实际上,那个时候连紫鹃都对他失去了信心。
林黛玉知道,王夫人处处看她不顺眼也跟贾宝玉的表现不无关系。就好比旧年贾宝玉去家学读书却专门跑到她房里告辞还跟她说了半日话,虽然在贾宝玉看来理所当然,虽然当初的林黛玉也觉得理所当然,可数年过去,林黛玉已然长大,再回首,如何不知?只怕那时王夫人就已经十分不喜。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桩。
细细想去,那些年里,她让王夫人不满之事,又何止这一桩?
王夫人在贾宝玉身上寄予厚望,偏偏贾宝玉无心与此,王夫人管教不了贾宝玉,自然迁怒其身边之人。而她,因为贾宝玉待她与众姐妹不同,自然也是王夫人眼中钉肉中刺。
“难怪宝姐姐听不进去。”
劝了贾宝玉,贾宝玉是个温柔的性子,未必会发火,可是不劝,王夫人绝对会发火。若是薛宝钗听了自己,只怕立刻会被王夫人厌弃。
要让王夫人喜欢自己,关键还在贾宝玉身上,只可惜,贾宝玉不懂,也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的任性会给林黛玉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想到过去的一桩桩,想到那杨四公子只比贾宝玉年长一岁,而且在家也是娇生惯养的,想到手里如此简短的纸条,林黛玉实在是没信心。
不过,总比贾宝玉好。
至少,杨四公子知道症结所在。
婆媳之间,不在于公公是否明理也不在于婆婆是否仁慈宽厚,更不在于媳妇是否贤良淑德,而在于做儿子做丈夫的那个人。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杨琛远胜贾宝玉。
一时之间,林黛玉柔肠百转,可是她的脸上却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
焦虑的两天,她终于能放下了。
不用言语,秦妈妈就从林黛玉的脸上读出了答案。
秦妈妈也笑了:“姑娘,还有一件事。”
“何事?”
“侍郎大人已经听说了贾将军重病延请太医一事。侍郎大人恐影响婚期,已经打发人去请官媒了。”
“提前了?”
“是。”
紫鹃和雪雁都愣住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