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35章 后记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归宿(第 1/4 页)

    第1235章 后记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归宿

    赵京京身边的侍女,个个都有技艺,皆属储备人才。

    她们一般十五六岁出阁,也即正式单独接客。

    初夜价格极高,甚至还会搞拍卖。

    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出阁之后的路线也不同。大部分都只能去做蓝倌人,少部分可以晋升成为红倌人。

    也有走清倌人路线的,她们会继续跟在赵京京身边,直至发展到拥有单独院落的实力和名气。

    比如,此刻挨着石怀的侍女,去年就已经正式出阁了。

    但她还留在赵京京身边,继续积累经验和名气。偶尔赵京京身体不便,又或者客人非要留宿,她就会代替赵京京待客。

    代替接客之时,说不定就得到某位恩主青睐,帮忙宣传一下突然名气大涨。

    那侍女从石会长身边离开,取来拍板坐于堂前。

    服侍曾忭的侍女,则掏出一支笛子。

    又有一个吹笙的乐工进场。

    其余三位侍女,许是因为年幼,技艺尚且不精,还不能参与公开演出。

    赵京京自己则怀抱琵琶,演奏弹唱散曲小令。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另一个时空,这玩意儿应该叫元曲。

    它的最初形式,源自唐代的酒令,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

    有专家说宋金散曲大流行,是因为胡乐嘈杂、变化迅疾,导致中原和江南语言难以适应,于是就有了散曲这种新声。

    只能说,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更有可能是受众群体下沉,毕竟散曲在宋代就有雏形了。

    诗词的受众更狭窄,地位更高。

    散曲的受众更宽泛,权贵富商,贩夫走卒,都可以听。

    可以理解为一种面向大众、歌词可俗可雅,而且变得更市井化的古代流行歌曲。

    散曲往往配合杂剧演出,这就更受底层百姓欢迎。

    它是音乐、诗词世俗化的必然结果。

    赵京京反复歌唱此散曲小令,歌声因为歌词的含义,似乎也变得俏皮起来。

    一曲唱罢,众人鼓掌。

    石怀笑道:“半年不来,京京却是转变风格,居然变得戏谑俏皮起来。”

    赵京京说:“什么都得尝试一下,否则高雅词曲唱得太多也招人烦。诸君若是不喜,奴便再唱一阕雅词。”

    “此曲看似大俗,实则大雅,讥讽意味十足。不知是哪位名家所填?”朱世镕问道。

    赵京京说:“北京燕山府的王和卿。前几日新填的,通过电报发来,恐怕东西二京还没几人听过。”

    这话把谢衍给听乐了,电报居然用来发送歌词。

    曾忭问道:“这首散曲是在讥讽哪位权贵?还是权贵家的纨绔子弟?”

    “不知,或许都有,”赵京京笑道,“全凭对号入座。”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大笑。

    在什么客人面前,该唱什么歌,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谢衍五人皆为学者,不管本身如何,多半会喜欢讽刺歌曲。

    这首散曲小令的歌词很简单,就是有一只大蝴蝶,把三百处花园都采空了。说它是风流种吧,它把同来采花的蜜蜂全吓死了。轻轻一扇翅膀,把卖花人都给扇飞。

    可以理解为,讽刺那些在欢场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

    但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隐喻!

    大蝴蝶暗指贪官污吏。东风是朝廷权威或背后靠山。三百名园,即天下州县财富。蜜蜂是勤勉工作的百姓。卖花人是想认真做事的好官。

    果然鲁处仁有感而发:“唉,世风日下,是该整顿吏治了。”

    曾忭说道:“去年借着颁行新法,就已经在整顿,好歹看到一些成效。”

    鲁处仁撇撇嘴:“金陵太学,去年就来了一只大蝴蝶,差点把我这卖花人扇去天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穿越兽世当神棍 巡狩江山 全唐诗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