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敢战方能言和(第 4/4 页)
于是,皇甫嵩为官军计,便忍下一时,口称我涿州军,乃是义军。
我再问他,【我涿州军有无收拢黄巾之事?】,猜他皇甫嵩如何说,他皇甫嵩说,【无有此事。】”
“皇甫嵩不愧朝廷大官,这口是心非之语,说的是熟练无比。”
“此便是,能战,方能言和,不时时抱以鱼死网破之心,则便必被官军势压,我军必退无可退,必要终与官军为战。”
“此中,还有一关键——董卓。
董卓与我部有仇,我恐其故意激我厮杀,董卓不需多做,只需两军对峙时一轮箭雨突然射来,则我军能忍?某决计不忍,忍则屈死我军将士,于是,我军便不得不与董卓厮杀。
董卓为官军,他与我军厮杀,则同为官军之皇甫嵩必来襄助。
于是,董卓但凡想借皇甫嵩之手来剿我等,他只区区几支箭来,我军则必不得不陷于厮杀。
故,某令关将军三将军各领骑兵五百,以慑董卓。
我精骑全压董卓阵前,使董卓知,万一战起,皇甫嵩如何不知,但他董卓,必被首当其中必先被灭。
于是,董卓为求自保,则反怕与我军先起冲突。
因而,三将军阵前叫阵,董卓阵中,竟一支箭也不敢发来。
董卓能轻易挑动我军与官军厮杀,但其不敢率先挑动,于是,某以战促和之策,方能功成。此中微妙,此中之险,如若刀尖起舞,稍有不慎,血流成河。
幸而,某谋得成。”
------题外话------
订阅暴降到三四百了。
是我更的少了吗?
可我前边万更一个多月了,订阅也没怎么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