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屈原(第 3/4 页)
袁术走到厐公身边,拿起阵图图纸,从琳儿手中要来火折子,点燃图纸:
“这……这……这怎么能烧了啊……吾等还要……”没等厐公说完话,旁边司马徽接道:
“好!好!好!”晕,这会还说好,这把厐公肺都气炸了:
“你就会说好,好,如此精妙的阵法,一把火烧了,不知……”
话才说道一半,顿时梦醒,作恍然大悟状:
“哦,原来破阵如此简单。吾等却沉醉阵中不能自拔啊……我等沉醉,公子却独醒。妙!”
“公子,这图中之物叫何名字?可有样本?如何行走?”黄承彦急急地叫到。
“尚未有名,也尚未制作样本,还只是一个构思。”说着,袁术在地上找一树桩,拔出长乐未央剑,平平削过,得一木轮,随手滚出去,直到木轮停止倒地……
看看众人依旧不能理解,黄承彦尽管有些天赋,但是依旧一知半解:
“木轮只要在滚动,就不会倒的。一个,两个都一样。至于停下后,那就放地上好了。只要好好爱惜,不要损毁就行。至于名字,我打算叫‘双轮马’。”
“额,原来如此神妙……”黄承彦恍然大悟,却忘记问下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脚踏齿轮和链条,不过,以后他继续研究,倒是发明了龙骨水车。
“呵呵,公子的解说果然神妙,只是德操有两个问题,其一是这最后一计‘走为上计’怎么解说?难道走也是一种作战方式?还算得上是取胜之道么?在世人眼中,走只是行军和撤退的两种方式而已啊。还有,似乎有些未能记载完全……”司马徽试探着问袁术。
“不然,走有走的玄妙,当敌人强大时,我等避让,让敌人追上来,进入我的伏击范围。退避三舍不就是个典型的战例么?而当敌人驻扎的时候,我等就去袭扰他们,让他们无法休息,再来追时,我等又跑,或者再他们刚刚睡下的时候,分批分段次连夜敲响战鼓,让他们无法安睡。消耗他们的精神。当敌人疲惫了,走不动了,我等就采取多种方式进攻,水也好火也罢,只要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方法就行。最后,敌人疲惫,不堪一战了,或者被我等折腾惨了,必然退兵,这时,我等就在他们必经之路上设伏,或者在后面摇旗呐喊,尽管不能全歼,也能完胜。”
袁术解释道。其实不过是把毛爷爷的十六字方针通俗的说出来而已。
“四个字也能运用得如此巧妙啊。公子之才,老朽佩服。”司马徽恭谦施礼,接着又道:
“公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对晋国有大功的赵氏家族。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程婴将自己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换得孤儿活命,最后大仇得报,这一计应该纳入书中。这是老朽的拙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