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心烦,不是为了豆子(第 2/4 页)
赵武正在打量一株茶树,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以及隐隐传来的香风,赵武头也不回地问:“今年的茶然神往:“不知道真实的赵武,遇到楚国这样的无赖,是不是也如此沮丧,嗯,或许比我还沮丧,因为他在山中躲藏了许多年,那现代说法是:童年时代由对强权与恐怖的阴影。真实的赵武都能熬过这场艰难……大约他的神经是钢丝做的吧。”
稍停,赵武挺起了胸:“我可不能做的比赵武差!我必定比真实的赵武出色!所以,我有什么可遗憾的呐?”
让楚国见鬼去吧,让面子见鬼去吧!他们要先盟誓就先盟誓,要先登台就先登台,反正我反正挖好了大坑,等楚国人跳下去后,就知道谁比谁更横!
恢复了宁静心情的赵武,悠闲地问赵蓝儿:“我们的其他作物,也还好吧?”
赵蓝儿噗哧一笑:“父亲看重的那些植物,除了棉花甘蔗得以迅速推广外,其他的,都不太得力。棉花得以推广,是因为它可以替代丝麻,无法养殖桑树的地方毕竟是大多数,棉花利润厚,如今已不用我们再说,农夫都喜欢在闲余土地上种上两亩,换一些闲钱……我听说,已经有人把棉线捻的粗粗的,制作成棉甲,想必棉花今后还能继续扩大播种面积。
甘蔗吗,虽然它的利润比棉花还丰厚,但种过甘蔗的地,再种什么都产量大减。又加上甘蔗毕竟是奢侈物,许多人一辈子不吃糖,也这么过来了。农夫种了这么多年的地,祖祖辈辈都觉得粮食最重要,因此甘蔗播种面积一直提不上来。
嗯,还有豆子,除了我们赵氏因为养马数量多,武士们在房前屋后种几亩豆子喂马,其余家族的农夫对此可有可无,论说我赵氏种豆子比甘蔗还早,但推广起来依旧不如甘蔗。”
“哦,豆子养地啊,你刚才说中国甘蔗的土地,再种什么都减产;但种过豆子的土地,再种什么都能增产——让农夫学会轮作,种一季豆子再种其他作物,试一试我说的。”
“我记下了……父亲,你为什么深夜不睡?是为了豆子忧心吗?”
“不是豆子,是楚国……你夫婿呐?”
“去了邯郸——陪母亲去的。自从魏舒去执政府夺权以来,母亲说:我赵氏恐怕又有灾祸了。如今我赵氏的田土比先祖赵盾在世的时候还广,武士数量比国君名下的还多,财富是各大家族加起来的总和,权势则超越国君,凌驾各家族之上。现在各大家族都赤红了眼睛,但他们畏惧父亲,暂时还不敢动手,万一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我赵氏大祸就在眼前了,所以,我们不能不未雨绸缪,且先把赵氏的基业转移到自家领地吧。
自那以后,母亲把家族常备武士留在了邯郸、赵城,并说:昔日文公出亡在外,得意保存;其余公子留在国中,先后殒命。若我赵氏在外的势力强大,即使阿成(赵成)在新田没有一兵一卒,依旧安若泰山。”
赵武欣慰的点点头:“你怎么不走?”
赵蓝儿轻笑:“我已经嫁出去了,嫁的是卫国贵族后裔,谁能为难我呐。再说,阿成留在新田,我在附近也好给母亲通风报信。”
赵武的思维再度跳跃:“我的那些菜呐?茄子辣子西红柿,推广的怎样?”
赵蓝儿噎了一下:“父亲,我跟你说母亲,你跟我说茄子,你……”
“你母亲世家大族出身,对公卿争斗很敏感,这么多年来,只有她占别人的便宜,哪有人占她便宜的?如今她既然提防了——哦,我一手打造的赵氏军事力量我清楚……现在,我只想知道茄子怎么样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