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河间,战战(三)(第 2/4 页)
现在明显兵力不足,那就没必要继续厮杀了。
张存敬下令鸣金。
李可汗见好就收。
双方渐渐脱离接触。
地上许多伤兵,翻滚呻吟。
仗着骑兵优势,卢龙兵开始挤压汴军,后面辅军则上来打扫战场。后方大营搭了临时医护所,一批手艺精湛的屠子杏林高手正等着救死扶伤。老马匪亲领百余骑在阵前游荡,将汴兵驱逐,遇到未死的汴兵就纵马践踏,有看得过眼的,就跳下马一顿翻找。
不知为个什么,好像跟一个装死的汴兵拉扯起来。眼看尸体居然伸手来抓,老马匪都被唬了一跳,忙一脚踹翻,“呲呲”两刀扎死,将这厮脖颈上的一串珠子撸下,揣进怀中。郑哥瞥见那是一串佛珠,纳闷道:“这厮,甚时信了浮屠?”怎么,杀人多了,想求菩萨保佑么。老马匪闻言一愣,比个手势,装模做样道:“贫僧稽首啦。”说罢跳上马,哈哈跑开。
打扫战场完毕,因是卢龙兵控制局面,自家伤兵至少都被抬回,汴兵,就只能等到卢龙撤退后再来收尸。
当夜,张存敬给真定城外的东平王写信,请求退兵,并开始为退兵准备。除非增兵,否则很难突破河间,而他很清楚增兵的可能不大。十月初二,果然收到回信,东平王允许退兵,张存敬立刻拔营走人,一刻都不多待。
大李又是一路护送,但并非追击。自家有苦自家知,义昌被打烂了大半,又要支援小刘,尤要安顿难民,这两年卢龙的压力很大。对了,还有镇内的抚恤。幸亏有个弟弟帮衬,省心不少。此情此景,李大郎一点也不想把汴兵再招回来。
将张存敬礼送出境后,大李又开始惦记自己的山北大会盟。
其实,李可汗也累,如有可能,他也不想颠颠上千里瞎折腾,但是如今的卢龙真是胡子眉毛得一把抓。
义从军、铁骑军、保定营出来许久,得让他们都回部落转转。一来宣传下李大帅的威与信,这两年打得还算顺利,须要通过这些杀才的嘴,把他李大帅的威风传遍草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胡儿们老老实实,不敢生起别的心思。再来也得换人补人。义从军就是李大帅的草原抽水机,一茬一茬,等勇士都沐浴了他的恩德,草原就能更加安宁。部落最勇武的都在他的军中卖命,谁还敢造反,谁还能造反。
若非汴兵整了这么一出,此时他就已在柳城了。今年他打算去辽水岸边点把火。辽东旧地,渤海国趁大唐顾不上这边,悄悄偷过来,但一看唐军兵锋东向,很识相就撤了,而且扶余府还被契丹占着,够他们糟心的。至于辽南的那些城邦势力,李承嗣来报说实力有限,据称也都比较识时务。李三郎和自家老父明年准备在辽河那片大干一场,自己这个大哥兼长子,总得站个台、出把力不是。
奈何朱全忠赖在真定行营死活不走,搞得李崇文也不敢走啊。为了试探朱全忠,大李留下射日军在河间,其余各部统统后撤至莫州驻扎,先表个姿态看看。投石问路么。等了几日果然有反应,看这边卢龙兵后撤,汴兵也从真定起行,兵峰直接向北,奔着定州就来喽。
这就给李大整不会了。成德已经归服,赔了绢帛二十万劳军,还不够?要干嘛?借道定州打卢龙?朱全忠这是要疯么。怎么着?你朱老三真就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我拼命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