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征河东(三)(第 3/4 页)
李弘规道:“李可汗在代北,幽州能留多少兵?来镇州,不怕天子北伐么。”
“对对对,这厮还得防着圣人。”哎呀,看看天色不早,大教主感觉身心疲累,还得留着体能夜里征战。石希蒙早已回来,给这中官递个眼神,得了石中官会意,王镕道:“此事俱委李公啦。”说罢起身,与石中官手拉手去了。
真他妈辣眼睛。
……
张继恩真没骗人,郑大帅此时此刻就在石艾城下。
石艾,往东百十里有个承天军城。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防备山东藩镇,在此建立军城,与土门关相邻,甚至可以认为就是一体的防御设施。李克用也曾屯军承天军,当然,这都是老黄历了。
梁军几次通过井陉打晋阳,石艾当其要冲,免不得被反复摩擦。
毅勇军来到时,城头倒是有些守军,可惜都很羸弱。
这就轮到牛将军出场了。
本来老郭带人就能爬上城头把事办了,但牛犇反复请战,得到这个机会。
就这么低低矮矮的一道土墙,还多有破损,城楼歪塌,牛将军亲自穿了甲,带领三百勇士登城。
石艾小城,一鼓而下。
郑守义看老牛兴奋地在城头蹦蹦跳跳,然后开了城门,屁颠颠跑过来表功,乐道:“老牛这是憋坏了。”
李崇武道:“二郎,其实我一直想跟你说。你呀,得改改。”
郑守义不解道:“改什么?”
李老三道:“别总看不起步军。你也是老将了,当知步军有用。你用不惯步军,那是你水平还要提高。我告诉你,真正的强军,都是要步骑协同。再说,若骑兵羸弱,那步军是不好带。可是似我军这样,恰恰能将步军用到最佳。
你知道安西军吧?”
“晓得。”
李老三好像突然很有兴致,振振有词道:“国朝盛时,在安西、北庭两镇,也就四五万人,可是就靠这四五万人,偏偏管了东西南北数千里广袤疆域。你以为是怎么做到地?
诚然,安西军铁骑亦不差,但主力确是步军。你是老行伍,当知马上不好发力,精锐硬拼,铁甲步人更占优势。你看,当初梁军骑兵羸弱,咱随便欺负,如今人家骑兵顶上来了,咱就不免缩手缩脚。
当年安西军也只这路子。
主力是骑马步军。朝廷在安西几处要地多屯马匹做脚力,一旦有事,换人不换马,一日可机动数百上千里。你当晓得,步军不必保留马力,只要跑不死,就能一直跑。马匹数量相同,其实比骑军机动更快。
再说,骑马步兵只需驮马甚至骡子、驴子代步、驮物,很好筹措。蔡州曾有个骡子军,就是骑马步兵。梁军也有不少此类编制。朱三处四战之地,四面受敌,他能打开局面,你以为全靠两条腿么?
毅勇军有八千精骑足够,往后啊,对银枪军、常捷军多花点功夫。
山北这两年没大战,畜生不缺,回头咱们算算帐,嗯?”
边上牛犇就喜欢李老三讲话,万分的中听,陪着郑二进城,老牛就在旁不住点头,道:“正是正是。郑帅,你给我一人配三马五马,方圆千里,指哪打哪。”说着,腆颜道,“要不,再让俺募些兵呢?”
郑守义听说,心想正好敲小白脸一把,道:“嗯,言之有理。三郎,那你看给我多少马?再募多少兵?”
对这两个顺杆爬的憨货,李三郎道:“兵额得问大兄,这个我定不了。至于马匹么,刚才不是说了,等回去我也得问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