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八十四章 印刷术的前置技术(第 4/4 页)

    明明,纸张发明以后,最高效方便的书写方式已经是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了,为何长达两千年之久,别扭的按低效率的书写方式写了两千年之久,是否从此处便意味着,中原的创新力已经开始逐步消失了。

    ——

    午后,匠人们做好了字模送到了城主府。

    两套字幕,一套凋板,一套木字。

    凋板乃一块枣木板,上边刻着不多的五行凹字,看字体,全是反字。

    拿来墨水在木板上刷了一层墨水,这开始第一步,李孟羲就发现了问题。

    问题在墨水和刷墨本身。

    因为是拿着毛笔刷的,蘸的墨水太多了,以至于刷完字板湿漉漉的很多墨,这要是把纸印下去,直接一团黑了。

    问题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张飞找来一个破麻布,稍微把字板擦了一下,擦的半干不干,直接可以印了。

    李孟羲了然,印刷的时候刷墨汁的时候,没办法刷的刚刚好,势必多数时候会刷的墨水过多,工艺流程是,每涂一遍墨,就拿干布稍微擦一下,然后才开始印刷。

    将一张草纸拿过来,印在字版上,李孟羲拿手去按,结果手不小心用力过大,纸按破了。

    可,要是不按,纸贴合不牢固,字又如何快速的印好?

    李孟羲了然,奥,凋板术的话,原来还缺一个盖板的啊。有了盖板,纸放上去,盖板随便压下来压一下,力道不大不小刚刚好,印的又快又清楚。

    待把纸按实了,轻轻皆下来,李孟羲还没怎么看,张飞一把夺走了,张飞拿着印好的纸看了一遍又一遍,边看便连连点头。

    等看完了,张飞讲纸还给李孟羲。

    李孟羲把字通体看完,他发现字写的是论语中的几个散句,匠人看起来字识得不多,了了几十个字里边多有错别字。

    由此可以看的出,儒家经典多具有普及性,随便问不识多少字的人,问他读过书没有,若读过书,必定也读过论语,而若这人只读过一本书,那这本书肯定也还是论语。

    这第一张印出的纸,问题包括且不仅限于,字太大,字体不密集,字刻的上下不齐,歪歪扭扭,字刻成竖着的,也不成,还有,用凹板印的不很清楚,很多比划湖成了一团,再有,就是纸的问题了,墨水印在纸上,晕开许多。

    看来,若要普及印刷术,必须得解决墨迹晕染的问题,普通写的大一点的字还无所谓,可印刷术是得印黄豆那么大的小小的字,字那么小,稍微晕一下,字就看不清了。

    而既然字在纸上容易晕染的话,墨水也是液体,晕墨就同样晕水,容易吸水才容易晕墨,那该如何降低纸的吸水性能?

    参考雨衣的发明,据说雨衣的发明是一个橡胶工人不小心把橡胶粘在了毛衣上,结果发现沾了橡胶的那一块防水,于是便把整个衣服都拿橡胶刷了一遍,第一件雨衣就这样做成了。

    橡胶的话,没有,可以用别的胶,大凡胶类,多少都有些防水性能。

    而胶的话,桃胶,椿胶,松树也有胶,各种胶既常见,产量也不低。

    待开春,去找点胶看怎么混到纸浆里改善一下纸张的防水性能,以此完善印刷术的前置技术。

    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第五百五十四章 肱骨老臣,岂惧一死”

    是否同步到最新?关闭同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折尽春风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风声 世子妃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