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春去秋来寒暑过往(第 1/4 页)

    文庙今日注定不能平静,随着文圣显圣。一些久老传闻也浮出水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村民换了一茬一茬又一茬,一些口口相授也遗失在时间长河中。纵然一些文庙故老典籍犹存,也是三存七空,七七八八已经随着过去的尘埃,湮灭在长河中。

    唯有一则传闻,千真万确,文圣曾留下偈语:当山河变,则帝星出,我韩氏再兴。

    据说当年,文圣随首任人皇征战天下,定鼎中原时,曾破例为子孙后代祈福批字,留下偈语,追随文圣身侧学生的如实记录,现存于文庙西侧案几上。

    后来天地感念人皇、文圣,卫守疆土,教化有功,平定动荡,赐下本命姓:韩,至于本名已无从考究。

    今日文圣画像突然显圣,一切已经不言而喻。

    驼背老妪飞速临近,抓起少年的手,喜笑颜开。

    驼背老妪是文庙庙祝。

    韩家祠村作为文圣后期开办学堂,日常生活之地。后来随着文圣飞升天地,后人学生在此定居,日益完善丰满,才形成了如今村子规模。

    村子除了韩姓为文圣直系后裔之外,其余姓氏皆为文圣弟子学生之后裔。

    后人感召文圣之大德,特凑钱找来名家画工以文圣形貌画得文圣画像,落于此处,遂成如今之文庙气象。后来韩家后人,文圣弟子学生等皆葬于此处,常伴先祖师尊左右。

    驼背老妪已是文庙第十八任庙祝,此前老死有之,云游有之,离开有之,不知所踪有之。

    现今庙祝苦守文庙已有四百年光景,青灯枯卷相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随着庙祝的言语,越来越多村民汇聚而至。一些是依稀听过一些传说,过来一探究竟;一些纯粹是人云亦云,跟风使然。

    时间流逝,半村子人聚集而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就是此子得文圣显圣?”

    “亲眼得见之人不多,庙祝老奶奶直言如此。”

    “小小年纪,如此普通竟能的文圣老爷显圣?”有人迟疑的说道。

    莫不是文圣老爷犯了糊涂,弄错了吧?

    还是有人持怀疑态度。

    不能说名字里有个青字,恰好文圣老爷画像金光闪闪,就断定此子就是偈语所指之人吧?毕竟这都第十任人皇了。文圣老爷已经飞升天界九千年了。

    目前冷静的可能只有韩青了。少年跪拜之后施施然起身,东瞅瞅西看看,驼背老妪因激动抓紧的手,也随着人流的增多,松开去往院内为村民普及偈语去了。

    少年离开人流走向摆放画像的案几,一米长短左右的画轴,平铺在墙面上,上面两角用细线栓起,挂在正中的铁钉上。

    一身儒衫儒帽打扮的儒雅中年男子,目光柔和的目之所及。观其相貌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男人,手拿折扇,上面题写一行小字: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案几上摆放了一些牌位,有李家先祖,韩门弟子学生:雷群,靳家亚圣:靳光,白家先人:白不群,张家圣贤:张一水。不一而足,足足摆放了几十枚之多。

    少年一块块看过去,不愿漏过一点痕迹。以后长居这个村子,还是多了解一些村子纪实,以免今后出错惹人笑柄。

    正厅摆设简单单一,除了画像几案牌位以外,只有三个蒲团,供人跪拜。

    屋子西侧摆放了一些文圣的著作及其弟子编撰的一些书籍文章。

    少年粗略的翻看了一遍,不知不觉已经落日西移。东侧为庙祝的住所,少年还没有翻看别人住所的习惯,所以缓缓的退出了屋子。

    “庙祝奶奶,说韩青为文圣偈语应验之人。是否过于夸大其词,仅仅通过些许迹象,下定论是否为时过早?况且将我文圣一脉所有希望,寄存于少年一身,会否过于仓促。”

    虽说是自从第三任人皇开始,我文圣一脉,每况愈下,但如今九洲朝廷之内还是有不少我文圣一脉,身居要职。

    道德文章取决于“作”,怎可仅凭一些典籍记载,钦定于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修仙琐录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过河卒 阵问长生 武圣!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志怪书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山河志异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来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仙父 我不想上梁山 武圣! 小狐妃,太凶萌 阵问长生 中州录 卧虎藏龙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