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八十一章 守城之火守法(第 4/4 页)

    一个麦秸垛的柴,足够烧毁一架壕桥。

    一个麦秸垛的柴量,也就三四十捆柴吧。

    李孟羲不由皱起眉头,壕桥这玩意儿,在火攻面前,如此脆弱?

    还有,意,火攻竟然还是极有效的守城手段。

    守城方的守城武器有哪些?弓弩,落石,金汁。

    然而好像这三种手段,有时不能完全阻挡住城下敌军的攻击。

    而火,李孟羲小时候有把别人家麦秸垛点了的经验,好家伙,麦秸垛一点,火哄哄的烧,离好几米都站不了人。

    要是,城下聚集了一大堆敌军,敌军穿厚甲,盾阵密实,此时,弓弩无用,落石无用,金汁效果也有限。

    眼看,这一大群甲士就要登城,咋办?

    若放火,可能有奇效。

    一个麦秸垛那么多的一大堆柴往某架攻城梯下一丢,火势轰轰的燃烧,火势勐地,管他什么甲士,他要不后退,一分钟不要,把他铁甲烤红。

    柴火烧起火浪之时,是最好用的打断敌军攻击节奏的方法。

    无论任何精兵,不能抵挡烈火,吕布来也不能。

    再者,大量柴火堆在城下燃烧,攻城梯可也是木头做的,岂不很容易就被烧着?

    因为火,李孟羲突然意识到,攻城梯也好,壕桥也好,很容易被火攻破坏。

    在攻城之时,一旦攻城器械被损坏,攻城节奏就被打断了,节奏一断,我军前功尽弃,必成添油战术,伤亡必然大增。

    那么,守军若火攻,大堆柴草来袭之时,我城下刀盾士,该如何自保?

    李孟羲不得其解,问关羽。

    关羽沉思片刻,“把火挑开,他柴火未堆积之时,只要及时挑开,不致火势大作。”

    奥,也就是,釜底抽薪。

    城头柴草丢下来,只要把他柴挑开,丢一边就妥了。

    关键就在这个【挑开】,关键就在这个【一边】。

    一大捆燃烧的柴草,怎么挑开?就凭刀盾士手中一把短环首刀,想把柴挑开,不足用。

    燃烧的柴捆,火苗几尺长,刀太短,烧手,至少得长兵器。

    可是,蚁附攻城时,长兵器爬梯时又拖累,登上城头时又施展不开,还不如刀盾轻便好用。

    就为挑柴,得让攻城士弃刀带枪,李孟羲觉得属于是因小失大。

    关羽皱眉思量好一会儿,“用枪……短枪,也不行,挑不起,得勾。短戈?如何?”

    关羽看着李孟羲,“短戈比刀稍长,能勾能砍,登城厮杀,不至施展不开。

    且,若城头对我火攻,戈能勾,一人持短戈,勾住柴捆,边上一拉,就能止火势。”

    关羽这么一说,李孟羲倒是想起来了,军中刀盾士可不全是一手盾,一手刀,以前装备不十分充足的时候,好多刀盾士,有拿手戟,有拿短戈,李孟羲觉得军备不统一,促力把军备统一了,现在刀盾士,手里几乎都是刀和盾了。

    没料想,这反倒多此一举了。

    刀盾是好,军备统一也好,但这不意味着短戈配盾,手戟配盾,就不如刀盾了。

    现在再想来,手戟和短戈肉搏的时候说不定比刀盾还厉害,刀盾也就能撞能砍能刺,然而手戟和盾,不仅能撞能砍,能刺,还能勾住对方的盾,把对方的盾勾开,还能勾挡敌人兵器。

    李孟羲本来不十分理解,大汉军备之中,为什么会有手戟和短戈存在,嫌之繁杂,促力整改。

    然而现在明白了,存在既合理,大汉作为武德充沛的一朝,军备体系完善,战术发达,既然汉军备中保留有短戈和手戟,那么说明其经过了漫长战争检验,是可靠的武器。

    拿短戈来说,就说攻城之时,城头丢柴捆,有戈一勾一拖,不省事的多?

    李孟羲甚至还能想到短戈的其他用法,爬梯子的时候,戈勾着梯子借力往上爬,爬山过谷的时候,戈跟登山斧一样,勾着树,勾着藤蔓,方便借力。

    兵器竟然也有工具的功能。

    李孟羲意识到,军备完全统一,可能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不同的兵器,功能总有差别,而战场上面临的情况太复杂,军中配备兵器种类多,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强,反之,兵器种类单一,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则就不足。

    看来,攻城之刀盾士,并不能全都只是刀盾士,得配备一些短戈盾兵,手戟盾兵,这些军备特殊的士兵,在城头敌军往下丢火捆的时候,可以用短戈快速移走火捆,把火捆移一边。

    问题又来了,把火捆移【一边】,往哪里移?

    攻城的时候,攻城梯搭满敌城,一架挨一架,城下,都是围在攻城梯周围等待爬梯子的甲士,城头丢火,火没地方丢,左右都是人,没有挪火的空间。

    方才涉及到壕桥之时,谈及壕桥不能把壕沟铺满,因为万一落石堆积,会把壕桥压断的。

    因而,壕桥最好是留有清障的缝隙。

    现在再遇到火捆没地方腾挪,李孟羲立刻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跟壕桥一样,攻城梯也留缝隙。

    至于到底几架攻城梯搭在一起,攻城梯集群彼此相隔多远合适,李孟羲不知道了,得仔细设计一下。

    攻城梯集群之间留有足够空隙,这样,城头再丢下火捆,刀盾士直接拿短戈把火捆勾到一边的空地上,任由他烧,烧不到我军。

    看来,攻城时,我攻城之士也需要有闪转腾挪空间的。

    壕桥攻守,火攻防火攻,都有了考量。

    没有其他疏忽的地方了。

    李孟羲告辞下城,他要把此次攻城战所得一切,彻底整理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重生之民国元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红楼琏二爷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蜀汉之庄稼汉