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李绩出手(第 3/4 页)
要说,武家现在的棉花种的很少,但是这技术却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李弼跑来想要武家的这最新的棉纺技术,很唐突。
但人家李弼又不是那种纨绔子弟小霸王,
再傻也没傻到敢来抢帝心武少保的东西,何况说来大家都是瓦岗一系的人,虽说李绩和秦琼代表的是瓦岗的两个山头,可毕竟都是瓦岗的,武怀玉是秦琼义子,也是他这一系的年轻领军人物了。
李弼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河南河北河东还有淮南,各两千亩地,愿意用八千亩地来换武家手里的这个最新的轧弹纺织的新技术。
八千亩田,很有诚意。
武家的棉纺技术挺好,但如果棉花种的不多,那这技术也体现不出太大价值,当然,在武怀玉的眼里,这技术很珍贵很值钱,毕竟武家正规划着大量种植棉花,加大棉花产量,搞出更多棉织产品或是棉被等。
“关陇再各加一千亩地,如何?”
李弼见他没马上应,主动又加了两千亩,甚至有一千亩是关中的地,哪怕不是雍州的,可只要是关中平原年的,千亩地也很难得。
“其实我家虽对棉花轧花纺织做了点研究,搞了点工具,但也不值那么多。”怀玉道。
他现在相信,李弼其实不是真的想要买武家的这个纺织技术,只是以此为理由,来跟武家拉关系的。
李绩家族很有钱,也很有势力,但李绩这几年,因为诸多历史原因,比如他是现在仅存不多的隋末的军阀山头代表,虽说瓦岗的山头是李密,也早死了,但李绩当初可是李密败投关中后,还依然占据着瓦岗大半旧地和人马的,又是瓦岗创始人。
再则玄武门事变里,李绩没有及时的站好队,也挺关键。
因这诸多原因,李绩现在地位挺尴尬,虽说他向来小心谨慎,使的他还算处境可以,但眼看着秦琼程咬金甚至李大亮黄君汉等等都越混越好,李绩也是有些不安甚至不甘的。
偏他又特别年轻,也就比皇帝大几岁而已,他不想落得跟罗艺杜伏威等一样下场,也只能是想办法积极靠拢了,甚至得跟秦琼武怀玉李靖他们拉近点关系。
一万亩田来买武家的棉纺技术,其实只是幌子,李家虽种棉花,但也只是一点产业。
相比起联姻结亲这种更直接的方式,李绩却选择了用一万亩田换武家‘先进的棉纺技艺’,也是显出他的矛盾心理,既想结好武怀玉这样的新贵,却又担心引起皇帝的猜忌不满,
“其实,我家制造的那些棉纺机子,也没啥稀奇的。”
“不,很了得,绝对的好东西,我们李家也是打算要多种棉花,但一直以来,轧花去籽,以及纺纱等效率太低下,卡了壳,现在武家有这样的好东西,如果我们能有幸买来,那以后种棉纺织,就再不受限,相当划算的。”
不管怎么说,李弼极有诚意,也很渴望武家的棉纺技术。
这技术核心还是几样工具,轧花机、弹弓、纺车、织机。
手摇脚踏式轧棉籽机,四尺长弓,脚踏四绽纺车,脚踏织布机,甚至还有在研究中的兽绽纺车等,
这些机子,仅效率上来说,那是远超之前的十倍不止。
李家还是手剖去籽,手摇的单绽纺车,用织麻布的织机来织棉,效率低下的很。
而武家纺车都是三绽甚至四绽,甚至都改成脚踏,还在研究兽绽纺车,甚至是水力纺车了。
要是棉花用的多,大力搞棉纺,有武家的新机子,李家的棉枋产业确实大有可为,毕竟李家可是大地主,田地比武怀玉可多多了,占地几千顷,八百顷地的武怀玉拍马不及。
武家都着手研究棉花纺织提花工艺,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技术了,
李弼说李家非常想要武家的新技术,这个技术值一万亩地价,他们真诚想要买这个技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