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河间,战战(三)(第 3/4 页)
结果不是借道,是要打定州。
义武军节度使王郜王大帅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接位后,王大帅小心翼翼地关门过日子,绝不出门惹祸。早两年河东、卢龙在自家地头打生打死,他都全当不见。若说有甚不踏实,也就是对自家叔叔王处直不放心。毕竟,叔叔跟着老爸征战多年,在军中威素着么。
否则,怎么能做后院都知兵马使呢?
本来互相小心的叔侄俩一看汴兵打上门,也不愿坐以待毙呐,友好磋商之后,决定暂时放下分歧,先退强敌再说。早年卢龙、成德联军五万来打,义武军当时才五千兵都守住了,何况此次汴兵不过三四万,自家凑凑也有五万兵呐。兵力占优,又是主场作战,遂点齐五万兵马,由老叔王处直领着开赴前线。
张存敬刚在瀛州吃憋,东平王还想再捞一票,于是他的一腔热情都给了王处直,义武军一战大溃。老叔一看形势不对,干脆抄了李全忠当年的考卷,领着败兵回头就掀了大侄子的桌子。
王郜跑去晋阳投靠了李克用,王处直就此做了留后。
十一月十二日。
东平王亲至安喜城下,也就是义定节度使的老巢。王处直站在城头果断投降,要求赔款绢帛十万劳军。
此前,王郜其实也向卢龙发了求援信,虽然当初李可举时代,卢龙打过义武,但那都是甚时节的事情了,再说,当事人都死绝了。如今的李大帅新人新气象嘛,王郜就报了点幻想。
然后,大李子只当没见,坚决不出头。就在莫县静静地看他们表演。他是这么想的,希望朱三哥能够见好就收,走一趟河北,收了两个小弟,三十万保护费到手,说不定就可以回去了。
李可汗实在是不想跟朱全忠打这种呆仗。
结果易定都降了,汴兵居然还不撤,大李子就有点不淡定,又后悔没有救义武。定州向北,过易州就是幽州啦。怎么着,真要鱼死网破么?为了给朱三哥提个醒,李大帅决定换个思路,命秦光弼领射日军西进,抵达与定州交界的博野驻扎,郑守义领毅勇军前抵清苑,即后世保定一带。李节度坐镇莫州,拉开架势,只要汴军敢继续北进,就随时准备拼命。反正他盯得紧,后面汴军没有进一步增兵,就眼前这三四万人,李崇文觉着还能拼一把。
面对如此局面,朱三哥也有点骑虎难下。
汴州这个四战之地实在被动,好不容易借刘仁恭的光弄残了魏博,这回北征打得出奇顺利,竟然能把成德拿下,好吧,虽然王镕这是棵墙头草,可谁不是呢?慢慢来么,看看魏博的成功经验,东平王相信,在他的诚意感化下,王大教主最终是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怀抱的。再搞掉卢龙,河北这就平了!若能成功,宣武的态势就能得到根本改观,一如当日孟德之平袁绍。可是,他朱老三愿意做曹操,奈何李可汗他非不肯做袁绍啊。现在撤,北征河朔未竟全功,打,除非拼着三四万主力打死打残,可能也未必能如愿。瀛州一战他详细问了,打法没问题,军士也算用命,光自家骑兵就死了一千多,真心疼啊。
确实是实力不允许。
李正德,他怎么就不是袁本初呢?你老老实实战败,多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