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圣旨(第 2/4 页)
说完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拉了一个留着山羊须的中年男子进来。迎春探春两个躲避不及,只能缩在贾琮身后,靠丫头们挡着。
因着贾赦身上不好,贾琏特地跑了趟太医院。那些经年的老太医他请不动,但是口碑稍好一点的新人却不妨事。尹太医就是贾琏请到家里来的,已经照看了贾赦三天。他刚到前头的厢房里歇下,就被贾琏挖了起来,心情相当不好。
尹太医虽然是太医院新人,却也是正经考核上来的,也没那么老油条,进入屋内之后目不斜视,直接上前给贾赦把脉。
一摸,大怒:“不是说过了吗!病人戒大惊大喜大悲大怒。你们倒好,直接给我整个惊惧交加?!”
这位贾将军本来就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外强中干,这几日又备受煎熬,真要尹太医说,虽然不致于命悬一线,却也差不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吓贾赦?这是嫌贾赦命太长了吗?
贾琏一听,连忙跪下:“还请太医救我父亲一救。”
以前贾琏是处处看不起父亲,觉得父亲荒唐好色还没有本事,可是贾赦倒下之后,他才明白,贾赦在,他才是这府里的正经少爷。贾赦若是有个万一,天知道那边会不会仗着娘娘夺了这府里的家业,那时候他跟后街上的旁支又有什么分别?
虽然贾琏打成婚后就没少奉承着贾政王夫人,但是,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贾赦绝对不能出事。
尹太医道:“我先给将军扎几针。”
怎么说也要先把人弄醒了,才好灌药。
尹太医打开随身的针囊,一排大大小小的金针闪闪发光。当他的手指从金针上划过的时候,邢夫人贾琏都是屏气息声,生怕惊扰了尹太医。
手腕、脖颈,最后是人中。
邢夫人贾琏不通医术,不知道具体的穴位名称,只知道大致的位置。
当最后一针拔起的时候,贾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没有醒。
尹太医道:“先让贾将军睡一觉。我开个方子,等他醒来先吃两剂。明日我当值,后日再来复诊。夜间注意发热,若是发热了,先用温水擦拭身体,并派人去太医院。”
说完,尹太医就收了针往东间去了,那边早有小厮备好了纸笔磨好了墨。
贾琏千恩万谢,他将方子交给邢夫人让邢夫人派人去抓药,自己则送尹太医到大门口。
贾琏还记得当年尤二姐的悲剧,也留了个心眼儿,特地叫了个小厮跟着尹太医去太医院门口守着,防止尹太医跟那位胡太医一样跑了。
这两日贾赦若是好,那便罢。若是贾赦不好了,他绝对闹个天翻地覆!
尹太医倒是不知道自己的身后缀了个小尾巴,他回到太医院坐下没多久,就有内侍传圣谕,却是太上皇宣召。
尹太医不敢怠慢,略略整了整衣衫,小步跟上。到了宁寿宫外,宫人井然有序,尹太医在外面等了小半个时辰,方有内侍出来宣他觐见。
太上皇须发尽白,跟十年前相比,他又老的很多,不过精气神倒很好,这会儿正穿着常服在池塘边上钓鱼,边上一张矮长几,秉笔太监金安长坐在地上正在批改奏折——他将奏折读给太上皇听,然后把太上皇的意见登录在奏折上。
尹太医到的时候,太上皇随手洒出一把鱼食,口中漫不经心地道:“政事堂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等小事也来劳烦朕。”
等尹太医恭恭敬敬地在地上行完大礼,太上皇这才道:“来啦。贾恩侯如何了?”
尹太医花了一息时间才想起贾赦字恩侯。
“启禀陛下,贾将军很不好。”
“哦?”
“贾将军耽于酒色,早就掏空了身体,近日又添了心事,内外内外交攻下才会病倒。今日又受了大惊吓,人已经昏迷了。”
又不是给宫里的贵人诊脉,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掉书袋。既然是给臣子诊脉,自然还有啥说啥。
更重要的是,尹太医知道,太上皇最近脾气越发孤拐,跟太上皇掉书袋,就跟预约廷杖没什么两样。
“惊吓?”
“是的,陛下。臣才说过贾将军需要静养,忌情绪起伏过大,转头贾家就有人刺激贾将军,致使贾将军惊惧过度,直接昏迷。”
“你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太上皇冷哼一声,道:“这贾家,越来越不像话了。他有儿子吗?”
“回陛下,贾将军现存二子,长者单名一个琏字,十年前就以捐官六品同知。”
“哦?现在呢?”
“听说是嫌弃穷山僻壤,没去。”
“又是个废物。”太上皇没好气地道,“爵位先晾着。贾赦的请辞,朕准了。眼下最要紧的是江南,这等小事就不必来烦朕了。把贾赦的折子发给紫宸殿。”
“是。”
因是宁寿宫转过来的,紫宸殿自然是优先处理。
皇帝取过折子,先看署名。
“贾家?”
他一听到贾家就烦。
无他,让他想起了宫里的那个凤藻宫尚书兼贤德妃。
皇帝不喜欢贾元春,要不然他早就在刚登基的那会儿就宠幸这个女人并把她收入后宫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