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混乱的开始(四)(第 4/4 页)
尽管与梁王立场相对,但最近辽王总是忍不住要与梁王做个对比。
人家吃得盐可是比自己吃得饭都多。
怎么说的来着,摸着朱三过河?
辽王的目光重新转回郑守义的身上。
义武这个底子打得不错,虽然这黑厮留有精兵,但是其钱谷为卢龙所制,没有卢龙罩着,他也玩不转。没办法呐,如今世道,再下一城不给节度使是不可能地,然而有了郑二这个榜样,依葫芦画瓢,再夹点私货,应该谁也没有话说。
当初将义武允给这黑厮,还真没想到这多,幸亏老三厚着脸皮把事办了。
自己这个弟弟,是能人呐。
三郎啊!都是他妈地三郎。
可是也有问题。
义武是因为需要卢龙帮补钱粮,所以容易治其钱谷。那遇上不需要卢龙出钱出粮的,或者卢龙出不起钱呢?又该如何?
最理想的当然是有钱的没兵,有兵的没钱。比如内地藩镇出钱但少养兵、甚至不驻兵,而边疆藩镇驻兵却需要内地转运钱粮支持……这不就回到天宝十节度的局面了么?
若碰上又有钱又有兵的呢?比如魏博。
朱三是尽杀魏博武夫,但是不会反弹么?因为你不能杀尽魏博人吧。
辽王是越想越乱,理不清个思绪,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了。
恐怕,还要祭出定期轮戍大法。
比如,开元到天宝初年,各镇节度使是有序流动的,所以也没出什么大事。后来是因为节度使常居其位,这才弄出个安史之乱……这都是后话,但是自己要引以为戒,以后任命节度使要千万要小心。
这就又回到郑二这事情上来了,这厮开了个好头哇。
十年,最多十年,必须得让这黑厮移镇。
辽王忽然说:“我欲重设平卢军。”
辽王目光四下逡巡犹疑的这片刻时光,郑守义简直是度日如年。不,一眨眼,一呼吸,他都觉着无比困难,特别艰辛。有那么几个瞬间,郑守义甚至在想,要不要操刀子拼了算了。总算是理智战胜了心中的小恶魔,没有轻举妄动。
说到底他郑二也就是个屠子出身,见识有限,这种要命的大事,权衡利弊真的很难呐!
不光是他,随行众将有哪一个不是聚精会神?
终于等到辽王发声,众人更是竖起耳朵听讲。
便听辽王道:“营州本为平卢军驻地,控扼两番。尽管梁军压力不小,但此前契丹作乱也给我提了个醒,山北不可松懈呐。日前,渤海欲赎扶余府,我已允之。德操,我欲委你为平卢军指挥使、山北安抚副大使、辽东都护府副大都护,你可愿意?”
辽王提出此议毫无征兆,众将都看向张德。
张德是意外非常。前一次在山北他就没干好,辽王提起要重设平卢军,他还在想会是秦光弼、李承嗣又或者是魏东城、李崇武呢,就是没想到辽王会点自己的将,一时愣怔,竟忘了回答。
辽王笑曰:“怎么,不敢去?”
大哥如此信重,张德慌忙收摄心神,激动得眼眶发红,向辽王深深一躬身,道:“主公,职部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