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5章 二年夏(第 2/4 页)

    但就算如此,也一点不像农妇,这细皮嫩肉白净水润的,就说那布衣,其实未必比丝绸的便宜。

    就说樊玄符她们换的这棉布衣,是粟特胡商从高昌那边贩运过来的,在高昌城这种上品的细白棉布,也叫细白迭,一匹两千二,而运到长安来,价格立马翻好几翻。

    这其实就是棉花织成的布,普实无华,但就因稀少,在长安卖的比一般的丝绸贵的多,是跟那些锦绣等高端丝织品并列的奢侈品。

    高昌细白迭,万钱一匹。

    一匹棉布也就能做两件衣服。

    要知道兼当钱用的素绢,现在一匹才二百钱,那可是丝绸,这棉布一匹相当于五十匹绢,都能买上两匹普通的草马。

    真是矿泉水瓶装茅台,低调的奢华啊。

    武家的女人们人人换了一身棉布,还都是素色的,要说这种细白迭除了吸汗,还真没太多胜过丝绸的地方。

    还易皱。

    见识到棉布的奢侈后,武怀玉还特意的去调查了一番如今的棉花,发现大唐基本上没有棉花种植,只有宫廷和贵族之家的花园里会种一点,那是观赏棉花的。

    在岭南和南中的一些地方,倒是有种棉花,但跟高昌那边的西域棉花品种不同。

    唐人不种棉花的原因倒也简单,这玩意产量不高,而且对气候等要求倒不少,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就算种出来,但加工太过复杂,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脱籽这关。

    高昌棉布为什么卖的那么贵,主要就是在加工的成本上了。

    几乎都是纯手工。

    所以高昌的白迭布,基本上都是纺织后运到中原来,卖给贵族们的,或者是充当贡品。

    这玩意高昌的百姓自己都穿不起。

    武怀玉现在花园里也种了些棉花,他打算好好研究下,他记得好像到了宋代时,中原的棉花种植和纺织工艺都提上来了,棉布也就没那么稀奇了。

    要是武家现在研究出点棉纺的黑科技出来,武家搞点棉花种植、纺织,那岂不是大赚。

    “二郎你不会就穿这身紫袍玉带去庄子夏收吧?”

    陈润娘笑着道,“二郎虽贵为宰相了,但夏收开镰收麦,这第一镰刀还得你来割的,”

    夏收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必须重视。

    不但得全家男少老少下地,男的割麦女的拾穗,还得准备好肉好菜招待好收麦的庄丁麦客。

    必须得抢抓时间,万一耽误了好天气,雨水一落,到时麦子在地里或穗上发芽,可就全白瞎了。

    武家的庄子平时以庄奴耕种为主,也会雇佣点长工,但到了抢收季节,人手是不够的,必须得再雇佣短工,尤其是雇佣那些成群结队扫荡关中的麦客们,他们都是专业的麦客,一把镰刀,从北到南,走到哪就干到哪,辛苦的干上一季,多少能赚点辛苦钱。

    这些麦客们虽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来割麦,但如果哪家地主小气苛刻,那明年大家可能都不给他割,或者就没那么下死力。

    “咱家各庄子上也都已经准备杀猪宰羊杀鸡杀鸭,咱们赶紧吧。”

    武怀玉其实不太喜欢这种装样子,又不是小地主,得样样亲力亲为,武家十几万亩地,虽然大多是在边疆,京畿地也就几千亩。

    可也是分成大小十几个庄子,各有庄头管事们打理的,哪用的着他们临时去装模做样。

    但这些女人们却都很积极,甚至有点兴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折尽春风 红楼琏二爷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沉香雪 小老板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扼元 骗了康熙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的亮剑生涯 明末:帝国崛起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回到明朝当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