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春去秋来寒暑过往(第 2/4 页)

    说此话者是靳家一脉,如今朝内执牛耳者就是靳家一脉当世老祖:靳文虎,位居户部尚书,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少年抬腿从屋内走向院子,关于大家议论的东西,韩青并不在意。他从未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跪拜文圣,仅仅限于认祖归宗,没有其他东西。

    对于村民对此事的热情,超乎了少年的想象。毕竟落日西斜,眼看傍晚已至,翻看典籍耽误了一些时间,几个时辰已经过去。满以为村民已自行散去,闹哄哄的还是乱作一团。

    少年分开人群,向家中走去,对他人的质疑置若未闻。

    韩长生向众人抱拳一拜,扭头追儿子而去。

    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自会消散,随后几天才发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首先户部尚书:靳文虎修书一封,寄于村长,要其重点栽培少年,不惜一切代价。不日就要返乡亲自考校教导。

    人皇更是亲赐“人中龙凤”牌匾,快马加鞭送往韩家祠。

    九洲大地沸沸扬扬,热度超乎了想象。要知道自从文圣随首任人皇飞升天界之后,文圣一脉与人皇一脉交情每况愈下。实在难堪大用之才,不能为人皇分忧。再大的香火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消磨殆尽。当年首任人皇可是尊称文圣:亚父。文圣一脉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祖辈庇荫终不能长久

    ,一朝天子一朝臣。生活是现实的,时光也不会为无用之辈停留,残酷也真实。

    夏去秋来,暑期即将过去。学堂学子也迎来了入学,盛世学文,乱世习武,自古如此。当今九洲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以子孙入进士第为荣,普通百姓可为孩子读书识字修习文章砸锅卖铁在所不惜。

    神州大地,书声琅琅,此起彼伏读书郎,欢天喜地入学堂,学得好文章,卖于帝王乡。

    开堂前几日,韩长生带领儿子拜访了学堂院主一家。受到了空前接待,院主带领学堂一众夫子先生,出门礼迎,称得上扫榻相迎。给了韩青极大的重视,韩长生自知自己修道之人不受人重视,也就不自讨没趣,把推荐信交于儿子,让其自己应付处理。

    少年倒不因此表现的倨傲失礼,表现的中规中矩,不卑不亢,有问有答,得到院主夫子先生一致肯定赞许。

    转学事宜进行的异常顺利,一群当世大儒对少年进行了一番勉励,叮嘱。少年告退而去……

    “观其行听其言,少年中规中矩,算是可造之材,以观后效吧。”

    “院主盖棺定论,其他人并无异议。”

    在一日黄昏中,经过几日的修缮,这个家至少表面已经焕然一新。

    新鲜的事物可以使人心情美丽,韩青难得露出了笑颜。刚进门时就有一走了之的冲动,现在才有了点家的感受。

    生活渐渐进入了正轨,该购置的物品,母亲王霞亲手采办完成。家里摆放的井然有序,一切有条不紊,足可见母亲持家有道。

    其实少年最担心的是能不能融入这个新家,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正在逐步接受这一切。不过陌生感,生活习惯的磨合,都需要日久见人心。突然的转变,不是一句简单的日久见人心可以轻松概括。

    清晨秋风习习,少年埋头对付碗中的白粥,碟里的咸菜。完全没注意到父亲的靠近,少年看了一眼,继续埋头苦干。内心却有点狐疑:父亲一副迟疑的样子,欲言又止。经过几天的相处,父亲的性子少年已经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快言快语,稳重不足,不像有事吞吞吐吐的人。

    眼看父亲没有开口的意思,少年也不急于开口。你想说时,自然会开口。少年笃定会如此。

    不一会果然韩长生首先忍不住了。

    坐在少年身边:那个儿子,父亲遇到了一些事情不知如何向你开口。

    少年这次端正了态度正襟危坐,目光直视着父亲,等待下文。

    韩长生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尽头,脱口而出,为父接到师门飞剑传书,命我速回师门报道,我负责的外门发生突发状况。

    韩长生内心其实极度抗拒,内心断然不愿离开。刚刚团聚没几日,又要再次分离。奈何师命难违,不得不为之。

    “不过你放心,此次只有我一人前往,你母亲还是留在家陪你。”韩长生紧张的赶紧补充道。

    韩长生紧张的看着少年,就怕不同意生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修仙琐录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志怪书 盖世双谐 山河志异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来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仙父 我不想上梁山 武圣! 小狐妃,太凶萌 阵问长生 中州录 卧虎藏龙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