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大宋朝的教育体制(第三更)(第 3/4 页)
最后,还划拨学田,保障经费。
宋朝四大书院,都是地方学校。
蔡懋继续说道:“目前东京大学与地方官员不同之处在于教程,若是直接加入教程,可事半功倍。”
许翰则反对道:“不可,目前地方官学教授大多只读儒家经典,他们如何授业农学、工学?”
蔡懋说道:“可以再从各地聘请相关人员,东京大学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编入地方教学。”
赵鼎说道:“忽然整改地方官学,恐有不妥,不如新在四京设置大学,此后逐步完善。”
赵宁点了点头,这件事可不是建立学校这么简单。
这件事其实是意识形态领域之间的角逐。
蔡懋这货明显带着私心,若是按照他的办法来,必然在各地引起儒生强烈对抗,导致新学受阻,甚至引发双方尖锐矛盾。
现在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继续允许传统儒学存在,另外设置新学。
对付儒生,也不能只是提着刀子杀。
宋代的许多儒生都还是很不错的,积极进取,有气节有担当。
例如陈东这些人都是儒生。
他们只是缺了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是需要一边实践一边学的。
“许卿,在其余三京设立大学一事,就交给你跟李若水去安排吧。”
“臣领旨。”
“朕还打算在杭州单独再设立一个学校,广招民间志士,专门培养航海人才,诸位以为如何?”
许翰说道:“我朝虽然与海外商贸频繁,但海外毕竟是荒野之地,臣听闻,海上常年有狂风巨浪,致使人货皆亡,恐怕……”
赵宁说道:“此事朕已经打听过,民间有不少对出海熟悉之人,可以招募他们入学,汇编教材,培养一批专业人士,只要我们不断踏出去,便可不断积累,不断探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