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幸福的烦恼(二)(第 1/4 页)
好你个李三郎,在这儿等着爷爷呢。
郑老板当然知道别人肯定能应。节度使,这是武夫的终极理想,哪怕是个属镇也值啊。何况,其实,李老三这要求也不算过分,哪怕让他出钱买下这些兵马军资都不算黑他。比如铁甲,那是有钱就买得来么。
到这儿郑二哥算是明白李老三的险恶用心了,看看大李子一脸无辜,心说,这哥俩是合起伙搞我呀。顿时想起在营州李家哥俩对付大刘、二刘的场面来,十分后悔没把兄弟、儿子都带进来,也没个帮手。但好像用处不大。实在找不出道理,老黑干脆也不装了,往地一躺。哼哼,想让我知难而退,绝不可能。但让我答应把毅勇军拆了也绝必不成。
“哼。总之不成。大不了俺就躺这里不走了。”
为了实惠,要什么脸啊。
这黑厮居然撒泼耍横,有点出乎意料,头次见呢。李三看着大哥把眼连眨,意思差不多该老大你上了。李大郎眯眼看看老黑,见这厮闭目躺着,眼仁儿骨碌碌地乱转,笑道:“三郎,如今非比从前,郑郎确有难处……
不等大哥把话说完,李三道:“这样,我说两套方案。”
老郑也不睁眼,打定主意不合适就耍赖。
“一。照国朝旧例,义武每岁留存所得七成,三成归卢龙。义武至少养牙兵一万备征战,平日养兵之费自担,出征所需粮械损耗由幽州负担。毅勇军转为义武牙军,所携军资、马匹等折半价由义武出钱买下。军士在营州所分田土,由义武在易、定划出等额田土补给幽州,或将营州田土退还,在易、定另行安置,但是标准不能降低。”
郑哥默算,近万军马,按一马二三十匹绢也得近二三十万匹绢。四千多套甲,哪怕按二十贯一套,这得八万贯,按现价折粮得二十五六万石。价格不离谱,但是爷爷人穷志短啊。“还有呢?”以他对李老三的了解,重点应该是后面这个。
就听李三郎幽幽道:“义武、卢龙钱粮收支由卢龙统筹……
也不等李老三把话说完了,郑老板一骨碌坐起,定定地看着李三道:“前面要兵要钱都是幌子吧。”
面对郑守义的诘问,李崇武毫不回避,双目炯炯看回来,道:“大兄允你义武节度使时我不在场,否则我一定反对。”
“信不过我?”
“不。”李三郎道,“有句话说得好,打仗就是打钱粮。这数月来,郑郎恐怕有所体会了吧。”
昧下这个良心郑守义还做不到,微微点头。
“这里只有咱们三人,话说得直些,二郎莫怪。”李老三这次也不等他答应,从怀里摸出一个册子,翻看了两眼,放在几上点了点,道:“卢龙九州,加上归服之胡儿、义昌难民,在籍区区三十余万户,将将二百余万口。义武在册十五万户,近百万口,两镇相加,不过四十余万户,三百余万人口。你知道晋王、东平王有多少人口么?”
二哥摇头表示不知。
看这老黑已经被成功带偏了思路,李老三如数家珍道:“李鸦儿初至河东时全镇五十余万户,约三百万口,如今估计还剩一半,算二十五万户吧,百余万口。东平王治辖下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泰宁、佑国等等诸镇,至少一百万户,口不下六百万。这还没算其他几个属镇。”
郑守义道:“河东这么点人么?”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